票证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50年代粮票开始发行到90年代退出流通领域的40多年时间里,我国共发行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及各类粮票约2000多种,有上万个版本。此外,我国还发行食油票、布票、煤炭票、肉票、糖果票、火柴票等,五花八门,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各类票证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其收藏价值却日益显现。票证收藏应注意“五抓”,这样就不至于盲目。
抓“两头票”:既抓首发票和收尾票,又抓面额最大票和最小票。以粮票为例,面额最小的往往能卖出大价钱。1996年衢县发行的5厘油票、1963年上海发行的定量仅为3钱的“华侨特种供应肉票”、新疆发行的1钱粮票等。
抓“特殊票”:这种票证发放对象范围小,时间不确定,票面内容也多有不同。例如“产妇红糖票”、“老红军优待票”等颇受部分藏友的青睐。
抓“错票”:在过去发行的票证中,粮票的错票相对较多,如1968年版广西1两票的毛主席语录,把“厉行”印“励行”。错票常有较高的市场行情。
抓“少见票”:这种票证大多集中在购物券系列里,如“大衣柜家具票”、“卫生纸票”、“茶叶票”等。一张“芝麻酱票”在香港的卖价曾大大超过粮票,即使在内地,这类票证要价一般也在百元或几十元,高于同期粮票。
抓“特殊时期票:这类票往往时代印迹鲜明,颇具纪念意义,如三年困难时期、备战备荒、“文革”等时期发行的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