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昨日,在崇仁路收藏品市场,数千人徘徊在“故纸堆”里,希望能淘到物美价廉的票证,不过,极少有人能真正满意而归。业内人士提醒,实际上,现在武汉票证收藏已经告别“捡漏”时代。
“捡漏”已是“过去时”
提起“捡漏”,张跃华仍掩饰不住兴奋,这位武汉资深的股票藏家介绍,1997年左右,是票证玩家“捡漏”的黄金时代,那时候,他每年平均“重大捡漏”10多次。
1997年的一天,他在航空路摆摊,一个中年男子向他求购宁波华联的股票认购证,问他“百千万”即面额为两百、两千、两万三枚一套价格。他判断,此人手里有货,是来探价的。这套认购证面额大,成套数量少,价值很高。
张跃华最初开价100元,经几番“讨价还价”,最后谈定30元的价格。这时,中年男子才告诉他,自己手头有30多套,想出手,问他要不要。他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不动声色,表示,如果要30套一起出手,最多20元一套。
等付了600元货款,把认购证装在包里,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以后,他陆续出手这套认购证,最低也卖了500元一套。而在国内,这套票最高交易价曾达3800元,他捡来的“漏儿”翻了190多倍。
不过,2003年非典过后,他就没有再捡过“漏儿”了,武汉票证市场愈发成熟,关注票证收藏领域的人越来越多,“捡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万余江城市民“玩票”
1992年,武汉收藏家联谊会成立之时,就下设票证专业委员会,为国内最早。当时,武汉玩票证的人不过1千人,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万人,16年增加了10多倍。
这其中,专业票证藏家多达2000多人,有近10人收藏的票证品种过万。每年出出进进,通过武汉藏家交易的票证有数百万枚。
与古玩、瓷器收藏相比,票证属平民收藏,投资小、专业门槛不高。正因如此,并非经济发达之地的武汉,票证玩家人数众多。加上这几年,一些相当专业的武汉藏家频频在国内市场出手,票证品种全,价格也适中。引起不少人的关注,武汉也自然成为国内票证收藏界的淘宝之地。
拍卖走进票证收藏
今天,“武汉市1969年语录粮票”、“1955年东北军人布票”、“西宁市61年粮票”等一批票证珍品将现身拍卖台,这是武汉第3次举办票证竞拍会。
武汉收藏家联谊会秘书长万健介绍,本次竞拍会,组委会共收到1000多套参拍票证,起初选了128套,后来,随要求参加人数的不断增加,又增加了19套。而且,这次的拍品档次高:起拍价最高的是一枚“明代粮票”,标价8000元,起拍价超过1000元的有20多套。
据了解,前年武汉曾举办湖北首届票证兑拍会,成交4万元。去年的一次票证竞拍会,成交金额达到了17万元。
万健肯定地说,“本次兑拍会,成交额会超过以往。毕竟,票证收藏界的公开交易的意识在不断提高。”
他表示,与私下买卖票证相比,拍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武汉藏家愿意走上拍卖台,反映出票证收藏心态的成熟。
记者张辉 实习生徐丽 通讯员易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