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警察收藏”琳琅满目。 李浩摄 为迎接沈阳解放60周年,64岁的铁西公安分局退休警察刘怡华将自己15年来收藏的近400件藏品经过分类梳理后,准备办一个《中国警察百年史料展》,用珍贵的实物展示历经沧桑的中国警察历史。9月23日,记者先睹为快,在刘怡华女儿家见到了这些警察眼里的“宝贝”,听刘怡华讲述了藏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收藏源自“警察情结” 1993年的一个清晨,刘怡华在晨练中遇到了一个喜欢收藏军用品的朋友。在朋友的招呼声中,他随同去逛附近的文物市场,一下便“栽”到了收藏文物的世界里! “我本是一名人民警察,有这个情结,与警察有关的一切东西我都感兴趣,我几乎是见一样收一样。那时也没人收藏警察的东西,时间久了,行里的朋友知道我喜欢这个领域的收藏,只要看到了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我……”收藏的乐趣绝不是你对稀奇物品本身的拥有,而是透过藏品了解各个时代的警察历史和故事。 没有烟酒嗜好的刘怡华,把自己积蓄的一大部分都投到了收藏上,每次找到心爱的藏品,他都兴奋不已。 15年来,刘怡华的足迹遍布中华大地,文物市场、动迁摊位,他只要有时间准会去寻宝。 警察收藏无奇不有 记者在刘怡华的女儿家看到,整个客厅已经变成了一个临时的“小博物馆”,各个时期的收藏摆满了房间。 刘怡华的藏品有各个时期的警察标志:包括警号、肩章、肩徽、帽徽、臂章、领章、警衔,特别是从1950年至今更换过的公安服几乎一应俱全。还有不少颇具史料价值的法律法规、重要人物批件、户口证明、身份证明、通行证、枪证等。各种警察装备如镣铐械具、武器及涉警用品等也都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辽沈地区第一封“慰问信” 一次逛旧书摊,刘怡华意外发现了件宝贝。书摊上的一张贺年片始终无人问津。刘怡华翻开一看:这张名为军属之光的贺年卡背后,竟然印着1950年沈阳公安总队发给干警家属的春节慰问信。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辽沈地区公安领导机关发给干警家属的首封慰问信,同时也是全国公安系统发给干警家属的第一封慰问信。”刘怡华难以掩饰兴奋,忙向摊主询问价格,“给一元钱你就拿走。”宝贝终于找到了知其价值的识货人。 百年脚镣和清代印模 刘怡华收藏了一些手铐和脚镣,各时期的都有,其中有副脚镣,看上去做工粗糙,但设计合理,异常牢固,据说有200年以上的历史。 10年前,刘怡华到内蒙古出差,与一位老民警相处得十分融洽,听说刘怡华有收藏警品的爱好,就送给了他这副脚镣。 在众多藏品中间,一个碟子大小的扁圆形木头看起来十分“另类”。“它有什么用途?”记者好奇地问。 刘怡华小心翼翼地端起,郑重介绍道:“这是清代农村治安组织的服装印模。”印模的中间刻着“宝丰父城勇”字样。“你看这字体是反着写的,就是为了方便印刷。只要把颜料刷到印模上,然后往衣服上一印,字就上去了。” 印模的发现很有戏剧性,一次去河北出差,在农民的仓房里,刘怡华发现了这个上百岁的“宝物”。 这块木头已经历经百年,保存是个大问题。为了防止虫蛀,刘怡华平时都用樟脑球对它严加保护。 勋章里有我血染的风采 蓝盾勋章、二等英模、二等功、三等功……在这些收藏的勋章里,其中有一枚三等功勋章记录了刘怡华难忘的经历。 1992年8月,正在兴工派出所上班的刘怡华听到有人报案,他匆忙追到公交车站。这时公交车已经准备离站,一个光着膀子的男子站在车里,手里拿着一件衬衫,形迹十分可疑。 “我怕车开走,急忙把警官证贴到了车窗上让司机停车。”这时,穷凶极恶的歹徒露出了衣服里的匕首,在争夺匕首的过程中,刘怡华负了伤,鲜血染红了警服。最后,在赶来的战友的协助下,制服了杀人逃犯,从其身上还搜出了行凶武器火药枪。 刘怡华说,自己还将继续收藏下去,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用这些藏品作历史的见证。 (记者 徐娜 通讯员 李大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