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侨批王”邹金盛收藏侨批4万封

1楼
邮耗子 发表于:2008/10/21 13:48:00

    在澄海,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收藏家,他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收藏了4万多封侨批,其中,“早期封”和“珍罕封”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同时,他也从事了多年的侨批文化研究,不但将侨批分门别类,而且著书参展,获得的国内外奖项数不胜数,如今年近古稀的他誉满天下,他却仍然孜孜不倦地每天拾掇着侨批,准备将一套英文版的珍稀侨批合集参加2009年国际邮展……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批王”的邹金盛。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邹金盛家中采访,亲身感受到了老人对侨批深深的情结。

    家中珍藏华侨批件

    在邹金盛家中有一间1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面收藏的都是他几十年辛劳收集而来的华侨批件和珍贵资料。屋子两边的红木大柜和铁箱一字排开,打开柜子和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一个又一个保存侨批封的花梨木匣子。邹金盛介绍说,在他收藏的这些侨批封中,最早的是1850年的成对侨批封,那是清道光30年澄海岛门乡一位叫陈命传的侨属通过县前街的益成批信局1850年送往上海的一封信,比现在全国邮票博物馆收藏的1859年的民信局封早了整整9年。

    邹金盛边说边把他珍藏起来的侨批取出来,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年代、不同海外批局,分别摆到桌上让记者参观。在这些侨批中,既有1860年的,也有1988年的;既有批封,也有罕见的票根、回批条等。邹老人告诉记者,把玩这些来之不易的侨批,就像在回顾一部华侨发展史,海外潮人艰苦创业,心忧家乡父老的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足迹遍及千家万户1942年3月,邹金盛出生于澄海一个普通家庭。“我从小就喜好集邮”。邹金盛回忆道,“记得1954年的一天,我的小伙伴拿了一个发黄的信封,说要将上面贴的一张邮票卖给我,我一看,虽然是一张普通的泰国邮票,但与发黄信封上龙飞凤舞的毛笔字相映衬,显得无比精致。于是,我立即将整个信封买了下来。”这次意外得到的精美侨批封深深吸引了邹金盛,此后,他便下定决心收集侨批封。

    集邮的人不少,集侨批就不多见了,尤其在当时的澄海,唯有邹金盛独具慧眼,虽然年纪轻轻,却看出了侨批重要的收藏价值。“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只要我一有空闲,便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收集购买侨批封。”邹金盛说。10年时间,邹金盛的足迹遍及澄海的近千个乡、社、村、寮、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收批是在1966年的时候。”邹金盛说,“当时我在当地邮政局投递信件,听说外砂镇东溪乡的一个侨属家里收藏了几百封侨批,我喜出望外。”在当地邮递员的陪同下,邹金盛去到那里。当一位70多岁的林老太太从家中捧出300多封侨批封,他仔细看了看,发现其中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老太太海外的丈夫寄给她的,而且每个信封都保存完整。“我甭提多高兴了,立马用了300多元向老人买下了所有的侨批封。”邹金盛眉飞色舞地说。而在那时,邹金盛每月的工资只有30多元,回到家里,邹金盛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即刻全情投入侨批封的整理工作中。

    著书立作研究侨批

    边收集边从事整理研究,几十年来,邹金盛一头扎进了侨批文化的研究中。近年来,邹金盛编组了八部侨批邮集,获得了海内外邮展若干大奖,1996年,邹金盛把自己珍藏的6300多个侨批封的复印件赠给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馆藏。1998年8月,邹金盛又将自己收藏的1500个珍贵的侨批连同封中内容无私捐赠给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由邹金盛主编的《潮帮批信局》专著获得了2003年亚洲邮展文献类镀金奖;2006年,邹金盛马不停蹄出版了《潮帮批信局续集》,这两部专著介绍了新加坡、泰国、马来、荷属东印度、英属婆罗州等900多个海内外批信局,为侨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文献参考。(汕头都市报 本报记者方晓旻)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