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洁 许文星
有钱买不到粮食,有了粮票却能走遍天下,这是发生在“粮票年代”的真实写照。小小粮票,方寸之物,与人民群众息息相伴了近40年的不平凡岁月,给人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记忆的日历翻到1955年,正是这一年我国发行了粮票,直到1993年粮票才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到收藏领域。林兆麟是我区原区粮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也是一位粮票收藏迷。十多年来,他与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粮票收藏爱好者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搜集了全国各地的粮油票证8000多种、16000多枚。“当时粮票与群众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全国来说,不认识字的大有人在,但是不认识粮票的人却没有,连农村不识字的老太太也知道,哪张是1斤粮票,哪张是半斤粮票。困难时期,群众对粮票来说不是斤斤计较而是‘两两计较’。”林兆麟说。
在林兆麟家中,记者看到,在他的收藏中既有全国粮票,又有全国各省市地县通用粮票;有全国面额最大的“语录”粮票,又有全国面额最小的食油票;有票幅像百元大钞般大小的巨型粮票,也有如“指甲”般大小的袖珍粮票。介绍起粮票,林兆麟如数家珍滔
滔不绝:“设计很科学。各省把他们那边的主要的名胜古迹、革命胜地印在粮票的版面上,比如其中两张是浙江的粮票,一张印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张印的是后来转到嘉兴南湖上开。在粮食极度匮乏的艰难岁月里,农民是没有粮票的,他们按照参加集体劳动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粮”。而粮食部门会向城镇居民发放粮票,居民凭粮票买米买油。按照身份、工种的不同,居民可以获得粮票多少也不同。按人定量,按工种定量,凭票供应,比如,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每月24市斤,有工作的像现在的公务员每月27、28市斤,劳动强度大的就加上一些。在当时,光用钱是买不到粮食的,如果你要买一斤米,就必须拿出一斤票额的粮票,然后再按照米价进行付款。在“粮票岁月”,出现的最普遍的现象是,用钱是买不到粮票的,而粮票却可以换钱,而且大受欢迎。出差在外,粮票是必备之物,钱只能排在第二位。市民孙志卿回忆说:“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买不到粮食就没饭吃,流动人口也要带全国粮票,没有全国粮票就是寸步难行,副食品、旅馆、饭店都要粮票。” 粮票退出历史舞台已整整15年。如今,经济发展了,条件优越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食品让人挑花了眼。刷卡消费、网上购物、电视直销,新鲜的购物方式层出不穷,很少有人再为吃喝发愁了。然而,“粮票年代”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却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