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145万”背后的真相--今日邮坛门可罗雀

1楼
邮耗子 发表于:2009/4/5 14:03:00
 前不久,从全国集邮协会常务理事会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各级集邮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到2008年年底,全国会员人数有1450215人,比2007年底增加了23万人。
  不知道这个145万,是不是单指“全国会员”,如果是,这个数字确实可观。145万全国会员,平均每省3万左右,如此庞大的集邮队伍,当然可喜可贺。但笔者对此始终存疑:以安徽为例,3万全国会员,下辖17个地级市,每市就有2000左右,据笔者了解,这个数字,实在太虚了些。
  如果这个145万,是包括所有地方集邮协会在册会员数。那么它就带有淡淡的“悲凉”色彩了。与1991年统计的1800万,以及前些年420余万的数字相比,这个145万分别是其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用邮市行情的评述,集邮队伍的萎缩,是一条光头光脑的下行大阴线(2007年最低122万)。尽管2008年触底反弹,集邮队伍扩充了23万,增幅拉近20%,但仍杯水车薪,仰望1991年的1800万,依旧高不见顶。用“悲凉”来形容集邮的心境,一点也不为过。
  从1991年的1800万,到2008年的143万,集邮作为参与性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由“朝阳”沦为“夕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集邮魅力的消失。什么是集邮魅力,通常认为有三:一怡情、二益智、三储财,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集邮者从中得到了快乐,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财富。但集邮活动兴也于此,败也于此。首先是集邮方式的倒退。过去集邮者以淘为乐,集邮对象多是盖了戳的信销票。后来观念转变,转向集新邮,但也是一套一套于邮票首发日排队购买。现在发行方强行采取全额预订制,迫使集邮方式由当年的“集”,变为后来的“买”,又坠落为当今的“拿”,集邮过程中的乐趣在这种变化中逐步减弱,最终荡然无存。
  其次是邮票基本功能退化。邮票的基本属性是邮资凭证,如果邮票基本属性消失,那么邮票也就不存在价值。但邮政经济色彩的体制改革,将同一属性的邮票严格区分为“集邮”和“寄信”两种,从属于两个部门(集邮和邮政),且老死不相往来。更有甚者,少数邮政局所还加盖专门的使用印邮戳,限制集邮邮票的流入。集邮邮票不从邮政通信领域消耗,事实上就成为一钱不值的花纸头,集者无趣,升值之梦,也就茫茫无期。
  最后是集邮协会归属错位。集邮协会是群众团体,它可以挂靠于邮政部门,但绝不应成为邮政下属的科室。事实上,在全国大多地区,集邮协会都是邮政部门碟中的小菜,本应由会员推选、由集邮资深人士出任的会长一职,现在多由当地邮政局长担任(因工作变动频繁更换),集邮协会秘书长一职,也由集邮公司经理兼挂。不仅如此,集邮协会偶尔开展的集邮活动,也多与集邮经营业务相连。虽集邮是群众文化活动,门槛很低,但多少还是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以企业官员出任实职,是对会员感情的伤害,也是对集邮活动的伤害。
  集邮魅力消失,集邮队伍缩水,最终导致今日邮坛门可罗雀。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