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宋鸿兵:第二波金融海啸或四季度袭来 老百姓存钱最傻

1楼
123456 发表于:2009/4/29 12:09:00
■人物简介

  宋鸿兵,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20世纪90年代初赴美留学,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硕士学位。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曾担任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咨询顾问。其所著《货币战争》一书于2007年6月出版。

  昨天,在江苏省委组织部和省发改委共同举办的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究班上,《货币战争》作者、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在南京发出警示,他认为第二波金融海啸很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爆发。不过对于中国来说,他认为跟欧美情况相反,正面临着14年的战略机遇,中国要抓住机遇,开拓内需。

  金融危机年底会恶化

  尽管欧美各国纷纷出台救市计划,但是宋鸿兵却认为危机将在今年年底进一步恶化,理由是六大潜流将在年底集中浮现。

  “这场危机的风暴,已经从美国13万亿美元的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移向了27万亿美元规模的企业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及其他资产支持债券。”宋鸿兵认为,第一大潜流企业债的违约率将在今年第三四季度达到高峰。

  第二大潜流商业银行信贷违约率也将在年底出现高峰,宋鸿兵称,截至3月底,欧美商业银行体系减记资产2.7万亿美元,但大部分损失并未披露,他预测欧美银行最终损失会高达10.6万亿美元。他认为第三大潜流是美国失业高峰违约将在年底创出新高,第四大潜流就是信用卡、商业地产、建设信贷违约率年底将创新高。

  此外,在宋鸿兵看来,欧洲金融市场持有8万亿美元资产,目前损失约40%,对欧洲的金融系统造成很大压力,另外,东欧目前的情况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期非常接近,这些危险征兆显示,第二波金融海啸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袭来。

  中国将迎来战略机遇

  宋鸿兵提出,经济周期与人口消费高峰期有密切关系,数据显示,人在48岁前处于消费攀升期,在48岁达到顶峰后消费能力开始下降。美国1961年出现婴儿潮,照此计算,从2009年后将步入长达14年的消费能力下降期,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美国将开始消费萎缩,正好加上这场次贷危机,美国的经济周期将持续14年的不景气。

  而中国正处于消费的攀升期。“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消费能力下降的时候,正是我们消费能力上升的时候。”宋鸿兵称,美国14年的不景气对中国其实是一个机遇。“中国要在经济结构上做重大调整,抓住机遇,开拓内需,现在外需是靠不住的。”

  货币危机下存钱最傻

  “货币不是财富本身,只是一种索取权。”宋鸿兵指出,目前大多数人对财富的理解就是“货币”,他呼吁大家改变观念,“你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财富,什么是货币。”

  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公司来研究其资产负债表,那么国家的财富本质是资产项下的商品和服务,而负债项下就是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货币永远不是财富本身,货币实质是对商品和服务的追索权。宋鸿兵称,“当我们说挣到很多财富,绝不意味着存很多钞票,对应的实体才是财富。”

  宋鸿兵称,这场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美元危机。而在货币危机中,对老百姓而言,存钱才是最傻的。他举例说,上世纪70年代初,他的一个朋友获得7000元人民币,他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30年后他由当时单位最有钱的人变成最穷的人,“假设他当时把钱全部换成黄金,7000元到现在已经变成了480万。”

  宋鸿兵提醒市民一定要深刻理解货币的概念,“如果不理解,不拼命去挣钱,不去想怎么保住自己的财富,在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财富不够,因为通胀对你的财富所有权悄悄发生了转移。

  全球救市和美国回购国债,是否会导致全球通胀重演?宋鸿兵认为这是肯定的。

  宋鸿兵认为,说到财富的品牌,没有东西可以与黄金相比,一旦发生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黄金价格一定会暴涨,他认为市民应对危机,可以配置一点黄金。

  快报记者  王海燕

2楼
123456 发表于:2009/4/29 12:10:00
许小年:世界金融刚入“初冬”

  中国江西网

  对于发达国家,我们能说的是它金融体系最坏的已经过去了,最坏的就是系统崩溃的危险已经过去了,但是最困难的还在前面,最困难的是什么?是金融的重整,是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恢复。我们现在看到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率还在攀升,金融重整的任务远远没有结束。

这是美国贷款的违约率,一个是逾期贷款的比率,一个是贷款违约率。回收的可能性极小,看违约比率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今年一季度进一步上升,到去年年底的时候,违约率还没有超过1991年的萧条,违约率要继续上,上到顶点以后再下来,银行体系才能恢复正常。这是坏帐比率同样要上升到顶点之后再下来,这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它的资产质量还在恶化,最近我们看到的报多,是信用卡违约率继续上升,这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违约率。

美欧的生产活动剧烈萎缩,萎缩是战后历史上没有见过的,蓝线是欧盟27国的工业生产指数,红线是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是以两位数的速度下跌。我们从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的不是人民币汇率,而是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指标。这种下跌预示着中国的出口前景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

在消费这边,我们看到美国的失业率急剧上升,但是到3月末的时候,失业率只不过才是8.5%,还没有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的失业率要超过两位数,失业率会继续攀升,而失业率的上升对消费意味着什么?失业率的上升意味着收入的下降,意味着预期收入的下降,这对消费都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所以美国的消费确实在调整、收缩,但是还没有到位。因为失业还没有到顶,消费向下调整还没有到位。

美国经济什么时候见底?美国经济见底要资产价格跌到底,要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恢复平衡才到底。资产价格,美国已经调整了很多,这是美国的房地产,这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购房的承担能力”,分子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母是房价,在2001年之前,我们看到可支配收入和房价的比率是稳定在这条平均线上,什么意思?房价的上升基本和收入的上升基本同步,所以比例是一条横线。2001年之后,比例迅速下降,什么意思?房价的上升速度超过了收入的上升,是什么?泡沫。7年的泡沫,到2007年的时候比率开始反弹,比率开始反弹说明房价在下跌,房价下跌到位没有?还没有到位。

还有这么大一个缺口,当然这是2008年年末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又上来了,可是还没有到位,美国的房价估计还要再跌15%、20%左右,起码还有半年的时间再跌,回到历史平均值。在它房价没有跌到底的时候,美国的消费就没有办法恢复

我们再看美国的储蓄率,这是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一个很好的指标,美国的储蓄率过去平均大概是7%、8%,跟中国相比简直不算什么,中国的储蓄率40%多,我们现在储蓄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储蓄成了生活的全部目的。美国家庭储蓄率经过多年的下降到金融危机之前,储蓄率已经在零线附近。它不储蓄,全靠借钱过日子,靠借钱买房子,买借钱买车,靠借钱买家用电器,现在钱借不到了,他只好自己储蓄,因此储蓄率反弹,储蓄率已经反弹到了4%、5%,可是离历史平均值还有一段距离,储蓄率要稳定下来,大概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芬兰、瑞典都爆发过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之中,我们也都观察到储蓄率的急剧上升,上升以后稳定下来,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来看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美国家庭的储蓄率恢复刚刚开始,我们这有个数据是2009年2月份刚刚开始储蓄。

如果美国的企业生产,美国企业的投资活动,美国家庭的消费不能恢复正常的话,对中国的外贸需求也无法恢复正常,好在我们现在看到了一线曙光,这线曙光的到来并不是因为奥巴马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曙光的到来是因为市场上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奥巴马政府那点钱管什么用?真正经济走出衰退,一定是因为它跌到了无可再跌之后,才能复苏。所以什么时候跌到底,什么时候就反弹。我们现在的政策是什么?是阻止它下跌,阻止下跌什么意思?推迟反弹。它应该进行的调整,它不可避免的调整你老想把它挡住,你挡住的是什么?你挡住的是春天的步伐。因为严冬不过的话,春天怎么来?刚刚初冬就想春天?迎接春天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准备严冬的到来,因为严冬到来了以后,春天就到来了。所以我们对美国经济相对乐观,觉得美国经济率先反弹,是基于市场深度调整的考虑,而不是政府财政刺激,不是奥巴马政府的各种各样措施,市场调整到位了,它自然就会反弹。但是我们现在看,美国已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但是还没有到位。

(摘自许小年在上海证券2009年春季投资策略研讨会上的讲话内容)

3楼
123456 发表于:2009/4/29 12:10:00
美国经济踏出重返复苏轨道第一步

  □林俊泓  经济参考报

  在奥巴马政府落实多项改革措施后,美国经济似乎略有起色。过去一个月中,美国多项经济指标的表现优于预期。剔除汽车后的零售额回稳、消费者信心指数略有改善;2月新屋开工及建筑许可数反弹,暗示美国楼市正在筑底;长期国债利率在美联储公布购买长债计划后应声回落,信贷市场似有解冻迹象。二战后在美国经历的十次经济衰退周期中,平均衰退期为10个月。本轮经济衰退期始于2007年12月,迄今已持续15个月。道琼斯指数作为美国经济晴雨表,已率先体现投资者的相对乐观情绪,从本轮熊市底部反弹超过20%。这不禁让人猜想,在经过漫长黑暗之后,美国经济是否已经看到隧道尽头的曙光?

  楼市有望提早复苏,但难以推动经济走出谷底

  在奥巴马新政中,稳定楼市是其日程表上的重要议题,多项稳定楼市措施已经出台,包括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2750亿美元的购房者偿付能力与稳定计划(HASP)、直接买进最高1.25万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MBS)等。

  美国政府希望通过激活抵押贷款证券市场,降低按揭融资成本,让更多家庭能够负担置业开支,让更多贷款机构为“负责任”的业主发放按揭贷款,遏制房地产市场螺旋式下滑的势头。目前,美国有效按揭利率为5.20%,已从高位回落近1.5个百分点。供楼负担指数也升至历史高位。不可否认,美国政府多项刺激措施已取得相当成效,与年初相比,美国楼市的复苏步伐相对较为明朗。

  市场普遍认为,美国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三十年期按揭贷款利率下降到4.5%。若此目标有效实现,楼市彻底回稳将可望提早到来。与传统货币政策相比,美联储购买长期国债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够直接影响长期利率。目前,长期国债利率的初步反应比较正面,短短数天诖蠓芈?0个基点至2.6%。

  然而,美联储决定开动印钞机全力为经济增长护航,已引起市场对美国是否会以通胀、美元贬值削减债务的疑虑,长期国债利率在触及2.5%之后又反弹向上。任何通胀预期的上升或资金外逃,都可能使美联储的努力化为乌有。而且,国债利率只反映无风险资产的资金成本,最终能否引导按揭贷款利率下滑,还涉及一个重要因素,即风险溢价。

  行政主导的救市计划属于双刃剑,近期通过的“强制执行”法案正好反映硬币的另一面。该方案赋予破产法官修改贷款条款的权力,包括延长还款期及稳妥扣减债务价值等。对于银行而言,按揭贷款的风险溢价取决于一旦借款人断供,能否通过出售楼盘收回本金。在房价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延长贷款期限相当于要求银行承担无抵押贷款风险,银行只能把风险溢价与无抵押贷款(如信用卡贷款)看齐,这样国债利率的下滑难以完全传导到按揭利率的调整。

  经过一轮猛烈调整后,美国房价目前只是回到了2003年的水平,相比2000年16.0万美元的中位价,还存在相当距离。在就业及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潜在买家可能继续观望,延迟置业决定。尽管美国房地产市场已逐渐浮现长期投资价值,但是新房、二手房存货升至历史高位,供应量的降速尚未追上需求萎缩的速度,楼市尚处于寻找均衡点的阶段。CME综合房屋期货指数显示,美国房价将继续走软,至2009年第四季方能回稳。

  消费似有回暖,但增长动力可持续性较差

  在多项经济数据的反弹中,最令人鼓舞的是代表美国经济主体的消费动力指标,该指标似有回暖迹象。剔除汽车后的零售销售在2008年下半年持续下跌之后,2009年连续两个月出现按月攀升。

  不过,从经验数据看,美国经济数据按月变化的波动幅度甚大,并且修订后数据由正转负的情况并不罕见,单以一、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变化来总结经济形势,容易造成误判。特别是年初数据一般易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加上短暂刺激效应特殊因素的扭曲,投资者需格外审慎地看待首季经济数据。

  长期收入假设理论告诉我们,只有长期收入预期方能改变居民的消费行为。也就是说,任何对消费动力持续复苏的寄望,都必须基于收入及就业市场状况的结构性改善。

  但是,危机爆发至今,美国居民收入及就业前景并无太大起色。非农业就业职位在过去12个月削减了430万个以上。美国劳工局调查显示,就业市场已由停止招聘向大幅裁员恶化。尽管职位跌幅减少,裁员高潮可能已经过去,但经济衰退的后遗症未完全消失、信贷泡沫未被挤尽,厂商招聘步伐将迟疑。

  最乐观的预测是,美国将回到20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曾出现的“无就业复苏”。在这两次衰退中,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走出“无就业复苏”阴霾,主要因为格林斯潘超低利率刺激经济、消费者和房屋买家可轻松获得贷款所致。

  反观当前,美国消费者需要更多资金去修补其千疮百孔的资产负债表。在收入水平不断下滑的状况下,重建储蓄、去杠杆化的重责,只能由财富增值或缩减开支来承担。但是,美国资产市场正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冲击,美国家庭净资产值以破纪录速度收缩。因此,美国经济再平衡过程只能依靠缩减开支来完成。以目前美国家庭债务占GDP比率及个人储蓄率与20年平均比较,美国经济再平衡不过刚刚开始,纵使消费开支可能在2009年首季环比正增长,但反弹幅度仍将非常疲弱。在美国消费者负债杠杆得到实质性改善之前,判断消费需求反弹并带领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目前仍然言之尚早。

  美国财政政策难以刺激经济持续复苏

  次按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步履蹒跚,为了重振经济,凯恩斯主义再次大行其道。美国政府最近通过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草案,对总值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进行细化和修改。市场憧憬政府开支能够替代私人消费动力,然而笔者对美国财政政策能否刺激经济持续复苏持保守态度。

  (一)美国的财政政策只能抚平经济周期的波幅,无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及启动上升周期。美国经济在90年代储贷危机及2000年科技泡沫危机后迅速复苏,是政府干预而不是市场的自我调整所致,结果吹起了另一个更大的资产泡沫。美国政府加大投资只是在走老路,把消费换成投资,高度依赖外来资金的增长模式并无转变。政府试图以财政刺激重建昔日辉煌,而非大幅改革,这只会拖延经济调整的时间,最终酝酿更大泡沫,为日后危机埋下种子。

  (二)从技术层面看,美国政府短期内投入的资金规模有限。实际上,美国政府在2009年的投入只有1850亿美元,占GDP的1.3%,其余6000亿美元均在2010年及以后数年分摊。而且,部分有关教育的资助和保健保险等项目,并非新增开支,对经济刺激作用最大的基建项目投资在2009年只有大约50亿美元的投入。

  (三)美国财政政策存在漏出效应,大大削弱财政杠杆。美国经济研究局就2008年首轮退税措施效果的分析发现,80%的退税留作储蓄、减债之用,只有20%用作消费。另一方面,欧洲国家考虑到财政刺激只能用于进口产品,而非推动本地就业,对美国扩大财政刺激的要求反应冷淡。事实上,白宫现任经济顾问罗默的研究认为,碍于种种因素,在美国过去的八次衰退当中,财政政策在结束衰退上仅起到极为轻微的刺激作用。

  目前,美国采取以政府支出推高杠杆、抵消私人去杠杆影响的策略。当民众更多地期望得到政府援助、花更多精力去争取政府资金而非增强竞争力时,整体经济活力将随之下降。凯恩斯主义路线无助于提升经济效率以及改革亟需调整的经济结构。因此,美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

  信贷市场好转仍有变数,削弱宏观政策的作用

  信贷市场是现代经济体系的血液,在信贷渠道修复前,财政及货币政策都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信心比黄金和货币重要,过去半年美联储不停地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但是成效不彰,正是因为市场欠缺信心,资金无法重新流转起来。

  为“大得不能倒下”的银行注入资本,是建立信心的最直接方法。雷曼倒闭后,美国政府为了不再让任何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向奄奄一息的大银行直接输血。救援方案有效地止住了市场恐慌,降低金融体系崩溃的风险。但是,仅仅维持生命并不够,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还存在大量坏账,堵住了正常的信贷血液循环。一些银行从TARP中获得的资金只放在美联储账户中,而非放贷出去;更多银行变为“僵尸银行”,商业活动迟迟未能正常运作起来。从各类信贷工具与国债间的净息差看,目前只有美国直接介入的板块有所解冻,如机构债券。ABS、CMBS等产品息差仍处于雷曼崩盘后的高位,显示占信贷市场半壁江山的证券化尚未重新流转。

  美联储的调查显示,尽管政府已尽力向银行提供流动资金,但贷款标准仍然相当严格。目前为止,美国政府仅仅避免了大型银行再发生倒闭,而未真正实现“资本重整”,即提高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水平至足以安心放贷的水平。要让金融体系重新恢复正常功能,先要除掉“有毒”血栓。美国政府最终没有选择国有化道路,而是希望通过公私协同投资计划,以“私人资本、公共杠杆”的模式,吸引私人投资者参加银行问题贷款和证券的剥离,从而撬动最高一万亿美元的有毒资产,为活跃信贷市场创造条件。

  毫无疑问,剥离有毒资产是真正实现资本重整的重要一步。美国财政部通过保证、贷款、杠杆,充当有毒资产的保护伞,向私人投资者免费提供认购权证。私人投资者资金参与竞投、抬高报价的诱因大大提升。虽然美国政府声称不愿意为贪婪的银行家提供补贴,但这种做法仍是以注资之外的另一种方式向问题机构输血、填补资产负债表亏空。这对纳税者肯定不是福音,但对受坏账困扰的金融机构是期待已久的利好消息,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推动股市持续反弹。不过,热情消退过后,有关计划的执行依然存在不少变数。

  (一)问题机构愿不愿意售出有毒资产。在政府提供杠杆下,私人投资者的参与热情虽高,但其开出的收购价不可能回到以往的虚高水平。对尚未为坏账提足减值拨备的银行而言,出售有毒资产将出现损失,对资本基础造成冲击,而当市场回稳后却无法享受好处。花旗银行总裁公开表示,在“人为低位”下出售有毒资产,是不负责任的处理手法。对已作大幅拨备的银行而言,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准备修改依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银行留住有毒资产可望获得回拨,这将降低金融机构参与出售有毒资产的意愿。

  (二)财政部只是在TARP内预留750—1000亿美元,用于收购银行的问题资产。以公私合资比例各半计算,所能包揽的有毒资产数目只有2000亿美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出资能力相当有限,存款保险基金少于500亿美元。目前美国银行业的坏账损失远不止于此。财政部很可能需向国会争取后续拨款,一旦国会不同意或削弱拨款规模,意味着竞投价格将相应下滑,这将为清理坏账计划添上不明朗因素。

  (三)即使撇开最终成效不谈,从估值到真正买入坏账,将涉及国会议员、问题机构及私人投资经理等三方的角力,落实计划执行将涉及较长时间,很可能需要到2009年第四季甚至2010年方能全面启动,短期内难收立竿见影之效。

  总之,经过消费泡沫推动的10年繁华,雷曼兄弟倒下象征舞会的最后一支探戈已经完结。美国消费者将面对为期数年的缩减开支,才可能取得经济再平衡。美国经济最坏的情况是陷入漫长衰退与通缩共存,最乐观的情况是回到趋势性增长并见温和通胀,基本预测则是陷入较长衰退但幸免于持续通缩的恶性循环。近月的经济指标显示,美国政府新政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显示美国经济正朝着基本预测、而非最坏情况发展。西方过度消费、东方过高储蓄是难以克服的惯性,GDP按季跌幅收窄远远谈不上经济的可持续复苏。美国经济目前不过是踏出重返复苏轨道的第一步,在出现新的增长点前,要达到真正意义的复苏,恐怕还有漫漫长路。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

4楼
123456 发表于:2009/4/29 12:11:00
开放垄断领域 激活民间投资热情

   本报评论员 商 灏  华夏时报

  最近两周来,特别是国务院4月15日常务会议提出要尽快修订政府投资项目核准目录之后,如何拓宽和畅通民间投资开放路径问题备受舆论瞩目。人们普遍认为,民营经济一向是社会经济中最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如果开放民间资本进入更多行业和领域,不仅会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也将为经济刺激计划增添重要力量,并能够提升整个国家经济的效率和活力。

  人们注意到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玉书4月20日在一次演讲时称,4万亿元计划对于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不大,国家现在可能正在研究制订促进民营企业增加投资的政策,这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未来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是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

  此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高官最近曾表示,私营企业目前已占我国内资企业总数的70%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目前地方企业对一些投资减税的政策不了解,这是目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大的原因,而民间投资积极性不大,可能会影响今年经济保八的增长。

  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9年春季经济预测报告认为,仅靠政府4万亿扩大内需的投资来拉动总体投资增长,难度是很大的。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努力增加投资,特别是鼓励和引导民间增加投资。

  综合以上信息不难看出,政府当前正急需民间资本积极投资,并或会因此采取空前未有的政策。

  但社会各界心中最重要的疑问是:政府将研究制订出一个怎样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那些原来由国家垄断的行业或领域现在能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如何保证这项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落实?如何从信贷融资到财政贴息、从信用担保到利率和税收都能让民间投资享受到优惠和便利的政策?

  人们期待政府能够依民间资本之特征,尽快建立起适合其发展要求的金融体系和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使其在参与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能多一些扶持、少一些阻碍。人们还期待在那些已经对国资、外资开放的领域和那些尚未开放的国家垄断行业,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和水处理,以及金融、保险等金融行业,还有第三产业中的铁路、公共交通、信息技术和电讯、水利和环境、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文化教育等投资回报率都较高、很长时间以来对民资都有很大吸引力的行业,都可远悦窦渥时究拧?

  历史的经验证明,经济的真正复苏并不是由政府大规模投资所造成的。现实也已证明,没有民间投资跟进的单纯的政府投资,有效率上的局限性。因此,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可能不断加深的影响,中国在继续增加政府投资力度之时,必须迅速激活民间投资。

  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对此已有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也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政府亦深知启动内需、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显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更不能只是依靠国有资本,而需让民间资本充分参与,激发民间资本放心创富热情,才会使民间资本得以自我造福,从而造福于民。

  但中央的认识只有变成地方的共识,民间投资的良好环境才能真正出现。各级政府理应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大投资空间,开放更多投资领域,提供更多优质项目,完善资金推出机制,解决民间资本投资风险问题。并可通过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那些一般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此外,也可以鼓励中小企业整合重组兼并、加快产业集中度,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而各级政府在落实“4万亿”振兴计划的同时,都应对民资敞开大门。政府投资的扩张效应不应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对民间投资去除行政管制、政策壁垒、行业准入壁垒,让民间资本更广泛地参与到振兴计划中,已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以房地产业为例,据说中国现有城镇中心区旧危房超过40亿平方米,而其地价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储备。如果通过自建、联建、开发商承建、信托代建等多种途径,允许民间通过提高容积率的办法,对旧危房进行改造,或相当于激活了这40亿平方米住房的地价。有分析认为,如果下半年推出2亿-3亿平方米的改造计划,可拉动今年经济增长2%左右。这种以市场化、民营化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式,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战略主题。

  总而言之,自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广大中小企业的关注度远胜以往,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强调要为民间资本“转正”。政府从上到下若能抓紧时机切实把政策重心调整到鼓励、扶持和调动民间投资这个关键环节上来,则中国经济或将更快复苏。

  惟其如此,让民间资本源源不断涌入市场,国家经济方能获得生生不息的持续动力。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