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平谷一藏友捐献5万份老报刊 政府奖了100万

1楼
123456 发表于:2009/4/29 18:09:00
将清代以来5万份老报刊捐赠平谷档案馆

  前天,有"中国老报刊收藏第一人"之称的平谷居民李润波将自己30年来收藏的5万份老报纸全部捐献给平谷区档案馆,并向公众开放。平谷区政府为了肯定李润波的义举,特地拨出10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励。

  据介绍,李润波1979年开始收藏旧报旧刊,至今已经有30年的收藏历程。在其收藏馆内,收集了清代康熙以来5万多件老报刊和珍贵文献。其中,"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一些在国家档案馆都很难找到的历史大事件报,在李润波创办的世纪阅报馆内可觅到踪迹。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认为这些旧报纸市场价值千万元以上,但他不希望强调具体价值,更倾向于无法估量,"这是一种科学和社会双层效益的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说,平谷区政府出资百万奖励李润波先生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购买公共服务的尝试。政府得到了清代以来5万份珍贵报刊,李润波也得到了部分补偿,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的等价交换,但这种做法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收藏历程

  粮食局职工热爱收藏古玩

  李润波今年52岁,平谷人,以前是平谷区粮食局的职工。1976年起,他开始对收藏古玩和字画有了浓厚兴趣,经常在潘家园等地溜达,一来一往,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有一次,他接触到一些老旧报纸,觉得很有意思,里面的大事件挺有历史感,1979年后,他就开始着手收集老报纸。

  钟情老报纸变卖古玩字画

  说起最终转行专门收藏老报纸应该缘于1991年5月19日的一次经历。李润波当时在上海的福佑街出差,突然看到一个红木枕盒,里面垫了两张民国时期的报纸,"也就是我爷爷辈时期的报纸,有一则消息是说消费者买了汽车,质量不好,要退,我立马感觉太有历史感了,感觉和爷爷活在一个时代"。从那以后,他开始逐渐退出古玩收藏,专心进入报纸收藏。

  有一次,他发现了一批民国时期的《黄报》、《国权报》、《世界晚报》等,但因长期的投入,手头资金已经相当紧张,无奈之下,他开始变卖手头的古玩,从而购买了20份老报纸。

  缺失《察世俗》是最大遗憾

  《察世俗每日统计传》是我国第一份华文报纸,但在李润波的收藏馆内却依旧空缺。对此,李润波倍感遗憾,"我曾经离它那么近,但就因为钱不够而放弃了"。

  据李润波介绍,在他的藏品中,有10多份珍贵报纸是从国外回流和拍卖所得的,其中唯独缺了《察世俗每日统计传》。

  他回忆说,有一次拍卖,他原本希望最高1.5万元拍下这份报纸,无奈30多人参与竞拍,底价从3000元直线飙升至3.15万元,最后放弃了。"如果是现在,我5万元也愿意买,真是相当后悔"。

  馆藏揭秘

  《邸报》刊登进士录取名单

  在李润波收藏馆内,摆在起始篇位置的报纸就是被公认为我国新闻纸源头的《邸报》。这份康熙年间的报纸公布了三年才有一期的进士题名录,报纸上清晰可见金榜题名的名单。据悉,在现今的国子监石碑上也刻有这些中榜进士的名字。

  慈禧去世上了头版头条

  在众多老报纸中,记者注意到,清代末期的报纸开始注重重大事件的时效性。比如当时的《神州日报》在慈禧太后死后22小时后就刊登了一篇哀悼慈禧太后的文章,安排在了头版头条,大约有500多字,简约叙述了死因和经过,一度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看点。此外,宣统皇帝三岁登基照也是首次亮相。

  白求恩遗嘱存款寄给未婚妻

  记者了解到,1940年1月9日的《新华日报》全文刊载了白求恩大夫的遗嘱,里面提到了他死后的鞋子和箱子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分配办法,还特地提到希望补偿自己远在加拿大的未婚妻,把他仅剩的存款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她。

  对话·收藏人

  "捐出藏品反倒解脱了"

  记者:刚刚捐出30年来辛辛苦苦收集的老报刊,感觉是不是被掏空了?

  李润波:没有,我反倒有种解脱的感觉。这些年来我一直一个人在收藏,感觉很吃力,捐给国家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专门收集和保护,我很欣慰。

  记者:没有一点不舍或后悔吗?

  李润波: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做出捐赠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我认为,这些老报刊本来就是国家的,迟早要还给政府。捐赠前,我已经深思熟虑了。再说,我还在档案馆工作,依然没有离开这些"老宝贝"。

  记者:专家认为按收藏市场价格估算,这些老报刊至少价值千万元,您怎么看待政府奖励您的100万?

  李润波:挺好。其实我内心是希望无偿捐赠。要是不给我钱,也没什么怨言。给了100万,我就可以用来完成其他方面的收藏,比如历史教科书的收藏。这方面已经初具规模了,我让儿子帮忙,已经收集到了清代、民国年间、边区政府等时期的教科书800多册。

  记者:捐出后,您会就此停止收集老报刊吗?

  李润波:当然不会。其实我还有好多老报纸没有集全,比如我国第一张华人报纸《察世俗每日统计传》,还有一些报纸的创刊号,特别是诸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等大事件的历史报纸。

  对话·平谷区委书记

  "100万仅仅是象征性奖励"

  记者:政府出资奖励民间收藏家,这在平谷是首次吗?

  秦刚:是的。我们也是考虑到李润波同志的特殊贡献才做出这一决定的。

  记者:那奖励100万元有什么特别依据吗?

  秦刚:没有什么特别严格的依据。这100万其实更多是一种肯定,对文化意识、文化人才的一种尊重。据说,李润波在收集报纸的这30年间已经投入不止100万了。这仅仅是一种象征性奖励。

  记者:李润波先生多次提到,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平谷区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您是怎么看待这一说法的?

  秦刚:我2003年来到平谷工作,当时听人说李润波收藏的老报刊非常有特色,我看完后觉得非常好,让各部门配合他收藏。如今,他能有如此的成就与他个人努力分不开。我们希望向他一样倾心收藏、报效家乡的人才不断涌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