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亮
在花园路化纤小区,有位“红色收藏”家,专门收集根据地、老解放区出版的报刊书籍 。在收藏的同时他还研究,在媒体上开了个专栏。15日上午,记者在李强家里看到了他的 200多个“宝物”。他说,“收藏这些不为别的,只是乐在其中。”
天南地北专淘红色书籍
刚进家门,李强就为记者展示了一本红色书籍:《渤海文化》创刊号。对于这本书,李强说他是“夺人所爱”。
有一次,他去英雄山文化市场,一个在泰安开书店的男子带了这本书。经过打听,他获悉此书在当地没卖出去,带来济南要转给一位朋友。可是李强一眼就看上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把这本书买了下来”。李强说,因为没能联系上最初的买家,他才能买到,所以也算是个“偶然中的幸运”。
而在以前,李强并不是看到“红色书籍”才会动心。李强说他上初中时就喜欢收藏。一开始是邮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还收集过连环画。从1999年开始,他逐渐搞起了旧书旧报的收集,可谓“博爱”(右图)。
说起收藏的原因,李强的解释很简单,“兴趣所在”。
他说,周六的时候,5点半他就骑车去中山公园,有时候再顺便拐个弯儿去英雄山。为了买书,他早饭基本不吃,冬天的时候饿了就在书市附近的集市随便吃点。不仅在济南,从北京到长沙,都留下过李强淘书的影子。
对收藏的报刊书籍,李强会“研究”,也陆续发表了不少文章。“摊子大了,反而搞不好,也没深度。”因为这个原因,李强专门搞起了老解放区、根据地的红色杂志书刊收藏。为此,2005年的时候,他还专门做了一个书目存档资料。除了价格、购买地点等信息,李强有时候还把讨价还价的过程也记载了下来。在这本目录上,记者看到他的红色收藏有200多种,出版自山东的有100多种。
“收藏专家”在媒体开专栏
对于收藏,李强说并不都是高兴的事。
“收藏的乐趣是有可能淘到宝贝,也有可能交学费。”李强说,“2007年3月份,我在北京报国寺一摊主手中买过一本旧书,因与该卖者较熟,故仅用20元就购得。最初的日子里,我真的以为是当年的东西,油印本、繁体字、竖排版,尤其是那三颗锈迹斑斑的订书钉,叫你不信它历经沧桑也难。但后来的一件事情让我如梦方醒。在徐州的一次收藏品交流会上,我竟见到有人摆了足足几十本同样的油印本。回去我仔细端详家中的那本书,发现不对了,封面虽略显陈旧,但内页基本如新,按理说至少存世60年以上了,但书口天头地脚及纸质完全没有一点自然陈旧感。”
除了“打眼”,家里人的态度也很关键。“起步的时候比较困难,经济上不是太好,孩子还要上学,家里人也不太理解。”李强说,但“我相信我一定能干得比别人好,我有这个自信。”到现在,李强的夫人会主动帮他打字。
收藏的过程中有高兴,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但收得多了,感悟也就多了。李强说,十年间我共发表文章248篇,光是为了写文章的工具书也有几十本。随着研究的深入,李强还开起了专栏。在《藏书报》上,记者看到李强开设的“ 根据地老解放区杂志览珍”已发18期了。
“收藏旧书花了好几万,虽然有稿费但也没挣回来,不过我乐在其中。”采访的最后,李强说,“ 现在我是研究和收藏都有,并逐渐过渡到以研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