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方寸间凝结历史 集邮是一种文化传承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

1楼
方寸 发表于:2009/8/11 13:4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枚枚不过方寸大小的邮票,勾画出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不管是个人爱好,还是为了发财,邮票在众人的收藏中交流辗转,集邮由此成为非常有魅力的一种文化活动。

    忆往昔,集邮岁月故事多

    崔洪春,一位退休老人,主要收集邮戳和明信片,10多年来,他共收藏了千余枚各类邮戳和明信片。崔老告诉记者,1987年,山东省邮电局允许临沂市发行一套风景戳,当时篆刻的第一套风景戳共三枚,分别取景王羲之故居、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和竹简汉墓博物馆,邮戳推出后因其取景和独特的立意,被集邮爱好者广泛收藏。

    崔洪春说:“除风景戳外,我也收藏了很多纪念戳,每逢清明节、国庆节等节日,邮政部门都会篆刻一套纪念戳。2007年,在《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首发式上,临沂也刻了一枚纪念戳,之后每届书圣文化节也刻有纪念戳,我现在收藏了专为纪念这5届书圣文化节而刻的邮章,看到邮章就想起每届文化节的场景。”

    崔洪春回忆说:“1987年临沂市推出了首套明信片——‘沂蒙风光’,该套明信片共10张,分别取于临沂市10处景点。其中有一张取景沂河夕阳,明信片上的风景见证了当时沂河的风貌,现在漫步河边,联想起当年的沂河,不由感叹社会发展之快。”

    崔洪春表示,退休后收集邮戳、明信片已经成了他的精神追求,在他眼里,每枚邮戳、每张明信片都见证了一个事件乃至一个年代的历史,看到自己收藏的邮戳和明信片,他仿佛回到了过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21年集邮史,一项职业一种追求

    柴西武,1987年进入邮政系统上班,临沂市集邮协会资深人士,有着20多年的集邮史,谈起临沂的集邮历程,柴西武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柴西武告诉记者,1978年改革开放后,老百姓手里逐渐有钱了,但当时收藏古董、古钱币并不流行,集邮便成了一些老百姓的精神追求。1985年国家发行了一套熊猫邮票,之后很短的时间里,邮票升值,引起了老百姓的关注,许多人纷纷开始集邮,由此掀起了集邮热潮。

    邮票的升值潜力进入老百姓眼里后,许多人便开始从事邮票买卖,临沂集邮市场由此延伸。“临沂师院前身设在费县,考虑到师院学术氛围比较浓厚,1983年,临沂市第一家集邮门市部在费县成立。”柴西武说,1984年,临沂市区才成立第一家集邮门市部,同年成立了集邮公司。

    柴西武说,他1987年进入邮票公司做业务员,考虑到当时国家每年邮票发行量有限,公司禁止内部人员集邮,平时只能和众多集邮爱好者在一起探讨集邮知识,进入90年代后,国家不再限制公司内部人员集邮,他便开始收集邮票、明信片、邮戳等藏品。“那时每个月工资有限,几乎全部投到集邮里面去了。”

    集邮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据柴西武介绍,普通邮票不限量发行,大都用于邮寄包裹、信笺等贴票使用,升值潜力不大。对于一些诸如花、鸟、虫、树等特种邮票限量发行,有较强的升值潜力。但也有例外,如香港回归时,国家发行了5000万套邮票,虽然有纪念意义,但由于发行量较大,供大于需,之后该套邮票逐渐贬值。

    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邮票的价格并不以邮票的面值论价,完全由供求关系并通过市场调节而确定,邮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国家规定的邮票面值。

    “同时,集邮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文化传承,这种传承以青少年为基础,对于青少年集邮爱好者来说,从开始集邮,就应该提倡收集能够参加邮展的邮品,这样便能日积月累为今后编制邮集参加邮展打下基础。”

    柴西武告诉记者,他收集邮票起于工作,之后收藏邮票成了一种个人精神追求,现在自己在收集邮品的过程中,也在引导青少年建立自己收藏邮品的目录,不同的封、片、简、戳等要有目录,分门别类保管,便于收藏,将集邮文化通过这种方式加以传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