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 环球外汇网
早在2001年中国就开始了货币互换。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陆续与各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这不仅对缓解贸易融资,稳定区域经济有帮助,长远看,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全球掀起货币互换浪潮 2007年12月12日,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后,2008年9月29日,美联储与欧洲、瑞士、英国、日本四家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旨在缓解世界范围内美元流动性的紧张。此后三天,这五家央行又联合宣布扩大互换协议的规模,美联储将分别向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提供800亿美元、2400亿美元、120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的流动性。2009年4月6日,欧洲、瑞士、英国、日本和美国的五家央行宣布达成外汇互换额度协议,必要时可向美国金融机构提供外汇。几大央行并承诺将继续协作,巩固金融系统稳定性。依照协议,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和日本央行将向美联储提供各自本币,以便在必要时出借给美国公司。互换额度总计达2950亿美元。 这是央行首次设立确保美国公司能获得充裕英镑、欧元、日圆和瑞郎等外汇流动性的互换协议。早先的互换协议则是为确保国外公司能获取美元流动性。之前美联储已与14个他国央行建立货币互换额度,协助他们向当地市场放贷美元。 早在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同泰国银行签署了总额为2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2002年3月,中国与日本签订了约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允许在紧急情况下相互融通相当于30亿美元的日元和人民币。2005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10家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笔为期1年、总金额达6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业务。 经济危机爆发后,2008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1800亿人民币/38万亿韩元。200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2000亿人民币/2270亿港元。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800亿人民币/400亿林吉特。3月11日,央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亿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了规模达1000亿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是中国与印尼自2003年12月签署首份双边互换协议以来,第三次续签,同时也是两国首次直接使用本国货币进行互换。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是迄今我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根据该框架协议,阿根廷从我国进口商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签署的六项相关协议,总计规模达6500亿元人民币,并一律改变了以往以美元为载体的互换形式,直接用两国货币交换。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汇率不断波动,目前许多企业希望规避双边贸易活动中面临的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而货币互换协议正可为此提供基础。 二、货币互换的原因 中国走出以上几大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 (一)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一。当前,正在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流动性紧张,已经给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亚洲国家和有关地区的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成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金融危机,货币互换也会出现,这要根据市场需要来决定,而在危机下,增加市场货币流动性显得尤为迫切,而货币互换不仅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增加了央行干预的空间,还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汇率的恶性波动。因此,可以预见,未来进行货币互换的国家和地区会越来越多,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二)顺应世界货币互换潮流。西方五大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有积极维护美元地位的意义。目前国际货币供应没有纪律约束,更多靠道德层面和自我约束。新兴市场国家积极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西方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应对来自中国等国的挑战首先要在西方确立美元的优势地位。欧美货币互换提高了外汇储备规模,不仅增加了国际货币的流动性,而且还保持了汇率的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清偿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维持了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增加了应对危机的能力。但这也说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适合实际需要,影响到世界各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如果通过市场操作,美国增加其他货币就要用美元到市场上去购买,就会使美元的市场投放量增加,从而导致美元贬值或者影响到汇率稳定。在正常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用类似贷款的方式为各国提供流动性,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力有限而且还附加很多条件。而实行双边互换,美元的市场投放就得到各国央行的控制,增加了美元的可控性。而且其他国家注入美元,也没有增加本币在本地区的供应量,这就不会对外汇汇率产生影响,外汇市场可以稳定运行。 (三)国际化战略的考虑。通过开展双边本币互换,为周边经济体提供流动性支持,正是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货币互换支持需要救助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有利于中国稳定周边环境。只有保全了亚洲邻国的经济稳定,才能使中国的经济损失减到最小,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境外结算业务的发展,同时也是人民币挺进的一个重要战略。随着多项货币互换协议的付诸实施,新兴市场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空间将不断加大,操作的自主性及灵活性也将大为增强。这标志着新兴市场央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与手段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维护区域以及全球金融稳定,推动与有关方面之间的贸易投资增长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货币互换的意义 (一)稳定出口。因全球美元流动性吃紧,中国的一些贸易伙伴陷入贸易结算的困境,利用人民币互换稳定多边贸易是对抗金融危机的一种方式。对我国而言,则对稳定出口,扶持出口企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稳定地区货币制度,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举动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版图已“趁势”从亚洲扩张到东欧、拉美。不难看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加快了与周边国家以及欧洲、拉美国家的货币互换步伐。中国与一些亟需资金的国家签订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这一慷慨之举的最大受益方或是中国自身面临困境的出口企业。此举在金融危机日益蔓延的非常时期,对稳定地区货币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和减少危机扩散性效应,起到积极作用。 (三)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可推动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签订的这些互换协议的作用有所差别。在阿根廷、马来西亚和印尼,人民币主要是在贸易中充当支付结算的角色;白俄罗斯则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韩国主要是帮助在华企业进行融资;香港是人民币第二大集散中心,中央又准备在香港发债,货币互换主要是为满足资金供给。目前中国央行还在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央行进行磋商。 (四)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货币互换步伐的加快,一方面顺应了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区域性货币的使用显然已成为对抗危机、增进贸易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为了应对美元等“硬通货”的波动,在东亚、中亚甚至南美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币正日渐成为各方认可的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认可了人民币的地位和稳定性,从而给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五)人民币地位可获提升。我国的货币互换更多是基于贸易需求,除了“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之外,由于互换货币可以用于贸易、投资方面的日常支付,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不过,如果说货币互换能够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未免太过乐观。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国使用人民币,仍无法将其兑换成韩元或卢比,因人民币并非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即使要达到区域化,短期内也难以实现。而在近两三年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也不大,至少目前我们还看不到人民币真正国际化的时间表。 货币互换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然而,这个作用不可高估。一则人民币利率、汇率的市场化进程仍有待有效推进;二则从中国的综合实力看,尚无法支撑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特别是在当前的境况下,为应对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从客观上说,危机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可能,但并不需要刻意推动。一个货币能不能国际化,说到底还是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外贸规模和资本市场质量。因此,中国仍然需从根本上改善国内资本市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一、全球掀起货币互换浪潮
2007年12月12日,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后,2008年9月29日,美联储与欧洲、瑞士、英国、日本四家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旨在缓解世界范围内美元流动性的紧张。此后三天,这五家央行又联合宣布扩大互换协议的规模,美联储将分别向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提供800亿美元、2400亿美元、120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的流动性。2009年4月6日,欧洲、瑞士、英国、日本和美国的五家央行宣布达成外汇互换额度协议,必要时可向美国金融机构提供外汇。几大央行并承诺将继续协作,巩固金融系统稳定性。依照协议,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和日本央行将向美联储提供各自本币,以便在必要时出借给美国公司。互换额度总计达2950亿美元。
这是央行首次设立确保美国公司能获得充裕英镑、欧元、日圆和瑞郎等外汇流动性的互换协议。早先的互换协议则是为确保国外公司能获取美元流动性。之前美联储已与14个他国央行建立货币互换额度,协助他们向当地市场放贷美元。
早在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同泰国银行签署了总额为2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2002年3月,中国与日本签订了约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允许在紧急情况下相互融通相当于30亿美元的日元和人民币。2005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10家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笔为期1年、总金额达6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业务。
经济危机爆发后,2008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1800亿人民币/38万亿韩元。200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2000亿人民币/2270亿港元。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800亿人民币/400亿林吉特。3月11日,央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亿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了规模达1000亿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是中国与印尼自2003年12月签署首份双边互换协议以来,第三次续签,同时也是两国首次直接使用本国货币进行互换。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是迄今我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根据该框架协议,阿根廷从我国进口商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签署的六项相关协议,总计规模达6500亿元人民币,并一律改变了以往以美元为载体的互换形式,直接用两国货币交换。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汇率不断波动,目前许多企业希望规避双边贸易活动中面临的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而货币互换协议正可为此提供基础。
二、货币互换的原因
中国走出以上几大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
(一)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一。当前,正在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流动性紧张,已经给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亚洲国家和有关地区的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成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金融危机,货币互换也会出现,这要根据市场需要来决定,而在危机下,增加市场货币流动性显得尤为迫切,而货币互换不仅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增加了央行干预的空间,还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汇率的恶性波动。因此,可以预见,未来进行货币互换的国家和地区会越来越多,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二)顺应世界货币互换潮流。西方五大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有积极维护美元地位的意义。目前国际货币供应没有纪律约束,更多靠道德层面和自我约束。新兴市场国家积极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西方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应对来自中国等国的挑战首先要在西方确立美元的优势地位。欧美货币互换提高了外汇储备规模,不仅增加了国际货币的流动性,而且还保持了汇率的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清偿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维持了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增加了应对危机的能力。但这也说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适合实际需要,影响到世界各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如果通过市场操作,美国增加其他货币就要用美元到市场上去购买,就会使美元的市场投放量增加,从而导致美元贬值或者影响到汇率稳定。在正常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用类似贷款的方式为各国提供流动性,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力有限而且还附加很多条件。而实行双边互换,美元的市场投放就得到各国央行的控制,增加了美元的可控性。而且其他国家注入美元,也没有增加本币在本地区的供应量,这就不会对外汇汇率产生影响,外汇市场可以稳定运行。
(三)国际化战略的考虑。通过开展双边本币互换,为周边经济体提供流动性支持,正是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货币互换支持需要救助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有利于中国稳定周边环境。只有保全了亚洲邻国的经济稳定,才能使中国的经济损失减到最小,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境外结算业务的发展,同时也是人民币挺进的一个重要战略。随着多项货币互换协议的付诸实施,新兴市场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空间将不断加大,操作的自主性及灵活性也将大为增强。这标志着新兴市场央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与手段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维护区域以及全球金融稳定,推动与有关方面之间的贸易投资增长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货币互换的意义
(一)稳定出口。因全球美元流动性吃紧,中国的一些贸易伙伴陷入贸易结算的困境,利用人民币互换稳定多边贸易是对抗金融危机的一种方式。对我国而言,则对稳定出口,扶持出口企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稳定地区货币制度,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举动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版图已“趁势”从亚洲扩张到东欧、拉美。不难看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加快了与周边国家以及欧洲、拉美国家的货币互换步伐。中国与一些亟需资金的国家签订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这一慷慨之举的最大受益方或是中国自身面临困境的出口企业。此举在金融危机日益蔓延的非常时期,对稳定地区货币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和减少危机扩散性效应,起到积极作用。
(三)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可推动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签订的这些互换协议的作用有所差别。在阿根廷、马来西亚和印尼,人民币主要是在贸易中充当支付结算的角色;白俄罗斯则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韩国主要是帮助在华企业进行融资;香港是人民币第二大集散中心,中央又准备在香港发债,货币互换主要是为满足资金供给。目前中国央行还在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央行进行磋商。
(四)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货币互换步伐的加快,一方面顺应了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区域性货币的使用显然已成为对抗危机、增进贸易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为了应对美元等“硬通货”的波动,在东亚、中亚甚至南美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币正日渐成为各方认可的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认可了人民币的地位和稳定性,从而给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五)人民币地位可获提升。我国的货币互换更多是基于贸易需求,除了“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之外,由于互换货币可以用于贸易、投资方面的日常支付,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不过,如果说货币互换能够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未免太过乐观。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国使用人民币,仍无法将其兑换成韩元或卢比,因人民币并非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即使要达到区域化,短期内也难以实现。而在近两三年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也不大,至少目前我们还看不到人民币真正国际化的时间表。
货币互换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然而,这个作用不可高估。一则人民币利率、汇率的市场化进程仍有待有效推进;二则从中国的综合实力看,尚无法支撑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特别是在当前的境况下,为应对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从客观上说,危机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可能,但并不需要刻意推动。一个货币能不能国际化,说到底还是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外贸规模和资本市场质量。因此,中国仍然需从根本上改善国内资本市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