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购物卡遭克隆 真假卡共享消费金额

1楼
123456 发表于:2009/8/22 23:54:00

 新闻晚报

  超市商场购物,支付公用事业费……消费卡已成为市民越来越熟悉的支付方式。但谁知道这些消费卡有可能被复制、盗刷?日前,卢湾区检察院批捕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正是使用克隆消费卡进行诈骗,而他们的克隆卡,竟然能和真卡 “共享”金额,消费使用。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只要买一批真卡拿到外地一些私企,就能按真卡复制出假卡,一般一张真卡能复制三张假卡,“只要编号密码相同或共用一个条形码,再加上一定的技术处理就能克隆出一张消费卡来。 ”业内人士说,市面上通行的消费卡防伪能力较差,是导致“克隆”卡出现的原因之一。

  案件侦破

  70张购物卡竟有58张是空卡

  “我被骗了近3万元! ”今年4月,卢湾区公安分局接到市民赵某的报案电话。今年4月25日上午7点左右,赵某在打浦路上一家好德便利店内向人购买了70张面额500元的好德购物卡,赵某为此向兜售消费卡的陌生人支付了33950元。原本以为赚得差价1050元的赵某在好德便利店购物时,发现70张卡中只有12张卡能用,剩余的58张卡余额全部显示为零,这等于总计损失了人民币28000元。

  经警方调查,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王某和刘某,两名犯罪嫌疑人也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王某回忆,当时他通过老乡介绍得知,这种假的购物卡可以做得和真的“一模一样”,包括条形码。更神奇的是,这样的假卡不仅外表和真卡一样,连“内在”也和真卡相同:刚复制完成的假卡,不仅在超市的读卡机上可显示出和真卡一样的金额,甚至还能和真卡一样消费,唯一的问题是其中任何一张卡内金额用完以后,所有的克隆卡都将显示余额为零。

  从老乡处得知这一“发财之道”后,今年1月至4月,刘某与王某两人花费数万元,从上海购买了上百张好德超市的真消费卡,送到温州请人复制出3套假卡。王某随后将这4套卡同时出售,尽管其中仅1套是真卡,但4套卡共用真卡的条形码,消费、余额查询都不成问题。

  随后,王某和刘某开始在一些超市和售卡处“钓鱼”,瞄准的对象是需大量购进再卖出的“黄牛”们。王某所谓的“钓鱼”,是先将一些真卡低价抛售给“黄牛”,以此取得他们的信任,随后再大量抛售假的购物卡。

  王某还称,他们往往会一早同时将4套卡全部抛售,因为一些买卡的人会在超市开门时就大量购进香烟等物品,所以尽量选择早晨将假卡脱手,防止任何一张卡消费后造成“姐妹卡”金额相应减少甚至清空为零。

  “购物卡在技术上存在缺陷,销售又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价格上折扣让利各不相同,购物卡在市场流通混乱的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克隆卡”一案发生后,卢湾区检察院就此案中的购物卡制假现象展开专项调查工作,经过对辖区内的网点进行调研,承办此案的检察官表示,犯罪嫌疑人之所以选择复制假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购物卡的需求市场相对旺盛,但流通无序,黄牛倒卖较多。

  记者调查

  克隆条形码重制覆盖膜,购物卡诈骗“花头”多

  据了解,本市近年来已发生多起类似通过购物卡实施诈骗的案例。除了将卡“克隆”出和真卡一模一样的假卡外,购物卡诈骗还有哪些“花头经”?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手法各有不同,但购物卡防伪措施相对薄弱却是这些诈骗案件发生的共同原因之一。

  骗术一:密码保护膜刮开后再复原

  市民顾阿姨从“黄牛”姚某手里买下75张某超市购物卡,总面值达1.84万元,付款前,她特地打电话确认了卡内金额与姚某所述一致。可短短1小时后,顾阿姨拿着卡到一家卡类收购公司准备“验明正身”时,刚刚到手的75张卡中,竟有26张卡余额为零。这些购物卡看上去都完好无损,为何短短一小时内竟有26张卡变成零金额?姚某被警方抓获后承认,是他在密码保护膜上做了手脚。

  原来,这种购物卡只需密码,即可在网上和手机上进行转账操作,十分便利。姚某此前购得这批购物卡后,先将密码保护膜刮掉并一一记下每张卡的密码,然后到外地重新贴上一层“密码保护膜”,再将这些购物卡打折出售。

  成交后,姚某马上进行手机转账,把钱转入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卡内,这些钱便又回了姚某的手上。

  骗术二:强光灯照射密码清晰可见

  今年1月,被害人曹某以9.75折的优惠价从一个自称“小王”的男子处购得100张面额为1000元的购物卡,可事后发现其中89张卡内资金竟为零,8.9万元不翼而飞。

  据曹某介绍,他已是“小王”的熟客,买卡时只刮开了其中几张卡密码进行验证。事后警方调查发现,自去年11月起,“小王”已在本市多家超市购买了总价值达几十万元的购物卡。

  今年6月,警方将逃往天津宝坻的本姓周的“小王”捉拿归案。据周某交代,去年底他发现用强光灯照射某知名企业购物卡的密码条可看到保护层下的密码,便萌生了作案念头。为骗取信任,他多次以原价从超市卖场购入一批购物卡,再以9.6折或9.7折的价格亏本卖给他人,每次交易额都达几万元。

  待时机成熟,周某一次性购入250张总价值为25万元的购物卡,另有10张空卡,并记下所有卡号和密码伺机作案。案发当天,周某找到曹某,以9.75折的价格卖给其100张购物卡。事后,周立即用事先取得的卡号和密码,将资金转入准备好的空卡内,获得赃款8.9万元。得手后,周某又故伎重演,将100张购物卡卖给张某,以同样方式窃得9.1万元。

  骗术三:谎称卡号末尾是储值数额

  日前,家住宛平南路的陆阿姨前往超市附近找“黄牛”套现消费卡,一不小心就被黄牛“坑”掉了六百多元。

  陆阿姨的女儿送给她两张某超市的购物卡。这天她正好路过超市门口,一名“黄牛”向她搭讪,称可以退卡,并给出陆阿姨八五折的收购价格。随后这名黄牛煞有介事地告诉陆阿姨,卡号尾数是2就说明面值是200元,两张卡一共400元,八五折就是340元。

  拿着这些钱回家后,陆阿姨和女儿通了电话,才知道这两张卡的面额实际上都是500元。

  据了解,这样的手法主要针对老年人。记者从一些发卡超市了解到,有的购物卡能从卡号中看出面值,有的则需打电话或现场拉卡查询,但无论金额多少,这些卡从外观看来都是一模一样。

  实地暗访

  “黄牛”受骗上当转蒙购卡者

  在记者暗访部分超市附近的倒卡黄牛时,这些黄牛竟也向记者倒起了苦水,称他们也是假卡的受害者。

  日前,记者拿着三张某超市购物卡来到浦三路一超市附近,一名中年男子便上前询问:“朋友,有卡吗? ”当记者拿出三张卡时,这名男子立即通过电话查询购物卡余额,确认后便准备以九五折收购记者手中的卡。当记者表示自己手上还有十几张卡时,这名男子表示也可以收购,不过要一张一张验过之后才肯付钱。当记者表示这太麻烦,抽查几张就可以时,这名男子竟说:“朋友,你不晓得我们现在收超市里的卡属于高风险,有人会把没钱的卡混在里面卖给我们。 ”

  当记者询问卡内没钱是怎么弄的,这位黄牛说:“方法多了!可以刮掉密码再覆上去,外地还可以做假卡,分也分不出来,我们只能采取最笨的本法,一张一张去查。 ”记者随后又问“假卡还骗得过你们啊? ”中年男子叹了口气说:“骗的就是我们这样的人,因为我们进出数额大,混几张没钱的在里面,根本就看不出来。 ”

  在中山北路一超市外,记者佯装向一中年女性购买购物卡,随后问“这些卡会不会有假”,这名女子立即表示可以到超市拉卡查询。记者表示现在有克隆卡还能转账时,这名女子竟笑起来:“朋友蛮懂的嘛!”说罢拿出两张购物卡让记者辨别真伪。从外观上看,两张卡几乎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明显的防伪标识。

  女子对着记者侃侃而谈:“现在确实有假卡,也不好分辨。我们这行做的就是诚信,我天天都在这里,发现问题你来找我。 ”说罢这名女子称,确实有“同行”收到过假卡,然后混在一堆卡里卖出去,这样的手法主要针对一些为单位集体大量购卡者:“这些人也是为了吃差价赚点钱,在我们这里用九八折拿卡,回单位说是全价买的。因为买得多,验卡经常是 ‘抽查’,混些假卡在里面很难发现。 ”这名女子还说,同行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一点损失”。

  业内爆料

  制卡专家:我也分不清真卡假卡

  购物卡真假究竟如何分辨?记者走访了部分业内人士。没想到专业从事购物卡制作的杰捷智能卡制作公司工作人员陈杰语出惊人:“我也分不出真卡和假卡。 ”

  他与此前承办案件的卢湾区检察院检察官的观点一致,认为目前购物卡在防伪标识和技术防护上做得还不够,导致真卡假卡难以区分,一些购物卡密码被刮掉窥看后还能还原成“原卡”的样子。

  市面上购物卡大多无防伪标识

  记者拨通某购物卡客服电话,询问该卡是否有防伪标识,得到热线服务人员否定的回答,并表示只要核对清楚密码和条形码即可。

  记者日前拿到一张该超市的购物卡,发现该卡正面为彩色印刷,背面除条形码外,还有一个被保护膜覆盖的密码。购物时,只需扫描条形码即可。随后记者通过该卡的密码进行网上转账,只需一张固定的会员卡,几乎不用任何其他附加信息即可轻松将卡内资金全部转移到固定会员卡内。

  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发现,不少私人都在出售这种会员卡,只需5元即可获得一张。也就是说,只要知道这张卡的密码,即可将卡内资金转出。据一些技术人员介绍,刮开卡上密码后可通过种种手段重新将密码“掩盖”起来,将密码已经泄漏的购物卡变成一张看似完好无损的购物卡。

  而另一超市的购物卡看起来就更简单,正面印着超市的名称,背面则是一根磁条,购物时只需刷卡即可消费。一些技术人员称:“只要有原始卡,连银行卡的磁条信息都能读取、复制,何况超市卡?而且超市卡还经过多道手续,多人转手,也就增加了潜在的被复制的危险性。 ”

  记者随后又找到多家超市的购物卡,发现这些购物卡除印刷着各自不同的广告图案和使用方法外,没有任何可供辨认的“独家标志”。

  陈杰说,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购物卡都与这两家超市的购物卡类似,制卡技术相对简单,没有防伪标识,较容易被复制或获取密码后转移钱款。

  防伪标识成本平均每张1角

  给每张卡加上独一无二的防伪标识,是否会增加购物卡的成本,导致企业不愿意增加这些额外的成本?

  对此陈杰给出否定答案。他说,一般来说一次性制作购物卡十万张以上,防伪标识的成本平均为1角左右,而一般制作一张卡的成本为2—3角,如加了防伪标识,则成本增加30%—50%,这将导致购物卡成本大大增加。

  不过对于购物卡是否需要增加防伪标志,不同的消费者也有不一样的看法。记者发现,部分消费者认为,给购物卡增加防伪标识是“多此一举”,反而会增加麻烦。家住洋南路的市民赵先生说,多年来他已习惯使用购物卡到超市消费:“每次看到超市排着长长的队伍结账时,就觉得使用消费卡太方便了,拉卡签字就可以走人,不像付现金要等着找零,更不像使用信用卡要等待接通、核对签名。 ”赵先生认为,购物卡有固定金额,大多属于一次性消费品,无需像银行卡一般设置重重保护:“正规柜台不可能买到假卡,担心买到假卡肯定是从黄牛那里买的。从黄牛那里买卡本来就是不提倡的。 ”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既然超市推出购物卡,就应设置相应的防伪措施,确保卡内储值万无一失。记者发现,不少市民习惯从黄牛处淘相对便宜的购物卡,网上也可大量搜索出以九七折、九八折出让购物卡的帖子。一些市民表示,不管从何处购买购物卡,既然获得这种商品,就应享有相应的权利:“好比买月饼券,最后从商家直接买的和从黄牛那里买的,难道质量就应该有差别吗? ”

  也有市民认为,目前部分超市购物卡的使用全程 “简陋到令人发指”。市民刘小姐说,自己到多家超市使用购物卡消费时,无人检查购物卡真伪,也无人核对签名:“只要刷得出就没问题,难怪克隆卡会出现。 ”

  假卡制造者甚至有客服电话

  一些业内人士也称,即使超市的购物卡推出相应的防伪措施,很可能也会被各种各样的方式仿冒,因为 “制假卡利润实在太高”,他们用一张卡克隆出3张卡计算,等于一张500元的卡最终卖出2000元左右的价钱:“4倍利润,几乎是‘空手套白狼’,高得吓人。 ”

  一些诈骗分子已实现了公司化、规模化运作。陈杰说,他们在工作中甚至遇到一些假卡公司拥有自己的投诉热线、语音答录系统的状况。日前记者获得一张某超市的假购物卡,从外观看,其与超市真购物卡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联系电话有差别。可当记者拨打假卡上的电话号码时,对方的语音答录系统设置竟与真卡的设置如出一辙,从每集菜单设置,到每个按键对应的选项。但接通人工语音时,假电话却迟迟无人接听。

  购物卡该不该设防伪标识?大家看法出现分歧,记者采访发现,几乎所有消费者都指责这些假卡制造者。家住真北路的市民秦先生就说,这些假卡制造者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法手段,“抢”去了消费者真卡里的钱。

  律师说法

  发卡企业利益无损 消费者需加强自我保护

  记者采访了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吴艳燕律师,吴律师认为,企业不对消费卡设置防伪标识,一方面是出于成本考虑,而更主要的是,消费卡上的编码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编码对应的金额也是固定的,就算不法分子复制,对于企业来说,只会负担这串编码所对应的金额。“企业其实是不受损失的,如果加密,只会增加成本,企业当然不愿意做。 ”

  消费者购买消费卡,实际上是一种有价证券,即预付款式证券,它记载着购卡(票、券)人与发卡人之间的预付费服务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的规定,发卡人对消费卡的密码、条形码等消费卡的信息负有保密、确保其安全义务,譬如应在每张消费卡上加上防伪标识。

  目前,大多数发卡人均未实际履行此义务,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降低制卡成本,毕竟在每张消费卡上加上防伪标识,需耗费发卡人一定的时间及金钱成本;二是目前假卡造成的损失均由消费者自身承担,而发卡人并未造成直接的损失,因此,发卡人对在消费卡上加注防伪标识缺乏一种动力。

  对于消费卡持卡人损失问题:由于消费卡的持卡人与发卡人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只要消费者能证明其消费卡是从发卡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手中购得,持卡人就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发卡人赔偿有关损失。但目前,由于消费卡的流通性大,消费者在证明卡的来源上面存在举证困难。因此,提醒消费者要到发卡人官方指定的销售网点买卡,不要贪图折扣;持卡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权益受损时,应通过法律渠道维护权益;要保留好发票等购卡凭证。晚报记者 范献丰 通讯员 卢剑制图 邬思蓓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