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山西原地有三处 历史厚重的山西,无愧于文化大省的称号,有关事物在新中国邮票上,也是多有表现的。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刚刚荣登方寸,又要有两位山西诗人的传世大作,即将展示在《唐诗三百》特种邮票中。这两位声名显赫的诗人,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白居易和王之涣,出现在邮票上的作品,是脍炙人口的《琵琶行》和《登鹳雀楼》。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因晚年曾官太子少傅,谥号“文”,所以世称白傅、白文公。虽是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但其祖籍却是太原。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元和十年(815),两河藩镇割据势力叛唐,派人刺杀了主张武力讨伐的宰相武元衡。时任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迅即上疏恳请急捕凶手,却为腐朽的官僚所不容,被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出莫须有的“伤名教”罪名,贬至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一职。次年,白居易写出长诗《琵琶行》,通过一位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来寄托自己政治失意的苦闷心情。
《琵琶行》邮票的原地,可选作者的祖籍地太原(具体邮局待定)及创作地,江西省九江市浔阳路邮政局,邮政编码332000。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谤毁去官回乡。后又赴文安郡任文安县尉,逝于任所。“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据《清一统志》记载,又名鹳鹊楼的鹳雀楼,旧址在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之。鹳雀楼建于北周,兴盛在唐,因景色壮观,气势雄浑,引得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吟诗泼墨,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至今无出王诗之右者。
《登鹳雀楼》邮票的原地,可选在山西省太原市(具体邮局待定)及永济市蒲州邮政局,邮政编码044502。(晓月) 管窥《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之原地 收集、制作原地邮品的朋友都知道,对一套邮票来说,既有主题原地又有主图原地。而主题原地和主图原地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是分离的,这就需要区别对待。《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的原地,就存在两者分离的问题。那么,《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的主题原地在哪里呢?这就是从邮票的表现对象,也就是著名的唐诗选集《唐诗三百首》说起。因为它的编选地,便是《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的主题原地。
中国堪称诗的国度,而唐诗又是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一千多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清乾隆年间,曾官知县的孙洙(1711—1778)为蒙童学习诗歌的方便,根据“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这一以简驭繁、广收名篇的编辑方针,汲取《千家诗》易于成诵的优点,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成功地选编出“家塾课本”——《唐诗三百首》。因其老幼咸宜、雅俗共赏,很快就成了家絃户诵、影响久远的普及读物。收到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效果。
《唐诗三百首》最初选诗310首,清道光年间四藤吟社本又增补了3首。尽管所选作品数量仅及全唐诗的一百六十分之一,但涉及作者却多达77人。其中既有唐代最重要的诗人,也包括了帝王、士大夫,甚至还有僧、歌女、无名氏。选集重点突出的是杜甫以及王维、李白、李商隐等高产诗人,也照顾到了创作较少的王之涣等。在选编过程中,《唐诗三百首》不囿于诗必盛唐的成见,故其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
我们已对唐诗选集《唐诗三百首》,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下面,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的编者。字临西、号蘅塘退士的编者孙洙,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为无锡人。有的朋友见到“无锡”,便想当然地将《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的主题原地,确定在江苏省无锡市。其实差矣!因为此无锡非彼无锡。现今的“此”无锡,是1949年设置的无锡市;而过去的“彼”无锡,则是汉时设置的无锡县。经国务院批准,无锡县于1995年改置为锡山市,2000年再次改置为锡山区。由于这套特种邮票的选题即唐诗选集《唐诗三百首》,是在无锡县选编的。
《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的主题原地,应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邮政编码214100。
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的选题和图稿,具体是李白的《下江陵》、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无题》、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现在,我们来逐一确定一下它们的的主图原地吧(白居易的《琵琶行》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枚邮票将另文介绍,在此不赘)。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唐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暴发,为保卫和经管长江中游地区,唐玄宗迅速任命十六子,也就是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和江陵大都督。当时正在宣城、庐山一带隐居的李白,满怀消除叛乱、恢复统一的愿望,投奔到永王幕府。不想,已尾大不调的永王不听肃宗的调遣,图谋不轨借此扩张势力,结果被肃宗剿灭。李白也因此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幸遇大赦,才得以东归。
《下江陵》即是李白放舟东下江陵时所作,抒发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下江陵》邮票的主图原地,可选在湖北省江陵县邮政局,邮政编码434100。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自称少陵野老,后世多尊称其杜少陵或杜工部。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应试不第,于次年开始了一次时间长达十年的漫游生活,尽赏了祖国秀丽雄壮的山川,汲取了齐赵悠久厚重的文化。他在晚年回忆时,曾说此次漫游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诗,便是漫游时创作的《望岳》,虽然全诗未写一个“望”字,却句句都是向岳而望,通篇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望岳》邮票的主图原地,可选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极顶邮政所,邮政编码271000。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李商隐虽自称与皇室同宗,但自高、曾祖以下几代,都不过是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的下级官员。因为处境的寒微,所以促进了诗人创作的纵深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根本特征便是情致深蕴,不论是感时、抒怀、吊古,还是咏物、言情,莫不渗透出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一唱三叹之韵味。李商隐的这首《无题》,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一语点破了乐聚恨别的人之常情,可谓唯其相见之不易,故而离别是尤难。
《无题》的邮票主图原地可选作者故乡的河南省荥阳市邮政局,邮政编码450100。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开元贤相之一的张九龄,素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著称。他曾劾安禄山狼子野心,建议玄宗及早将其诛灭,可惜未被采纳。做为盛唐前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作在唐诗发展史中,是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特别是其五言古诗,更被后人认为是“夺魏、晋之风骨,变梁、陈之俳优,陈伯玉(子昂)之力最大,曲江公继之,太白又继之”。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望月怀远》,情致深婉、蕴藉自然,历代都是传诵名作。
《望月怀远》的邮票主图原地可选作者故乡的广东省韶关市邮政局,邮政编码512000。(毕晓光) 我看《唐诗三百首》邮票原地 关于这套邮票的原地问题,目前引起许多争论。有人以编者孙洙为无锡人,认为以江苏为是。还有人以孙洙曾任卢龙(今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大城(今属河北省廊坊市)知县,认定他们是原地。其实,这些说法都不正确。
清乾隆28年春,《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孙洙在山东邹平任知县。他与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本书是他们夫妇的共同成果。
他在序中说明编选的目的:“世俗儿单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辩,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词,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单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和低级文学教育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孙洙夫妇编选《唐诗三百首》时,正是孙洙在邹平知县任期间,所以《唐诗三百首》邮票的原地,毫无争议的应是山东邹平县。(郭济生) 质疑《唐诗三百首》票名 《唐诗三百首》票名容易使人想起中国唐诗中最好的选本之一,古代成功的儿童启蒙教材,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读本。因而邮票取其同名,等于是削弱了邮票票名的影响力。再者,《唐诗三百首》顾名思义得有三百首的容量,邮票仅仅选取了唐诗中的6首,怎能冠以三百首呢?!
笔者近日在网上见到这样的消息,“《唐诗三百首》邮票已定稿,定于2009年9月13日发行,由原定的1套3枚+1枚小全张,改为1套6枚,小全张取消。另发行特殊量少小版一套,装在册子中销售。发行日期待定。版票为微雕形式。邮票采用微缩文字全文收入唐诗三百首全部文字。”有“微雕套票版”,还有“特殊版邮票一版(视发行情况而定)”。“微雕套票版”和“特殊版邮票”是否同一种邮票不同的版别?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知道,人们用肉眼能见到的只有6首唐诗,而特殊小版并不向新邮预订者发行,即便是微缩了三百首,也不能代表正式渠道发行的邮票,所以《唐诗三百首》票名仍然欠妥。
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因此,要在邮票中反映唐诗的繁荣景象,也只能有选择地选取极其有限的唐诗,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唐诗三百首》的票名无论如何都与6枚一套的邮票反映的6首唐诗不相符合。笔者试给这套邮票更名为《唐诗》,这样或许能使票名名符其实。(张建伟) 原地应是编选地 今年9月13日发行的《唐诗三百首》邮票,通过诗书画印以及《唐诗三百首》版本等方式来表现唐代大诗人的经典诗歌。因此,它的主题《唐诗三百首》是一本“确有其物”的书名。我国收录唐诗的诗集有许多,就清朝除《唐诗三百首》外,还有清朝初年编修《全唐诗》。退一步说,如果邮票名称是“唐诗”,无非是一个泛指的主题,它的原地也应围绕邮票反映的某首诗创作地或该诗的情节反映地等来研究。
根据原地确定的理论,文学名著题材邮票的原地是其创作地。不同是《唐诗三百首》是一本编选书,它的原地应该是编选地。
那《唐诗三百首》编选地在哪里?
《唐诗三百首》作者“蘅(读héng)塘退士”,本名孙洙,字临西,初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清康熙五十年(1711)生于金匮县(今无锡锡山市东乡)。乾隆二十八年(1764)春53岁时,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当时才女徐兰英相互商榷,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次年乾隆二十九年(1765) 54岁,编辑完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卒于老家(今无锡),终年67岁,葬城南陈湾里。
根据《邹平县志》卷四宦考一段资料“廿八年因公左迁调补江宁府教授。”与作者编选时间吻合。因此,编选地在今南京,现在南京的邮友也查到当年编选的具体地点。
以上我谈的仅是《唐诗三百首》邮票的主题原地。作为每枚邮票还有主图内容反映的原地。6枚邮票将出现六首诗,由于这六首诗都有明确的可找到的情节地,集邮者可按号就座。(杨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