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红印花邮票的收集与研究

1楼
123456 发表于:2009/10/16 23:55:00

1、红票并非是任何人都可收集研究成功的。此一说并非是打击集邮者的积极性,实在是实事求是的说法。收集研究者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且不说 “小 一元”、“当五元”、“小4分”等票品,仅仅几件低值的“当一分”、“小2分”、“大2分”、“大4分”正票每枚也在数百至近千元(人民币,下同),而其中的倒盖、大方连等价格更高。红票一般价格(上中品新票)简述如下:
    当一分:单枚600-800元、方连3000-4000元、全格35000-45000元、带张号者价更高。
    小2分、大2分、大4分价位与小2分相仿。
    小4分:单枚45000-55000元。
    当一元:单枚5500-6500元。
    当五元:单枚40000-50000元。
    小一元:单枚200-220万元。
    原票:单枚25-28万元左右。
    小2分倒盖:单枚30000-38000元。
    当五元倒盖票:单枚75000-85000元。
    封片简价格难定,普通者20000-30000元,高者可达数十万元。而执据应不低于30-40万元。
    如仅想收集一枚或数枚了解一下,则另当别论。如果不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或实物,研究起来是很困难的。就是搞个红印花一框邮集,也是需要很多财力为基础的。如果的确要研究红票,则必须考虑自己的财力和能力。如果仅仅是见过实物或在目录、图谱等书籍中看到过有关图片、介绍,那么,最终的研究是不会专、深、有新意的。君不见,大凡对红票有深度研究者,无不是拥有、曾经拥有或大量亲见过红票。好似未曾闻过毫无红票而研究极深者。如果不考虑财力而盲目去搜集研究红票,往往会半途而废,空废许多财力、时间和精力。不如去收集研究其他有能力所及的票品了。
    2、不应仅重视对票的研究。红票仅是红印花专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其产生的封、片、戳等邮品,也不应该忽视。的确,红票本身需要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还有些问题至今未取得定论。如果放弃了对其他方面的研究,一定是不全面、或不彻底的。举一个简单的比喻:如果搞展览,全是邮票的话,那简直就是邮票的罗列或“图谱”而已,观者也仅是看到邮票而已,与一般的图谱相比又能给人带来多少知识呢?再说,根本体现不出研究深度和收集难度的,体现的可能大多是财力雄厚吧。如果给任何人足够的钱,大都可以买到足够的红票。记得在“2003亚展中”中,有一部一框邮集,为《大龙邮票》,其仅是列示了《大龙邮票》之票,素材不够,奖级不是很高。刚才仅是从展览的角度举个例子,即使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需要一个知识拓展的方面,更需要有一个创新的成果,既然前人已在票上有了许多积累,且不易再出新成果,那何不从其他方面进行研究和考证呢?所以,对红印花封、片、戳等邮政用品的收集研究不可或缺。
    3、对红票之收集研究并非一定求全。虽说,红票共8种,但收集齐全亦属不易。我想,即使花费二、三百万之巨集齐8种,对研究上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一些红印花集邮者逐渐认识到。红票每一种均可自成体系(含原票)!我非常赞同,红票中的每一种,从票上收集研究均有许多字模、版式、邮政史实,每一种都会衍生出许多变异品种,每一种都有一些封、片、戳等可供收集研究。试以小2分为例略述如下:①小2分票的加盖版式,②“红衣红娘”票,③小2分加盖于白纸上,④小2分张号及全张,⑤使用于邮件中,⑥使用日期及范围,⑦变异体研究,⑧小2分的成因,⑨小2分使用在邮政中的各种戳记等等。其他各种均可自成一体,不一定非强求一并收集研究。集中一点,有利于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有利于对红票专一的研究。
    4、充分利用“互连网”。一些网站常有拍卖和交易信息、与红票有关的文章,也可以进行交流。国内外相关网站简略:中国集邮jiyou.net、建军邮社123jiyou.net、SPINK拍卖spink.com、Heinrich Koehter拍卖heinrich- koehter.de、鉴真有限公司treasure-hunters.com.hk、华邮有限公司philachina.com、蟠龙通讯拍卖panlung.com.tw、天下珍藏拍卖globalnum.com.tw、上海拍卖行有限公司paimai.sh.cn、中国嘉德拍卖公司cguardian.com、华辰拍卖公司huachenauctions.com、深圳世纪经典拍卖行auctionsz.com、中国集邮信息网cpi.com.cn、中国集邮网cnjy.com.cn。
    5、对红印花邮品品相不能一味只求极佳。每位集邮者,都毫无疑问的对邮品要求上品,甚至新品,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应当明白:红印花邮品已经历了一百余年,有些曾多次转手,历经战乱,自然毁损等因素,保存上好者实属不易,从近年来的观察中,品相上好者相对还是少的,许多都是旧票、二胶、无胶、黄斑、贴纸、揭薄等“破相”问题。我想。只要不是太大的瑕疵,应当是有价值的和允许的。如嘉德03秋拍的一枚“小一元”票,品相不能算上好,但也已220万元成交;而1897年2月19日的一枚上海寄苏州封,其左上部缺失、中间有明显折痕,但毫不影响其价值(目前发现最早的红印花封);而众所周知的“一片红”票,旧票比新票多、品相好的更少,但它们都有很高的价值;有名的“圭亚那洋红1分”票,简直可说是“破烂不堪”,单它仍不失为最名贵之票。收集研究红票时,不仅要重视品相、新旧,更应重视其所涵盖的邮政信息、历史渊源和本人需求。
    6、多利用红票信息。红票的信息其实是很多的,不仅在红票专集中,在其他类邮集中仍可使用。其封、片、简、戳、执据均可在邮政史类、传统类中使用;红票原图及加盖数字、张号可用于专题邮集。
    7、应注意对红票图案“外延”的的研究。即不应局限于对票图的研究,还要研究其图案以外的材料。因该票系在英国华德路公司以雕版印制,其原票图案变异较少,但其票之齿孔、张号、白边纸等都是值得收集研究的。或许,当你发现一件从未出现过或前人未记述过的红票时,可能会佐证前人之成果,也可能会推翻前人的论断。只有在不断推陈中才能出新,在红票研究中已多次出现:如发现6500张号时则推翻前人之加盖60万枚的议论;发现1004张号小2分倒盖票时则佐证和论断红票之张号并非在海关造册处与加盖时同时印制,发现 “当五元”使用在邮件上时,则说明此票并非专为汇银所用。试想:如发现一件红票之张号为6500以上,那意味什么?极可能将前人论断之65万枚一数推翻。或得一“原票”,其边纸、齿度与过去叙述不同时,那么前人述之原票仅二全张留用之论断也有疑问了。
    8、收集研究红票不应该孤立的看待。虽前述红票各种可独立成系统,毕竟该票产生的年代系清代国家邮政创立之初,则不可能脱离清代邮政而去研究此票。况且,其与清代邮政是不可分割的。如脱离了清代邮政这一大环境,则不可能对红印花的研究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一百余年来,始成集邮“红学”并非一朝一夕而成的。这需要我们去深入得学习,研究清代的邮史问题,不能以现在的眼光来研究红票,必须回到清代邮政时期的大环境下来探讨和研究。一百年的变化,不可想象!如以现今的技术、背景去研究,则有可能“背道而驰”。
    9、多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前人对红印花票的研究成果已有许多,有专著、散见邮刊中的文章,内容相当丰富,一定要尽量多读多研究。已有定论的东西没必要再去费时费力的重复研究。有关红票的论著如:《红印花邮票》(上、下)、《红印花加盖票古封录》、《海关红印花原票流传考图鉴》、《红印花小一元票存世考图鉴》、《红印花封片简执据存世考》(上、下)、《红印花、小龙、慈寿邮史》、《红印花珍邮知多少》、《红印花加盖票专集》、《红印花邮票选粹》等,另有一些古典邮品拍卖目录也可一阅。
    10、尽可能多去参观各种有关的邮展、拍卖会、交易会。任何一个集邮者都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红印花邮品,只有多去参观,亲观实物,起码有个感性的认识。当然,红印花邮品在一般的交易中很少见,而拍卖中常有不少,较公平,时有收获。

    清代国家邮政发售使用“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以下简称红票)以来,至今已100余年。百年来,集邮界对红票的研究从未间断过,经集邮界的发掘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如:①红票加盖5种面值,8种邮票。②推论出各种红票加盖的数量。③各票的加盖顺序(虽有些争议,但大多已确定)。红票加盖顺序:小一元—大一元----当五元----当一分、小4分、大4分----大2分;小2分由私商单独加盖,应在当五元后。④已发现红印花票封片600余件,执据20件(个别有疑义)。⑤对原票、小一元等已成专著、专集、专论。⑥已发现红票带张号者144件(见附录)。(7)对加盖版式、字模的研究大多已明了等等。那么,如何对红票进行收集研究呢?试提出部分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15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