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邮市的火爆,最后以警察的介入而戛然而止。但并没有过太多的日子,邮市又逐渐活跃起来。大概在1993年春天前后,卢工邮市市场改建,每周一天的交易改为每周多天可以交易,上海邮市从太原路的一枝独秀改观为太原路卢工平分秋色。对非邮商来说,卢工则更为亲近,因为可以随意地设地摊,一张报纸地上一铺,邮品上面一放就可以开张。放上去的东西,都是急于出手的,因此每当交易日,成交相当活跃。不少外地邮商也都赶来。如南京的杭州的河南的。。。。。。成交虽然活跃,但价格并不见得有什么大的改观,只是些震荡式的箱形内的行情。行情的指标“小熊猫”小型张也就是在6元到十二元之间。因此,一般人也赚不了什么钱,更没有人因此而暴富,大家的心态如同近年来的邮市一般还算收敛。虽然仍常来看看,小打小闹一番,但相比不断走红的股市来说,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市场里却出现了一个不甘寂寞的邮商--大老王,当时他的年龄约在五十,黑黑的皮肤,方方正正的脸,宽宽的肩。说话时嘶哑的声音里带着傲气。别人是摆地摊,他却是把邮品放在一只似乎是钢丝床上。做起生意来,总有点指挥人的味道--他说的价格别人不能还价,如果想还价,他的习惯性的回答是“这个价钱你统统拿过来”(意即他统收)。
有次,我感觉行情似乎对他不太有利,于是好心地与他探讨,但结果可想而知,他仍是那么地自信,那么地不可一世。其实,卢工里来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去玩股票了。但,他仍有点自娱自乐自言自语的样子,对行情对邮票有绝对的信心。唉,也真的让他止住了下跌,小猫果然在六元附近止跌了,反弹了。可能是一次操作成功,让他感觉了自己左右市场的魔力与信心。因此,越发趾高气扬,越发目空一切。但是,市场自有自己的轨迹与规律,他的极力主持,他的力挽狂澜,并不能改变市场,更不能改变编年票的越发越多,小型张从二千万增加到三千万,每年发的小型张也更加多起来,又有多少资金增加进来呢,亏钱效应只能带来挤出效应,新兴卡市与纪念币市场的兴起分流了邮市的资金。因此,可想而知,后来的大老王,“种气”越来越不足了,手中的资金总有一天用完的时候,借贷也总有一天不灵的时候,到了1996年初,行情似乎有了起色,但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打上门来,直接去太原路老王的摊头上向大老王讨债,要抵押品,我经常看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妈妈,在摊头边上,与大老王说着什么。如同一块摔不掉的橡皮胶粘在大老王的鼻子上。
具体的详细的情况不清楚,但是,结果我是知道的,大老王从一个在邮市中呼风唤雨的大亨,回到了一个普通的一点也不起眼的邮商。当然,日子过得还很好,很早就买了黄金地段的宽宅。当然也可能已经发了,只是接受了教训不再显摆了。九七年行情后还遇见过他在卢工包房里做着他熟悉的小型张。但这几年没有见到,可能由他的家人在操持了。
大老王,口气大,但你真的与他熟悉了,人还是蛮好弄的,直率而没有心计。公正而一心做生意。
不知道对这段经历,他本人是如何总结的。
草草写上几句,如果有讲错的地方,还请大老王谅解。我的邮箱:wjhdda@hotmail.com 我的手机:13818529524 如果你感觉我说错了而有损于你,请通知我,我将在第一时间里修改或者撤帖。
见到应该还是认的。我就是在1996年与你常说的,这次行情起来后,你得先安排好生活再做邮票的那位。
上海王继海于二○○九年十月十八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