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有18万多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公共场所吸烟被评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十大生活陋习之首。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创优质空气,迎
奥运来宾”,这是北京市民的心声,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既是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的应急之举,也是创造生态文明的长远之需。吸烟影响空气质量,既然已被列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十大生活陋习之首,当务之急是,改陋先改首,擒“贼”先擒王,让绿色奥运先从无烟开始。
国人对“公共场所吸烟”问题的关注已有时日,尤其是在我国政府承诺力争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无烟奥运会后,但一些公共场所烟雾缭绕的现象并未完全消失。究其原因,颇为复杂。宏观上,它涉及社会、经济利益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微观上,它和我们每一个公民尤其是烟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有关。
虽然北京奥运禁烟或控烟已下了很大的决心,但是,国人还得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卫生部今年发布的中国首份控烟报告《2007中国控制吸烟报告》称,目前中国烟民已达3.5亿,被动烟民5.4亿,其中15岁以下少年儿童就高达1.8亿;每年死于二手烟的人数,已超过10万人。
据了解,至今中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律法规。到2006年10月底,全国各地虽先后有154个地区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但在所有的地方法规中,办公室等工作场所均未列入禁止吸烟的范围。
所以,控烟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就说在有400万烟民的北京,在所涉公共场所强制实行禁烟,这需要多大的力度,牵制多少
执法力量?且付出的执法成本将会有多大?只有我们努力营造“无烟奥运”的理念,用道德的力量影响每一个烟民,使之成为强制性禁烟的有力补充,收到的效果才能长久并能牢牢巩固下去。
现在,我们听得最多的观点是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更加危害健康。但仅从健康角度发出警告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被动、无辜的二手烟受害者。对那些自称吸烟是个人权利的人,必须让他们明白,如果他们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不文明,而且不道德,因为他们侵犯了别人的人身权利。
面对“公共场所吸烟”为北京生活陋习之首的现状,指望“无烟奥运”理念在短时间内就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显然是不现实的。对此,除了继续宣传禁烟的文明理念外,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让吸烟者为自己造成的危害“买单”,才是更为切实可行的。
营造“无烟奥运”的理念,让其更多地影响社会每一个成员,使之变为每一名烟民的自觉行动,先得要求他们心中装着大局,时时为奥运着想,时时为他人着想,自觉从自我做起,从每一次不违规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