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市面上大宗商品交易流通支付兼以银两和银元为主。银两是称量货币,其价值由成色和重量共同决定。交易时必须称重和鉴定成色,不胜其烦。相比较而言,银元则整齐划一,成色恒定,交易时直接计数,十分方便,因此,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在中国流通的银元早期以西班牙的“本洋”为主,墨西哥独立后则改为“鹰洋”,另外还有英国、法国的“站洋”“坐洋”等数种。商民使用前用银两换取,贴以一定的手续费用和铸造成本。中国的银两成色都在95%以上,而银洋成色普遍低至90%左右,交换时尽管也互相折算,但仍导致大量白银外流。这一点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奔走呼号鼓励自铸银元。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订购国外机器,首先在广东试铸银元取得成功,所铸银元因背有龙图故而称“龙洋”。从此以后,各省陆续设立银元局开铸银元,铸造的“龙洋”均标有省名,虽说形式上相差不大,但重量、成色却参差不齐。 并且,为垄断铸银利润,各省划分区域,设立条款限制外省银元流通,导致国产“龙洋”反而不及“鹰洋”南北流通方便。
为了统一币制,遏制货币流通的混乱局面,从而达到驱除外币这一目的,清政府于宣统二年(1910年)责令度支部(财政部)拟定《国币则例》,拟定后朝廷公布时改为《币制则例》。《则例》规定从宣统三年起开铸的银元取消省名,统一冠以年号,以元为单位。其币正面“大清银币”四字,背面蟠龙。共有“长须龙”“短须龙”“反S龙”“大尾龙”“曲须龙”数种版别,实际铸造参与流通的仅“曲须龙”一种。同时,《则例》还规定了银元的辅币以铜元为主,面值一改以往的对制钱作价,转而对银元作价。这种新式铜元正面铸有面值,背面蟠龙图,周围环绕“大清铜币”四字,真正流通的也仅一文,十文两种,以十文为主。宣统三年银元除满清政府责令行用外,民国初年临时政府未及开铸新币,也用此模具开铸应急发放军饷。
大清王朝统一币制整顿钱法的宏大目标从颁布《币制则例》开始,但尚未来得及实现便随着朝廷的覆亡而宣告破产。留存于世的新式宣统三年钱币承载记录了这一段历史。由于设计新颖,图案精美,在繁杂的晚清钱币中独树一帜,“大清宣三”赢得了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也在众多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钱币队伍中站稳了脚跟,占据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