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捡漏靠什么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0/1/29 21:24:00
提起捡漏,凡是搞收藏淘古的人,都喜欢“捡漏”,也忙于“捡漏”,有时往往也能“捡”到“漏”。
什么是捡漏呢?“捡漏”就是花很少的钱捡到别人看走眼的或别人认识不到有价值的古董或艺术品。有时,甚至还能“捡”到稀世的“珍宝”。
据说有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用五斤全国粮票换的一只喂鸡的盆,后来鉴定为元代洒蓝釉钵。
地摊上的小贩,因为是“铲地皮”所得,收来便宜,在加上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卖的价格肯定不会高的。即使收到高档东西,大多数也是加点“辛苦费”和他们认为的“理想价”就“走掉了”。用他们的行话-给到为就卖,图的就是走的快。薄利快销,这是他们的原则。也许他们等不起,也经不起折腾,也不想这么做。于是随随便便地买来,也就轻轻松松地卖了。即使卖“漏”也不得不卖。
当“古董”到了“小行家”手中,价格至少要翻个“跟斗”,有时候还会赚大便宜的。然而,尽管如此,不论“小行家”如何精明强干,对于“大玩家”来说,他们还有可能被“捡”了“漏”。
“古董”到了拍卖行里拍卖,价格对于小贩、“小行家”,乃至“大行家”们卖的价格可能“离了谱”。因为民间买卖与拍卖行的“升温价”,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值得注意的,拍卖行拍出的价,仍然不是“古董”的“终极价”。它还有“升值”的“空间”,收藏几年的东西再拿出来拍卖,价格说不定又翻了个跟头。
正因为在不同层次之间,都有“漏”可“捡”,才使得收藏市场越来越红火。
笔者亲眼目睹的事实:某人花100元买到一张破烂古画,结果1000元被他卖掉了。当时,他觉得赚了不少。很是高兴了一阵子。后来,他得知他卖出去的烂古画,被买去的人卖了二万元。他感到吃亏了,心里很不平衡。于是,他整天气呵、悔啊、经常捶胸顿足,寝食难安,逢人数说自己的不幸:被别人“捡”了“漏”。其实,他大可不必懊恼。因为“捡漏”和“被捡漏”都是一种缘分,一种命运。不必为此陷入“性情”的旋涡中不能自拔。假如他没有遇到花1000元买他烂古画的人,也许,他的画仍然“藏在深闺,无人可识”的。不要说卖二万的运气永远“降临不到”他的身边,说不定卖1000元机会也会丧失掉。俗话说:一饮一喙,俱是前定,是你的财气,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运气,求也求不到。即使你“捡”到了“漏”,也有可能被你“漏”跑了。后来听说,那张烂古画卖二万元的又气的吐血了,因为他被“大玩家”“捡”了一个大“漏”的。因为这幅画经专家鉴定为清代“西冷八大家”中的陈洪寿的精品之作,能值几十万元。“被捡漏”的能吃后悔药吗?只怨自己眼力太“臭”,知识太“陋”!
千百年来,每件上档次的“古董”不知被卖过多少次,易过多少手,传过多少代。这好比“击鼓传花”,传到你的手中,你卖的价钱就是你所处的环境的应有的价位。低的你不想卖,高的也没有人“接”。
可以说,不同环节,体现出不同的价位,而且因为只能是这个价位。你想卖个“超时价”,甚至把流传以后环节所体现的钱都赚了,那只是一厢情愿的“天方夜谈”。
傅抱石的“丽人行”在1997年拍卖出了1078万元的“天价”来,创造了当时中国当代画家作品拍卖第一个打破“千万”元大关的新记录,可是,就在该画拍卖之前,专家们的估价也只有48万元。据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放在文物商店里代售,价格只有4万元,而且,一直无人问津。那时侯,为什么没有人去“捡漏”啊?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是你的财气,干着急也没有用。因此“捡漏”一定要有个好心态。“捡”到“漏”,不要得意忘形,说不定到你手中,已经是“三传手”,“四传手”了。没有“捡”到“漏”的,也不要着急,创造机缘,等待“幸运之神”“赐福”到你的身边。
“捡漏”还不能有“懈怠之心”,“煮熟的鸭子”有时也能会飞掉的。有人走亲戚时,偶尔在地摊上看到一只绣迹斑斑的青铜鼎,价格只是比同等重量的艺术品略高一点,这个“漏”已经捡定了。本来买好带走就完事了。可是他却怕带到亲戚家说不清。于是,就预付定金给地摊主,要他妥善保管好这只青铜鼎,声明第二天上午来取货。这位地摊主拿到定金特别高兴。因为定金已超过他收购的价钱了,而且他把这只青铜鼎卖到收购站时,人家还不要。为了讨好买主,他连夜对这只青铜鼎进行特别的加工清理,又是用酸洗,又是用铲刀刮,还用锉刀把所有的纹饰都清理得干干净净,青铜鼎给他整理得崭新铮亮。第二天,当他得意洋洋地把这只加工后的青铜鼎交给买主时,其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气得买主半天说不出话来。“捡”到的“漏”被外行的地摊主弄得面目全非了。最后只得把定金要回来,彻底放弃了。“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
”中翻过船的也不在少数。笔者曾经专门请教过一位“大玩家”,如何在“捡漏”中不买假?答曰:“看不懂的东西,不介入;没有艺术品位的东西,不要碰;残缺的东西,坚决不要;真东西当假东西来买;看准的老东西,该出手时就抢先下手”。
“捡漏”是活跃收藏市场的动力之一。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积淀,极其深厚,值得收藏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大有“漏”可“捡”。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这样的“捡漏”就是悠哉游哉,得其乐哉了
清风阳光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