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北京报道
当人们还在讨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要用3年还是5年才能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回到2006、2007年的辉煌的时候,突然之间,2009年秋拍中4个亿元级成交和超过90个千万元级成交的“辉煌战绩”已经给出了答案。
2009年的秋拍所展现出的一飞冲天的态势,带来的不仅是对上一轮高点的绝对超越,也使得中国艺术品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亿元时代”。在此之前,即使是最乐观的市场人士都未敢做出这样的预测。
在这一轮艺术市场的热潮中,古代书画成为了毫无争议的主角。“1个亿买一张纸?!”尽管有人惊叹,但是疯狂已经无可争议,现在人们最关心的是,古代书画的热度能否继续?
1个亿买一张纸
2009年10月底,在率先开锣的中贸圣佳秋拍中,清乾隆时期宫廷画——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亿元落槌,远超当年春拍中北京匡时推出的八大山人名作《仿倪瓒山水》的8400万元。这不仅再次刷新了中国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也成为首个突破亿元大关的中国书画艺术品。
记者和几位业内人士谈及此事,他们大多表示,此作品出身显赫,曾被著录于几乎等同于“天价”的《石渠宝笈》①,而且由于表现的是平定西域献俘庆典这一盛大的历史场景,使得这件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拥有了非常高的文物价值。
1.34亿元的成交价,几乎并没有被认为会具有多大的标尺意义。因为当时大多数拍卖公司,特别是最具风向标性质的几家都尚未开槌,所以业界大都将这个突然的惊喜视为“孤本”。
进入2009年11月之后,北京瀚海、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北京匡时……各家主要拍卖公司秋拍的成交额均较当年春拍有了大幅增长,多则一倍,少的也有近五成,而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的成交额更是创纪录地越过了15亿元大关。
整个拍卖行业几乎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更值得一提的是,亿元级艺术品接二连三出现,这是从未有过的盛况。
亿元中国书画作品的出炉,带动了整个板块的迅速爬升,也使得整个2009年秋拍惊喜不断。以往,千万级艺术品的出现已经能够成为赚足眼球的事件了,但是这一次,千万成交根本无法挤进媒体的版面。据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秋拍中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艺术品超过了90件,远多于以往的任何时候。
“2009年秋拍,我们似乎又看到了2006年的景象,很多拍卖公司的图册就有二十几本。我现在还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好还是不好,但是它已经是一个市场的现实情况了。”华辰拍卖总经理甘学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谁买了谁就有了定价权
“2009年春拍,我们的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拍了8400万,很多人觉得已经是天价了,但是现在看来,那绝对是个‘漏儿’了。”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对《中国经济周刊》半开玩笑地说。
在本轮艺术品市场热潮中,中国书画,特别古代书画,无疑取代了当代艺术,成为最主要的动力和引擎。比如,2009年秋拍,在中国嘉德15.33亿元的总成交额中,中国书画部分的成交额超过了11亿元。而藏家敢于追高的艺术精品也几乎都集中在中国古代书画上,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古画才是真正的“纸黄金(1115.30,10.30,0.93%)”。
“现在,手里有古画的人就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东,一夜之间身价倍增,个个脸上笑开了花。”董国强说。
其实,古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讲,民国以前的国画都统称为古画。古画最大特征就是存世数量稀少,且作品不可再生。由于古画的收藏和鉴定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实力,所以古画的收藏与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博物馆、大学等,顶级藏家才会涉足个人古画收藏。
“这段时间所有的高价艺术品都是市场上最熟悉的面孔买走的,都是买了10年以上的‘老人’。”董国强说,“而且现在5000万以上的中国艺术品,全世界也就四、五个人会举手。”
董国强说,他和这几个人都很熟。他曾问过他们为什么突然“发疯”?1.7亿有谁会接盘?但是并没有得到答案。董国强认为,事情的核心在于“定价权”。
“古画大多收藏在博物馆,他们是不会给出价格的。古画资源本身就非常稀缺,流入市场的就更加凤毛麟角,这些藏家购买古画实际上是对极度稀缺资源的占有。”董国强说,“有些古画是没有价格的,可以说谁买了就是谁定价。”
“比如刘益谦,他花1.69亿元拿下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那之前他花6171万元买下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5824万元拍下宋人《瑞应图》……就跟白送的一样。这样一算,哪个都不贵了。”董国强说。
据介绍,刘益谦是上海新理益集团董事长,人称“草根富豪”、“法人股大王”。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其砸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就有近10亿元之巨,而且“只买顶级货”。
此外,目前活跃在国内拍卖市场上的顶级华人买家还有上海天衡拍卖公司董事长陈郁、台湾著名藏家林百里以及一位不知其名的山西大买家。众多天价的出现,大多来自于他们之间的争抢。
疯狂能否继续?
“某国际著名拍卖公司的一副作品在2009春拍上估价仅200多万元,但却流标了。但是秋拍再拿出来拍,超过4000万元成交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拍卖公司老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位号称从不拿东西出来卖的非常著名的收藏家,这次也以妹妹的名义拿了一幅古画出来,连他都出手了,可见现在的市场有多好。”
“我们现在愁的就是2010年春拍的价格怎么定。”他说。
董国强也表达了同样的困惑,“2009年秋拍的价格使得现在卖家的心理期望非常高。”已经准备开始2010年春拍征集工作的他,已经切实感受到了卖家心理的变化。“但是,这种高价能否继续下去,谁也不知道。”
但是,不少业内人士和藏家都认为,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古画无疑是稳妥的。因为古代书画就像市中心的经典楼盘、股票中的绩优大盘蓝筹股。更重要的是古画资源非常稀缺,“卖一件、少一件”,不可再生。
但是,古画也有死穴,那就是假画和赝品非常多,而且目前对于中国古代书画还没有科学系统的鉴定方法,主要是专家经验判断为主,但是无奈的是假专家比假画还要多。
不过从整体来看,出现在国内拍场上的顶级艺术品和天价艺术品将会越来越多,整个艺术品市场将继续快速发展已经是业界的共识。
国内拍卖市场将会越来越多地与世界接轨,“说不定,以后毕加索都拿到中国来卖。”董国强表示。
甘学军也非常看好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发展,“目前,中国有8000万人从事艺术品投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艺术品市场中人潮涌动、潜力无穷。”他说。股票、房产和艺术品在发达国家早已是最通用的投资工具,中国也会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但是,“市场可喜,我们需要冷静。”甘学军说,“艺术品投资从来都不是包赚不赔的,很多人抱着买古画、买古董一定是赚钱的心态进场,就会出现很多非理性的价格。”
2009秋拍之“亿元俱乐部”
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
北京保利2009秋拍作品 成交价:1.6912亿元
吴彬作品传世稀少,入清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18件,得乾隆亲题者仅此一件,正可谓“宝笈之宝”。这幅作品成为国内单件成交额最高的艺术品。
清·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
中贸圣佳2009秋拍作品
成交价:1.34亿元
全图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历史时刻的片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乾隆时期清朝宫廷纪实绘画的一大佳作。
北宋·曾巩《局事帖》
北京保利2009秋拍作品
成交价:1.09亿元
《局事帖》为水墨纸本,尺寸仅29×38.2厘米。该幅作品创下中国书法作品成交价最高纪录。
《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
中国嘉德2009秋拍作品
成交价:1.008亿元
该幅作品为朱熹、张景修等6段宋人墨迹,1段元人墨迹。最终成交价高出估价60余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