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价值严重低估的编66-77 《文化革命期间出土文物》(擦肩而过)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4/4 22:58:00
  66-77  文化革命期间的出土文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行日期:19731120

66  青花凤首扁壶        4     700万枚

67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4     700万枚

68  黑彩马              8    1000万枚

69  泥俑                8    1000万枚

70  石雕柱础            8    1000万枚

71  铜奔马              8    1000万枚

72  鎏金镶嵌铜砚盒      8    1000万枚

73  长信宫灯            8    1000万枚

74  鸭纽盖铜鼎         10    700万枚

75  曾中彷父方壶       10     700万枚

76  青铜提梁卣         20     650万枚

77  彩绘红陶鼎         52     150万枚

邮票规格:31×385mm

齿孔度数:115

整张度数:50

    别:影写版

设 计 者:吴建坤

印 刷 厂:北京邮票厂

文物是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它一般包括: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的历史罪证等。出土文物则是专指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历代文物。文革初期,在极“左”思潮的泛滥下,红卫兵破“四旧”,使全国各地许多文化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损失无法弥补。这套《出土文物》邮票的发行,不仅有利于宣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告诉人们,要继承和保护祖国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是对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野蛮做法的否定。所以,在文革尚未结束便能发行这样一套邮票,其意义是深远的。邮票画面以柔和的底色来衬托精美的文物,古色古香,形象逼真,画面简洁,主体突出,质感极强。主图下方横条卷草纹饰上的文字,在构图上发挥了稳定、装饰作用。而面值的位置分布,也灵活多变,堪称是文革期间设计颇为出色的一套邮票。

66图【青花凤首扁壶】  元、明、清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代。这一时期产品之精,品种之多都超越了前代。瓷器的彩绘花样在元代有青花,明代有青花、斗彩、五彩。清代除此之外,又增加了粉彩、珐琅彩和墨彩等品种。所谓青花是一种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它是应用笔绘技法使用含钴的天然矿物原料为着色剂,烧制而成的明净典雅的白地蓝花釉下彩瓷器,纹饰永不褪脱,含有中国水墨画晕渲的韵味风致,表现了陶瓷美学中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据考察,青花发端于唐代,但直至元代才进入成熟期。元代以后,成为具有中国风格、气派的代表作,一直延续至今。邮票画面上的这把青花凤首壶,高185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83×46厘米,它是景德镇的代表作。197010月,在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东元代窖藏出土。壶嘴作凤头状,腹部绘两翼,其下填以缠枝莲花,椭圆形小圆足,构思别致,设计巧妙。

67图【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鎏金是一种镀金的工艺。唐代的金银器饰很发达,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社会风气奢糜,器物都用金银。现存的唐代金银器饰数量众多,仅197010月在西安南效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旧址)出土的唐邠王府的窖藏中,金银器就有270多件,这些玲珑剔透的金银器说明唐代采冶、切削、抛光、刻凿等工艺技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邮票画面上的这把舞马衔杯银壶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88×71厘米,是邠王府窖藏里出土的金银器中的一件,其外形仿皮囊样,壶身两侧各雕刻一匹鎏金舞马,颈系飘带,口衔一杯,昂首扬尾,似作舞状。圆足内墨书“十三两半”四字。这一造型是唐代舞马中“屈膝衔杯应节,倾心献寿无疆”的场面。据《明皇杂录》中记载,唐玄宗时,宫中驯养舞马400蹄,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每逢玄宗生日,便在兴庆宫大摆筵席,并把这些训练有素的马匹集中在勤政楼前,奏起音乐,表演马舞,而“衔杯”是马舞中难度最大的表演,一曲终了,舞马会口衔金杯跪拜,向“万岁爷”行礼祝寿。从这件文物邮票上可以欣赏到这一情节。

68图【黑彩马】在唐代以前,我国陶瓷大多是单一的釉色。而所谓三彩是指多色,在同一件陶器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等釉色交错使用,它是以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为釉料呈色剂,以铅的氧化物助熔,经800C高温烧制而成,由于釉质流动浸润,使之色彩斑斓,绚丽华美。以人物和动物造型的唐三彩又构成了富有特色的雕塑艺术。三彩陶器以西安、洛阳两地唐墓中出土最多。邮票画面上的这匹黑彩马高668厘米1971年在河南洛阳关林唐墓中出土,除头部、马蹄及尾部为黄色外,通体都是黑色。马鞍绿色,釉色丰润,立马稍稍扭颈,神态逼真。牵马俑似在持缰,生气盎然。二者形神俱佳,相映成趣,是已发现的唐三彩中的佳作。

69图【泥佣】  俑是中国古代陪葬用的偶像,一般多用木制或泥制,也有石雕的。我国的陶俑艺术可以追溯到远古,震惊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便是古人的一大杰作。而到了隋唐时期,更是盛极一时。建国以后出土了大量的唐代陶俑,其中初唐时的女俑身材俏瘦,亭亭玉立;而中唐以后,便体态丰腴,俨然贵妇,反映了当时文化艺术的演变和审美观的变化。邮票画面上的女俑面部丰腴,眉清目秀,发髻高耸,两手合抱,系在腰间的带子随风飘动,使形象更为逼真生动。

70图【石雕柱础】  石雕在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具有重要地位,流传至今的不乏精品之作。邮票画面上的两件石雕柱础是屏风柱座,于1965年在山西大同市东郊石家寨村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每件高165厘米32厘米见方,用浅色细砂石雕成。上部为扁鼓状,中间为柱孔,孔周雕成莲花形,周围是高浮雕的蟠龙和山形,下部方座饰以浮雕盘绕的忍冬、云纹和乐舞童子。并在四角各雕一个立体的乐舞童子,作击鼓、吹觱篥、弹琵琶、舞蹈等姿态。柱础造型优美,大方古朴,刀法洗炼,玲珑精细,具有雄浑、华丽而又刚劲的装饰风格。

71图【铜奔马】  19699月在甘肃省武威县雷台东汉墓出土了一大批铜俑,邮票上的铜奔马即是其中之一。它又叫马踏飞燕,长45厘米,宽101厘米,高345厘米。后经专家考证,马所踏的并非燕子,而是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龙雀又名风廉,民间传说是一种神兽,来自西域,最擅长疾飞,因此又被称作“风神”,而这件铜奔马也被叫做马超龙雀。超龙雀的马也不是凡马,而是天马。此马头戴璎珞,尾梢打结,昂首嘶鸣,三足腾空,一足踏在龙雀上,而龙雀则作回头骇鸣状。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两京赋》中写道:龙雀蟠蛇,天马半汉”,天马踏着飞行疾速的风神龙雀,那必定是神马无疑。这件文物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作者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制作工艺。1983年,国家旅游局决定用这件驰名中外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徽志,用神马奔腾象征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72图【鎏金镶嵌铜砚盒】  用金银镶嵌的工艺品,在西汉时已经出现。邮票画面上的这件铜砚盒长25厘米,宽13厘米,高9厘米19695月在江苏省徐州市土山东汉墓出土,又叫嵌石兽形铜砚。形如青蛙,但头部又如狮似虎,额上两角,身长两翼,张口逼视,十分凶猛,恐即为古人所谓之“辟邪”。《急就篇》 中说:“辟邪除群凶。”古代知识分子把此物置于书案,大有避祸消灾之意。此砚自口部经下腹至臀部一剖为二,上为盖,下为砚盒,铜质鎏金,文饰精密,通体镶嵌近百颗红珊瑚、绿松石、青金石,虽深埋地下,历经千年,但仍金光闪闪,堂皇富丽,实为我国古砚中之珍品。   

73图【长信宫灯】  此灯是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的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的墓中出土的,因灯上刻有“长信”二字,故被称为“长信宫灯”。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异母兄弟,中山国的第一代君王,其妻窦绾亦非等闲之辈,乃汉代鼎鼎大名的窦太后的近亲,他们都穿着金缕玉衣,其陪葬物也都是当时的精品。这件鎏金长信宫灯,通高48厘米,是集照明、装饰、防污染于一体的精美灯具。其外型为一个宫女跪着双手执灯形象,宫女左臂托灯座,右臂上举,袖口下垂形成灯罩,灯罩可以开合,灯盘可以转动,能随意转动照射方向和调节灯光亮度。宫女的右臂和身驱都是中空的,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顺着右臂进入体内沉积,不致弥漫空中,污染环境,全灯各部均可拆卸,便于清洗烟尘。长信宫灯是一件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高度结合的罕见工艺品,充分表现出远在2 000多年前我国制灯技术的高超水平,它与同时出土的金缕玉衣一样,都为世界各国所惊叹。   

74图【鸭纽盖铜鼎】  春秋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代,随着文化的发展,   

技术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各种器物也都从粗壮笨拙,逐渐变得体型轻巧,纹饰精细。鼎,相当于现在的大锅,是一种烹饪器皿,多用于煮牲。邮票画面上的这只铜鼎,造型玲珑精巧,鸭形纽盖逼真生动,改变了殷商、西周时期铜鼎那种威严、沉重的风格,是春秋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75图【曾中游父方壶】  壶是盛酒或盛水的器物,也是古代的礼器。《诗经》上有清酒百壶的诗句。有圆形、方形等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邮票画面上的方壶,通高656厘米,于19667月在湖北省京山县郑家河水库出土。长颈,壶肩上有两个伏兽衔环,体形扁方,上口和下底均为长方形。有盖,盖上有高耸的莲瓣形装饰。盖边及颈中部各饰窃曲纹足一周,颈、腹饰环带纹和重鳞纹。壶上有曾中游父自作器的铭文。这枚邮票下面的说明文字曾中游父方壶·西周”有误,据专家考证,此壶产于春秋,而非西周。

76图【青铜提梁卣】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一个大发展时期,商代青铜器高度成熟的铸造技术,精密的造型设计,繁复的纹饰图案,都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光辉成就。而卣就是青铜器的一种,是用来盛酒的器物,古代文献和铜器铭文中常有“秬鬯一卣”的话,秬鬯是古代的一种香酒。邮票画面上的这把卣,带梁通高39厘米19702月在湖南宁乡黄材公社出土。器形精致美观,口部用犀角做装饰,上面有两尾鱼纹,下面为虬纹,腹部是鸱鸮形象图案,风格神秘,反映了商代的文化色彩。

77图【彩绘红陶鼎】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和农业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时的制陶业从制作、烧造技术到经营管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陶制的三足鼎、斝、爵,袋状足的鬻、盉、鬲,圆足的豆等等都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炊器、食器。在陶器未焙烧前,以红、黑、白简单色彩描绘纹饰,烧后彩纹不脱落的彩陶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是杰出的工艺美术品。邮票画面上的这件红陶鼎高291厘米,口径298厘米19744月在山东邹县城南野店村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出土,属于中期大汶口文化类型。为夹砂红陶钵状盛器,无耳,三足圆鼎。近底处向外伸出三条鸭嘴形的足,使鼎支撑平稳,便于炊煮架烧,堪称几何学的“三点成一面”的最早应用。鼎口沿外绘白色网状纹一周,是鱼网的艺术再现,此鼎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该票发行量150万,属于少有的大套票,历经近37年的消耗,市场存货非常稀少,现市场价仅仅200元出头,明显的价值严重低估,未来第一目标先看1000元,目前随时买进都是正确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89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