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币价值究竟几何?(下)
2010.07.05
周凤迟
畸形的价格,必将产生畸形的收藏行为,这种情况已经在精制币上得到了反应和显现。从各个精制币品种这些年来的价格运行轨迹不难看出,除了几个少数的精品之外,绝大多数品种的价格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比如说生肖系列精制币。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结症之一就在于精制币上市之时的高定位,使其投资价值骤降,甚至是一个无法挽回的负数,收藏者是不会买账的;就是从价值投机的角度来看,精制币也是难以打动收藏者的,因为价值投机源于价值发现和市场对其价值的低估,在这两个关键性的方面,精制币似乎已经没有了什么价值可挖掘了,收藏者只能选择放弃。笔者以为,精制币的最大精制之处应该体现在收藏人数的不断增加,只有收藏者的有效扩大,才能使其价值得到更好的挖掘;某些人的孤芳自赏,只会断送其美好的前程,价值的挖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
精制币的确具有较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某些品种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但凡是都要有一个性价比,凡是性价比不合理的任何东西在收藏或者投资之时都要慎之又慎,精制币也不例外,更何况某些精制币的泡沫已经被吹得不小了。收藏与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玩的心态,后者却是一种干的心境,它所面临着的风险与复杂性要远远大于前者,因而,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的,投资者必须在关键时刻做出不折不扣的抉择,可,收藏者则完全可以悠闲自得,价格的因素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但谁也不会对于完全脱离其价值的收藏品不顾一切冲进去,价格的因素,在某些时候往往又是最重要的。
凡是在市场上具有较高认知度且步步为赢的品种,一般都要经历从分散到集中,再从集中到分散,直至扩散这个过程,这可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运行模式,1960年2元、1980年50元、1980年2元、1990年2元等纸币就是其中的领导者,它给收藏者或者投资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精制币给收藏者与投资者带来的又是什么哪?笔者以为,带来的或许就是无尽的烦恼,想买吧,不是买不着,就是怕挨宰,要不价格就是一步到位;想卖吧,不是找不到买主,就是买主开价之低令人咋舌,涨了等于白涨,白涨就等同于没涨,这种运行态势,带了的不是烦恼又是什么。凡是给收藏者或者投资者带来喜悦之感的品种,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价值发现过程,1960年2元纸币所走过的增值历程,之所以让人津津乐道,就是它让大家看到了什么是收藏,什么是投资,并且从中得到了真正的享受。反观精制币,我们从中又得到了些什么呢?我们得到的或许也就是一步到位式的价值泡沫,价值透支,价值萎缩,价值倒退,这种模式根本就无法培育起应有的收藏群体,没有收藏群体,也就没有了投资群体的堆积,它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路只会越走越窄,我们应该尽快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