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邮品痴狂
2010.07.05
近日,在翻阅整理邮品、欣赏邮票时,在箱子的最下面,安然躺放着1997年7月1日中国邮电邮政总局发行、中国集邮总公司承制的《香港回归、普天同庆》金箔小型张纪念邮折。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来打开她,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紫荆花区旗照耀下的香港流光溢彩,印有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金箔小型张熠熠生辉。虽然这枚邮折距今已有十三四年的历史了,但当我翻开它的那一刻,当年的一幕幕如同电影在脑海中慢慢回放。我的思绪随着翻开的邮折,翻回到了那个激情似火的大学时代。
那是我来到异乡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由于热爱集邮,课余闲暇时经常到集邮公司或集邮市场去逛一逛,瞧一瞧,看看最近又有什么新发行的邮品。但对于这些挚爱的邮品只能敬而远之,欣赏而已。因为对于来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家庭,金钱是要用来完成学业的、是用来解决温饱的,而没有结余部分用来培养兴趣爱好。我所收集到的邮品,也只是一些邮递信件使用过的盖销票。由于经常光顾集邮公司,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中国邮电邮政总局为配合香港回归祖国,特在7月1日发行纪念香港回归的金箔小型张纪念邮折。出于对“母子团圆”的庆贺,同时也出于对邮票的挚爱,我决心要买一枚留做永久纪念。
事情一旦决定,就该付诸于行动。但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这100多元,可是我一个多月的伙食费呀,我总不能不吃不喝来买这枚邮折吧?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得到这笔不小的费用呢?省吃俭用?就是平时,我感觉已经够省吃俭用的了;向家里父母多要点?可没等我这个念头在脑海中闪现完,马上就打消了。父母供我从农村来到城市上大学,已经付出的太多了,我怎么还能忍心向他们索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换来的钱来丰富我的精神生活、满足在父母眼中近乎无理的要求呢?那我该怎么办?这件事还真让我煞费苦心。琢磨了好长时间,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也只能有这样唯一的办法了。就是每次往返学校与市内之间,不坐公共汽车,徒步行走,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但用这种方法凑足这笔钱,好像挺难。因为这段路程的车费每次只有一元钱。但也只能用这种办法了,别无选择。
就这样,我开始慢慢积攒这部分实现夙愿的钞票。一元、两元……可归期已近,我才攒到了50多元,还差一半呢,怎么办?不买吧,不甘心;买吧,钱不够。正在我处于进退两难的时刻,同寝的室友的一句话,如同雪中送炭,让我豁然开朗。 “邮迷,还缺多少,我借给你,但你要如数还给我,否则,邮折就属于我的了。”虽然,还钱的日子不好过,但听到他的话,我兴奋得还是差点叫了出来,心里暗想,我会一点点如数还给你的,才不想把这套邮品给你呢。
终于盼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天,这是全世界华人企盼已久的日子。但对于我,除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外,还平添了一分喜悦,一份即将拥有后的满足感。我可以有钱购买那枚邮折了。带着对回归的激动和对邮折的渴望,我早早地来到了集邮公司。可到了地方一看,很多人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也急匆匆的排好了队。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冒着酷暑高温,等候这份幸福的来临。汗珠渗出体外,汗水浸透衣衫,但仍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终于轮到我了,我高兴地交了钱,取回了“宝贝”。心里甭提多兴奋了。正在这时,过来一位长者,对我说:“同学,你喜欢这邮折吗?”我说:“怎么了?”“你要是不喜欢就卖给我吧?我给你双倍的价钱,我来晚了,没买到。”听了他的话,我心想,如果真卖给他,我不但可以偿还上借室友的钱,我还能赚一笔呢。但是转念一下,这可是我盼望已久的了,我怎么能卖呢。我很客气的对这位老者说:“大爷,对不起,这是用我省下来的路费和借来的钱买的。我不能把她卖给您,我也非常喜欢。”老人听了我的话,笑了笑说:“小伙子,原来你比我还痴迷邮票,好的,你留着吧。”我高高兴兴地怀揣这份挚爱跑了回去。过了两三个月,我用同样以步代车的方法节省了一部分钱,还给了室友。
后来,知道了这枚邮折贬了值,甚至降到了面值以下。但是,我不会因为这枚邮折的贬值而降低对她的喜爱程度,因为她远远超过了金钱的价值。她不但见证了中华民族洗雪了蒙受百年的耻辱,彰显了祖国的繁荣强大,而且保留了我对大学时代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保留了我对集邮的挚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耿天凤
无论哪行哪业,都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是付出总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