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武当山金银币鉴赏:从道教文化中寻找美感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0/7/7 10:44:00

       我们知道,文物古迹是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是文明古国的最直接的实物例证。它就像一本雕刻着岁月的书,每每掀开都能收获到惊喜。俄罗斯著名的作家果戈里曾经这样描绘道:“建筑同时还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已经缄默时,它还在说话呢。” 


  武当山作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道教丛林中具有显赫的地位,其建筑堪称道法自然的建筑杰作。“山水之法,贵乎随机应变。”古之道教宫观为对教徒和信众产生极大的诱惑力,往往在雄奇险峻上多下功夫,所谓不险不奇,颇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思,造出人间奇观,以尽可能的人力换来巧夺天工的情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凡名山,必有仙家,亦必有古刹。道家所谓的修炼成仙,仙者“山上人”也。道教中无数波诡云谲的神话为武当山增添了奇幻色彩和令人神往的魅力。山上的草木洞石、一组组建筑单元与道教文化相连就变得富有文化内涵,无处不显现着道家熠熠生辉的神仙意象,不同凡响。给后人留下了探古寻幽,争睹胜迹的缘由。

      从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行的武当山1/4盎司金币设计上,太和宫金殿与云纹造型的组合,原汁原味地再现国宝金殿君临天下的气概。祥云拱卫的金殿使观者恍似置身渺渺太虚幻境,用肉身的躯体领悟神仙的世界;将金殿设计与金质币结合,也实至名归恰到好处地巧合了金殿的喻义。道教崇尚自然,在建筑效果上刻意追求仙境的氛围,武当山巧用山形水系,金殿(铜殿)选址在奇峰异壑的咫尺弹丸的天柱峰仅20平米的山巅之上,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当时的建筑技艺仍让人匪夷所思;千仞危崖殿悬一线,如鹤立孤峰之势,远观高阁灵霄如凌虚蹈步,超逸高雅璀璨夺目显得异常玄妙神奇,让人叹为观止顿生“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感。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土,道佛两教纷争不已,一为本土国粹,一为舶来和尚,皇室又参与其中,灭佛灭道,遂使佛道几起几落,毁而复兴。但仅就武当山寺庙道观的建筑而论,我们能看到的就是相互影响间或合流在佛道建筑上的可见一斑。在整体布局方面,寺观大小无论,基本格局为古代传统的院落式,模仿人体,讲究依中轴线对称。 

 一盎司银币上的金顶,在尽力维持以主殿为中心的前提下,其非对等的建筑布局是以山势自然蜿蜒不加任何人为修整,机巧地利用各种天赐的自然景观,将世俗化园林和庭院式民居的布局特色,“巧打连环”应用于宫观的整体建筑风格上,较之宗教建筑常有的森严冷漠显得灵和亲和,从而避免了沉闷封闭的程式化空间形态。银币图示为太和宫和金顶远眺,金顶所处位置巍峨轩昂,以“万山来朝,惟我独尊”之气势、威震宇内力压群峰的威仪,在地理上营造出“七十二峰朝金顶”的位移和形式;加之“楼台掩映金银器,林岫回环画境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武当山汇聚了道教万物有灵和超越思想的精髓,建筑巧植于天趣之中,关乎老子《道德经》中阐述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于武当山的复杂而特殊意义下的历史背景,自明代起大型宫观的建筑风格直接参照皇宫的形制,其建筑体系契合统治者的政治意图,其工程规模史无前例;武当山上各分离的道观很多都与明代皇宫的楼堂殿阁同名,这与永乐帝朱棣敕封其为皇家寺庙大有缘故。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武当山集天地之气,聚日月之光,殿宇嵯峨,仪象森列,壮丽严峻。让我们移步换形,再从武当山金银币上欣赏祖宗留下的这份“世界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 来源:中国金币网 作者:宇箴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