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文不看会后悔,看了更后悔,因为我们会后悔从前的某些所做所为.......
自进入2010年下半年以来,本了参与了有关需求在邮市中的地位及其选邮策略等方面的小范围的讨论,是从探索发表的某一文开始的,参与的人主要有gq等,上周我也发表了几篇专文,表明了我的观点,因对方不认同,2010年7月9日晚,见gq的新回复后,我又拟写另一文,当晚一口气写了数千言,后因在判断产生需求大小的原因的问题上,遇到了概念上的困惑,于是停笔了一天多,其中几次欲续笔,终因太难写而放弃,今天又想: 决不放弃,有理是说得清讲得明的!于是,又硬着头皮硬写……
写着写着,终于发现,原来需求小的最直接现象就是交易淸谈,而其它降价打折、加印、邮局淸仓、收入减少、老面孔减少、未开发新用户、邮票本身有缺陷、同类或其它邮品的竞争、用户原本就小等原因,才直接导致了交易淸谈这现象!
试想:企业的产品销售因减少(即邮市邮品成交的减少),才会采取降价、打折、亏本卖、清仓等市场行为,以完成计划任务或为前途铺路,更或维持生存等等。而销售减少的原因,则主要是质量下降、产品未升级、有其它竞争的可替代品、使用周期长现有市场已达饱和、未开发新市场(用户)、市场定-位不再合理等等。
开始,我是把交易淸谈、降价打折、加印、邮局淸仓、收入减少、老面孔减少、未开发新用户、邮票本身有缺陷、同类或其它邮品的竞争、用户原本就小等现象,一起全纳入为需求小的市场表现的,而在阐述交易淸谈现象时,先只用了‘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想留着到后面来分析,于是便接说继续下面降价打折、加印、邮局淸仓、收入减少、老面孔减少、未开发新用户、邮票本身有缺陷、同类或其它邮品的竞争、用户原本就小等现象的阐述,但是,最终发现这些现象,只能证明它们只能反映交易淸谈这一现象,或说是导致交易淸谈的原因,事以至此,我不得不重新写了。
我相信,我对需求量概念的认识和困惑,或许也是很多邮人的误解和盲区,真的,会是这样的。
分清了上面这些概念上的混淆后,下文就豁然开朗多了!
需求小的主要现象,就是交易淸谈,要分析需求小的原因,就必须探索导致交易淸谈的主要原因,否则,便会陷于概念上的混淆和逻辑上的混乱(矛盾)。
交易淸谈的主要表现:就是成交相对少,否则,判断或比较无意义;
成交少的主要表现:就是交易次数少和数量,否则,判断或比较无意义;
交易次数少和数量的主要表现:就是没同类或其它的多,否则,判断或比较无意义;
与同类邮品比较交易次数少和数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绝对少,否则,判断或比较无意义;
与其它邮品比较交易次数少和数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绝对少,否则,判断或比较无意义;
所以,这时的分析结果是:判断分析需求的大小,必须看交易的大小,而交易的大小,则必须看交易次数和数量的多少,而交易次数和数量的多少,必须比较同类或其它的交易次数和数量的多少,最后,只能是交易次数和数量少,则为需求小或需求减小,交易次数多,则为需求大或需求增加!
至此证明,判断分析需求的大小或增减,只要看其一产品的交易次数和数量即可------交易次数和数量少,则为需求小或需求减小,交易次数和数量多,则为需求大或需求增加!
这种结果和逻辑具体运用到一般的商业市场上,会是一个怎样的表现呢?
对其它产品的比较,就如目前把奔驰宝马与吉利长丰车的销量相比较一样,一可说明各类消费群体的多少,二是也能证明需求的大小。对同类的比较,就是同一档次(价格)的宝马与奥迪及奔驰车之间的竞赛一样,也可说明各类消费群体的多少和能证明各自需求的大小。
对于需求的大和小,这是生产商和经销商必须要首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因为销得多,就意味着挣得多,并根据销售量的大小,调整价格或促销、营销措施及方式等。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他首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却是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理想的或超值的商品(车),至于同类商品(车)的销量的大小和流行与否,则是次要,而对于其它不同档次的商品(车)的销量的大小和流行与否,更或无须关心,这道理很简单,试想,我只36万元,我能买360万的大奔吗?尽管它的销量大,街上很流行!相反,有几行大牌明星会开QQ车呢?
如果把这个公式运用到邮票市场上,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呢?
邮票是一种艺术收藏和投资品,更或是一个资本市场,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了。而这个艺术品投资市场很特别很垄断,这就是生产商只有唯一的一个,尽管各地方邮政也会生产一些衍生品,但得不到邮人的广泛认同,而经销量和消费者却不少。为此,先必须划分出何是何类群体的人,即,将邮局类比成生产商,邮商和庄家主力等为产品经销或代-理销,普通邮人为终端用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大前提,否则,我们难以继续解剖下去。
对其它邮品间的销量比较,就如目前把一片红、梅兰芳M\、金猴与六指警!察、毛泽东M\、猴三的邮品销量相比较一样,前三者主要以一枚抆成交,而后者主要以版以包成交,各类成交量的大小和次数一目了然,但是,确实能说明各类消费群体的多少,也能证明各类邮品的需求大小。对同类的比较,就是同一档次(价格)的一片红、黑题词、放光芒或其它一档次(价格)的齐白石M\、荷花M\、红楼梦M\之间的邮品竞赛一样,也可说明各类消费群体的多少和能证明各自需求的大小。
某邮票需求的大和小,这是邮政(生产商)和邮商和庄家主力(经销商)、投资者等必须要首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因为销得多,对他们来讲,就意味着盈利大,挣得多!而在这类即得利益者中,还夹杂着一群不少的投资投机者,他们手中也有一批数量不少的某些邮品。根据某邮票需求的大和小,邮政、邮商、庄家主力、投资者等,为确保自己的利益,本能的会调整某邮票的价格或促销、营销措施及方式等,并相应做出买或卖的决定,总的原则是底进高出,而真实的邮票市场表现,也与股市一样,在低价区成交少,却持续时间长,而高价区,成交量大,却持续时间短,一阵风。
某邮票需求的大和小,而对于普通集邮或收藏者而言,他们首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却是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理想的或超值的邮票,至于他想买的某一邮品及其它同类邮品的销量的大小和流行与否,则是次要,而对于他想买的某一邮品的其它不同档次的邮品的销量的大小和流行与否,更或无须关心,这道理很简单,试想,我只800元,我能买8000元的金猴吗?尽管它的销量不小,名气大,还很流行!相反,又有多少人拥有几枚或几版金猴呢?有哪个收藏家会标榜他有几版猴三,或因有一版二龙而为荣呢?
邮市投资的金钥匙:
从以上不难看出,对于需求量大小的问题,是邮政、邮商、庄家主力等应首要考虑和重视的,而对于普通集邮或收藏者,无关紧要。
相反,对于任何一邮人(含邮商、庄家主力、投资者及普通集邮或收藏者)来讲,对于邮票这一特殊艺术品而言,当某邮票长期成交稀少,更或所谓的需求长期减少时,而应考虑是否该做出反向选择,即开始购入缺乏的邮品;相反,当某邮票突然成交活跃,交易火热时,而应考虑是否该出手一些多余的存邮的时候!
如果某邮品成交火热,需求被舆论放大,我们不难排除这是邮政、邮商、庄家主力、投资者们放出的烟幕弹,因他们正在或正要派发手中的等码,兑现盈利,另一种情況是他们在倾销或清仓出局。
所以,不难想象,需求论=三个代表==》邮政+邮商+庄家主力!
相信这样的结论,很多人是无法忍受和接受的!然而,这是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结果,不信也得信,不服,不行!
至于,产生成交量大小和升值降价的原因,上文和附文,看后自有所悟,因时间和精力问题,下回再详解。
至此,本文完毕!
何金钢写于2010年7月11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