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券的印制哈尔滨曹辉
库券的印制包括设计制版、券面印制和检封入库三大工序。在印制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先进的防伪措施。以1997 年第一期面值1000元国库券(简称9703券)为例。
1、纸张:国库券的纸张采用具有满版水印、含有彩色纤维及无色荧光纤维的国库券专用纸。纸张挺括、光洁、耐 折,用手轻抖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在紫外光下观察,纸张无 荧光反映。
a、水印:将国库券迎光透视,可看到轮廓清晰、层次丰富的满版水印图案。它是在国库券纸张钞造过程中形成 的。从1993年起,采用了“GKQ”字样的国库券专用满版 水印纸。
b、彩色纤维:从1900年起,国库券的印钞纸中加入了彩色纤维丝。普通光下,我们就可以看见分布在纸张中的多 种颜色的彩色纤维丝,用针可以将它挑出来。
c、无色荧光纤维:从1993年起,纸张中加入了无色荧光纤维。它在普通光下是看不见的,只有在特定波长的紫外 灯下才可以看见。
2、印刷:在大面额国库券上,正面图案主景、文字、花边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这些部位的油墨较厚,所以层次 丰富、立体感强、用手触摸有凹凸感。
3、印记:让国库券券面中,印有许多防伪印记。
a、无色荧光印记:国库券正面左侧有固定的无色荧光图案。在紫外光下可看见清晰的牡丹花印记;
b、防复印印记:从1997年起,在国库券正面右侧印刷了“GKQ”字样的防复印底纹。在用复印机复印时,会显 示出来;
c、磁性印记:国库券的冠字号码均采用专用磁性油墨印刷,用专门仪器检测,能出现预先设定的磁学特征信号。
4、缩微文字:从1993年起,在大面额国库券中加入了缩微文字。其高度只有0.2-0.3个毫米,在放大镜下清晰可见。
5、隐形图案:从1994年起,在大面额国库券正面左厂方,采用专用工艺印制了面额数字的隐形图案。将该券置于 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并直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 度时,即可观察到。但垂直干纸面却看不到。
6、号码:真券的冠字号码是专用的证券号码,码子大小一致,左右距离相等。
假国库券的种类
目前,国内发现的假国库券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手工拓印、手工改制、彩色复印、机制假券。
1、手工拓印类:它是由真券为模本脱色派生而来的。由于其仿真效果较差,易被识别,目前已基本绝迹。
2、手工改制类:采用对真券某些部位进行改制而制造的假券,目前发现的主要对票面金额进行改制的假券。
3、彩色复印类:采用激光彩色复印机复印的假券。用放大镜观察,在票面的浅色区会发现许多小色点,而不是连 续的细线。这种假券不能再现真券的精细结构,券面中细微 线条模糊不清,没有层次。
4、机制假券:采用四色胶印进行仿制。印迹平坦,手感光滑。机制假券大致分为三类:
a、四色网点印刷: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假券中的图案是由红、黄、兰、黑四色墨点组成的,细微线条模糊不 清。
b、线条版印刷:在放大镜下观察,这类假券券面图案线条粗糙。真券的精细线条不能再现。
c、半网点半线条印刷:机制假国库券中还有一种是半网点半线条印刷的。
识别假国库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简单的识别方法,或是借助专用工具来识别假国库券。简单的识别方法为:一看二模 三听四测。
一看:是指看国库券的颜色是否饱满,图案和水印是否清晰;
二摸:是指摸国库券纸质是否挺括,券面表面是否有凸凹不平的感觉;
三听:是指用手轻抖国库券,听声音是否清脆;
四测:是指利用简单的防伪工具,查看国库券是否有防伪标记,防伪标记是否清晰;
在实际收藏过程中,可对比票样,或借助专用工具,对假国库券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以97年“仟 圆假券”为例)
1、纸张:假国库券一般采用社会普通印刷纸,纸张松软,韧性差,用手抖动时声音发闷,大小与真券不同。在荧 光照射下有不连续的荧光团。
a、水印: 假国库券纸张中大多没有水印,有的伪造者用淡色油墨印刷到券面的正面或背面充当水印,这种假水印 没有层次和立体感、不用迎光透视,平放时即可看出。
b、防伪纤维: 假国库券中的纤维一般有两种:一是粘到表面,可从表面剥离;二是通过无色荧光油墨印刷到纸上 或用彩色笔描到纸上,不能从纸中剥离。
2、印刷:假国库券正反面均为实线胶印,没有立体感。图案的颜色和真券相比有些发黄;背面“ 1997国库券”字 体模糊;正面的花团及拱形图案中缺少红色线条。
3、印记:假券上一般没有无色荧光印记。
a、无色荧光印记: “仟圆假券”中印有与真券相似的荧光印记:荧光强度比真券弱,层次感不强。
b、防复印印记:假国库券用复印机复印后,会出现“GKQ”字样。
4、缩微文字:假国库券上缩微文字字迹不清,目前最先进的复制技术都不能复制。
5、隐形图案:目前最先进的复制技术也不能再现这种效果。
6、冠字号码:假国库券采用非证券专用号码,码子粗糙,大小不一,排列不整齐,左右距离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