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女儿爱集邮
2010.08.13
对于集邮,已是十岁的女儿一直是不感兴趣;对于我参与的所有集邮活动,她也甚为不解。一次我在整理邮票时,她跑到我身边对我说:“爸爸,你经常摆弄你的邮票到底为什么?我只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邮票中自有什么?”然后用不解的眼神看了看我,转身离去。这句话,使我无言以对。我曾暗下决心,一定让她也喜爱这项高雅的兴趣。于是我曾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她集邮的爱好,但都无济于事,最终以失败告终。可就是最近她的一次考试,使她改变了对我的态度及对集邮的看法,使她也与我并肩走上了集邮路。
那是三年级的一次期末考试,女儿的数学学科因一道常识题而没有打满分,我既感到生气又替她惋惜。女儿一向学习很好,怎么会因一道常识题而丢分?某日,我把她叫到身旁,摆出家长的威严,用抑扬顿挫并略带严厉的语气审问:“什么样的题使你数学没打满分呀?”她怯生生的对我说:“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愈加的气愤。“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上,我不是曾经告诉过你多次吗?”孩子一看我生了气。眼含泪水的说:“这样的节日日期太多了,极容易混淆。什么劳动节、建军节、中秋节、植树节等等,并且我的记忆,都是简单抽象的机械记忆,当时是记住了,但过几天就忘了。我现在只记得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我想了想,孩子说的也不无道理,现在的节日也多,中国的、外国的;传统的、民俗的。但是,通过什么方法能让孩子比较直观形象的记住这些枯燥的数字呢?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香港回归祖国的纪念邮品,马上灵机一动。对女儿笑着说:“我有办法了,我不但会让你记住这些节日的日期,我还会让你喜爱上集邮。”女儿一看我脸上露出了笑容。她也笑了。撒娇地对我说:“什么样的高招呀?我才不会喜欢那些小破纸片儿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首先找出了有关香港回归的邮品,与女儿一起就邮品的图案、文字内容和相关的简介进行了学习探讨,并针对不同的问题通过网络查找了资料,让女儿对英国是怎样侵占我国的香港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签署的、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香港回归对祖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学习,使女儿对香港回归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研究,女儿能准确的说出回归的时间和香港的历史、香港发展等情况。我赶紧趁热打铁,把1986年9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的J131《教师节》纪念邮票、1999年12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1999-18《澳门回归祖国》纪念邮票、2009年10月1日发行的2009-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纪念邮票等有关节日的邮品都找了出来,让她慢慢欣赏研究。
后来,女儿的一番话,使我的成功感油然而生。她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痴迷集邮了。其实邮票就是一本厚厚的书,在这本厚书中,有数学、语文、美术,还有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这几天的翻看浏览,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也想预订邮票,和你一起集邮,可以吗?”听到她说的话,我心中窃喜,并兴致勃勃地说:“邮票不仅是一部书,它还是一张交往沟通的联系卡、一张陶冶性情的健康卡。通过它,你可以广博多领域,全方位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高度,增加人生的厚度;你可以交结志趣相投的朋友,提高交往能力;你还可以怡情养性,消除烦躁,使自己的心情开朗。”
就这样,我抓住了这样一次绝好的机会,让小女不但学到了一些知识,同时也使她喜欢上了邮票,爱上了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