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邮币卡大牛市是在1996-1997年。回首过去,当时人们的疯狂仍历历在目。行情没起来时,邮局邮票门市部的柜台里那套梅兰芳磁卡摆了一年多无人问津,许多十年前的珍品邮册在集邮公司以比面值稍高一点的价格就能买到。觉得好玩,我买了第一张磁卡——猪年磁卡,并且打孔使用了。
没多久,行情启动,我怕卡磨损再也舍不得使用了,也开始了收藏之旅,磁卡、IC卡、邮票都跟着别人买了些。在行情高涨的1997年上半年,我也多次去收藏市场看过。那时的热闹场面不亚于牛市时的证券公司营业部,一走到门口就不断有“黄牛”上来问你有无东西出手。有次休息日我早早乘上公交车赶到收藏市场,和一摊主攀谈卖出磁卡,经讨价还价3套面值200元的磁卡最终以每套500元成交。虽然当时市价800多,但我已是非常高兴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在收藏品上赚到钱。
可没过多久这些东西在窗口就越来越难买到了,只记得最后一次也是第一次买整版的邮票,是那套后来才知道发行量特大的让我套牢至今的“竹”。后来,疯狂的市场越来越走向极端,一套面值200元的茶文化磁卡最高时卖到了2000元以上,连早期已报废的日本旧田村卡也流入中国市场以高价在成交。
磁卡和IC卡已很难买到了,周围的朋友、同事都四处托关系去买,我不愿求人,本来就是玩玩的,也不愿高价从市场购入,便不再收藏新的品种了。谁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因为买不到,才避免了日后的套牢。那些后来仍在继续买入者,买到的品种恰恰是发行量最大时期的收藏品,后来的下跌中也是跌得最凶的品种。
1997年后的邮币卡一熊熊了十几年,一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品种仍与上次高点的价格相差太远。完整地经过一轮邮币卡市场的牛熊演变,感悟颇多,我感到任何投资市场实际上都是相通的。它们的经验无非下面这两条:
■以价值投资的心态来投资,在低价时买入。只有在大家都不感兴趣时出手,你才能从容地选到中意的品种。当年我的一同事就有让他后悔了几年的教训,他在IC卡最高峰时在收藏市场以900元买入了十套名花卡,当时因和摊主还下了不少价还颇为高兴。随后没多久下跌来临,很快他的卡就跌入了210元面值内,至今无多少起色。
■当价格明显地偏离价值太多时,当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个市场时,当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赚钱津津乐道时,就是我们离开这个市场的时候了。我一直后悔当时没有将所有的邮币卡收藏品都出手,虽然当时收藏得极少。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行情后,现在我和大家一样越来越理性,不再将收藏作为一种获利途径,更多的是看作一种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丰富生活的方式。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邮币卡,回味着与它们相关的过去的种种故事,不去考虑价格的起落,何尝不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陆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