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之路
2010.08.23
前几日,我陪朋友去配眼镜,顺路去邮市买些邮品。我在自己经常买的档主翻看邮品时,有一女孩也在买。
女孩:这明明写明(指邮票面值)1.6元,你居然卖10元?
档主:邮票哪有都按面值卖的?你看这套,面值5.2元,4.5元我可以卖了。你要不?
其后,那女孩要求档主提供一些外国邮品,又出现了上面的对话。可她至少得懂汇率的存在啊。
我看那女孩,觉得好像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99年,我刚刚接触集邮,在一家很小的书店。店家吹嘘他卖的邮票多美,多珍贵。我买的第一套邮票是95年的《鼎湖山》,面值不过2.8元。我花了20元左右的价格买下,现在想想,做了多大的冤大头啊。
04年,我有幸到市里的邮币卡上场去见识见识。市场鱼龙混杂,经朋友的指点,我就认定了一位老伯,以后邮品都跟他买。那老伯多年的经营,练就他口齿伶俐,开口闭口都觉得他在推销,使我欲罢不能。而初次大规模买邮品,恰恰大多凭兴趣,所以被他牵引购买的不在少数。或者看中哪套,只要价格自己出得起,也就买了,全然不管品相和其他情况,以致等到今年我收集编年的年册,才发现当年犯下的错误,总得花上一些冤枉钱来补救。
故菜鸟的成长过程也就弥足珍贵了。各行各业有自己的术语,不懂的就有可能被人欺。我曾对卖邮品的人说:“给我来一份。”被批评曰:“邮票说枚,说套的,没说份的。”我记得我当时向其他档主买的一套《咕咚》的邮票,几年后才发现不是连票,价值已大打折扣。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02年国足三战皆兵败韩国,国内发行的《中国参加2002世界杯足球赛纪念》邮票小全张热炒过一阵价格大跌,有档主欺我不懂,说它好说得天花乱坠。我信以为真以30多元的价格买了。如今中邮网标价110元。
07年,我终于拥有了一本人民邮电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07)》。我盼了很久。很厚的一本,翻久了,中间折了一道很重的痕。虽是如此,但我觉得比09年的版本好,起码字体的印刷07版本是不错的。对照目录,邮品一目了然,买之就更具有目的性。
大学时期,我发现了中国集邮信息网、中邮网、我爱集邮、湖北集邮网等集邮网站,可以了解邮市行情和买邮品提供方便,视野也随之打开。工作之后,也开始订阅《集邮》杂志,使自己更深入了解集邮的魅力。
有时,我会一本一本地翻看我收集到的85年到09年的年册,总觉得很是欣慰。这条集邮的道路,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