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邮票大盘一步三回头,正在酝酿一次不低于2001年中级反弹行情的行情。
物以稀为贵,在收藏品市场、在邮票市场,一次又一次的验证着这一收藏品的第一定律,回想当初,多少的人,是不相信缩普片是2万的发行量,那些不信者,利用各种各样方式,质疑者有之、谩骂者有之、不屑一顾者有之。只有那些坚定的参与者、先知先觉者,才是收获者。回头一看,现在评选张的状况,何其相似乃乃,质疑身份的,质疑发行量的,都是这2个关键点。我是幸运的,缩普片在最初风传的时候,就不是一味的怀疑,人云亦云,而是带着疑惑去解疑,去证实。当自己的疑问基本得到解决后,变成勇敢的参与者。并且,自己在研究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发现了发行量只有1万枚的存档资料封片,即《1999-2002年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和《2003年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在不断追踪的过程中,更是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就是以上的2本册子流出量只有大约4000册和7000册,换句话说,里头的19枚明信片和71枚邮资封,只有4000-7000枚的发行量,这个发行量,新中国邮票发行史正规的邮资票品绝无仅有,以后的升值空间如何,我都不懂计算了。面对各界长时间的置疑,难道邮政会告诉你我,这个是不是正宗?是不是2万还是几千的发行量吗?答案是:从来没有!难道评选张现在不就处于这么2个状况中吗?
话说回来,难道评选系列不正是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吗?10-20万的发行量,是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事,这就是如何考证邮政发行评选张的初衷了,到底第一张是如何出笼的?是拍脑袋工程,后来不得不发行下去,还是一早就有考虑的,就不得而知了。对这个发行量的质疑,现在能回答清楚的是号码不大于20万,象极当时缩普箱子上所载明的第几箱,共几箱。
至于言论打压拿货的惯用伎俩,听多了,还是有朋友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毕竟,商场如战场,这种常规性武器有效,别人会一再使用。
公司货源在时间消化一段后,恐怕会变得越来越紧张,有意参与的朋友请尽快抓紧抓好。
价值的体现,是与同类的小型张、小全张比较,而不是与小版张、JP、JF等比,比什么呢?比发行量,找一找差不多发行量的小(全)型张,现在的价格多少了;比题材,评选张由于都是当年最出类拔萃的邮票制作而成,题材和设计、印刷整体比同类以前的小(全)张高出一筹。
比完后,你还有什么可以犹疑的呢?价格这么便宜,不正是提供给你的机会吗?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分别的是你抓住了机会还是别人。
(投资有风险,读者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佳邮评选型张群:333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