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报讯 昨天上午,素有中国陶瓷界“国宝”美称的叶佩兰应邀出现在新开业的宁波均元古玩城,免费为甬城收藏爱好者鉴宝。在鉴宝前的间隙,记者对她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我最烦恼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照片成了一些文物鉴定机构的‘金字招牌’。”70多岁的叶佩兰告诉记者。这位1956年即进入故宫博物院的专家,50余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鉴定工作。“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我同意挂上去的。”叶佩兰解释道,“作为故宫的文物鉴定工作者,我们最多只能在社会上为一家文物鉴定机构做顾问”。
叶佩兰同时客观地分析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折射出了中国文物鉴定人才匮乏的现状,“现在举国搞收藏,但真正懂得鉴定的专家可谓少之又少。”尽管有不少高校也开设了文物鉴定专业,但是由于这些学生很少能全面地接触到各种文物实物,直接影响了鉴定水平的提高,“我今天被人称为瓷器鉴定方面的专家,主要靠的就是50多年来一直在不间断地接触文物”。
文物鉴定人才的不足,能够靠日益发达的高科技鉴定仪器来弥补吗?叶佩兰对此持谨慎态度,“瓷器的仪器鉴定必须要有一个包括大量瓷器标本的数据库。所测量的数据只和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对得上才有效果”。但事实上,就算同是景德镇出土的同一时代瓷器,也会因为窑址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很难做到用一种标准仪器来衡量或判定。
叶佩兰建议大家,在没有相应的文物收藏知识和文化修养储备之前,不要贸然从事艺术品或古董的收藏,“收藏一定要从兴趣出发,不一定要投入很大财力、物力,比如像火花、邮票等草根收藏就很好。”
(记者 梅子满)
(本文来源:宁波网-宁波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