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以下是引用直言在2010-8-28 16:30:00的发言:
总觉得有些人把片红说得那么有价值,但是如果连主要价值点都说不明白,只是一味按照炒作的思路去引导,岂不成了传销炒筹码了吗?最终参与之人会遭到价值规律惩罚的。如果连"片红"的主要倡导者,都拿不出像样的详尽的有关"片红"的价值分析文章来,那么"片红"只能成为趣味收藏品。
还没等到大潮来,就先把市场毁掉了!
“骗红”一旦开始掉头向下,不知得伤害多少场内、场外的投资人。一着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为什么2000万剩不足200万的原因所在。炒作“骗红”已经结成一个利益团伙,美其名曰“片红人”通过团伙内部的互相对敲,来诱骗邮人上当,更是欺骗那些不懂邮识的.善良的场外投资者上钩.入套!外面的人进来一个骗一个,进来一对伤一双。场内人们十几年前投资的封片至今不能解套,甚至有人已把JP片称为死亡板块了。这真是集邮界的一大悲哀!
现在有些人正等着场外大资金进来呢,进来干啥?等着套人家呀?共鸣曾带着大资金进来过,侯宁不但自己进来,还带来一帮玩股票的粉丝带着大资金也进来过。结果怎样?还不是套个结结实实、全军覆没的离开了。这样的行情最好还是别来好。来了也是坑人、害人!2000万的邮人已经剩下不到200万了。怎么?还想斩草除根呀?这哪里还像集邮市场?分明是个尔虞我诈的炒作市场、一个尖子骗外面傻子的市场、一个地地道道嗜血的大赌场!
14年啦!不知有多少集邮者和邮品投资人还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邮市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不是危言耸听,老生是做好了再等上几年的思想准备啦!
以下是引用linshouwu在2010-8-28 22:58:00的发言:
现在邮市的投资者已经不是97年行情时的群体了,其构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授、博士参与邮市投资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活跃于邮市,成为片红投资主力的东北野战军团就是一群由教授和博士组成的知识分子投资群体。
高级知识分子参与邮市投资,为邮市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必将成为领导邮市的主力军。他们独立思考,不会听命于某一位大师的忽悠;他们勤于学习,在选择邮品时具有独到的见解。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邮市投资是邮识、资金、魄力、信息和经险等综合实力的较量。
随着邮市投资环境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原来在邮市投资中有用的一些理论和实战经验可能不再适用于本轮行情,因此邮市投资者不能再凭老经验来指导现今的邮市投资,所谓的大师(无论是自封的还是公认的)都应该虚心学习,不能居高临下、自以为是,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因为在这些高级知识分子面前,你已失去了优势,没有了向这些高智商投资者发号施令的权利。如果还不自量力,继续向这些高智商的投资者发号施令,必然自取其辱。
高智商的邮市投资群体由于自身的优势,将在邮市投资市场上自由驰骋,并成为本轮邮市特大行情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吞寸木)
吞寸木:你就尽情的表演吧!什么:“最近活跃于邮市成为“片红”投资主力的东北野战军,就是一群由教授和博士组成的知识分子的群体。”还有什么“高级知识分子参与邮市投资,必将成为领导邮市的主力军……。”你就给他们戴高帽子吧!你们骗的就是这些教授、博士组成的知识分子群体!吞寸木你记住,有你砢碜那一天!这一天将很快就会看到!
以下是引用linshouwu在2010-8-28 22:58:00的发言:
赵前辈是不是气急败坏了,你不相信我说的是事实,对吧?告诉你,本人就是教授。在本人的周围就有一群投资片红的教授和博士。 本人知道你不是什么知识分子,恐怕这辈子与高知这个称呼已经无缘。这没有什么,你是邮坛的大师,人家以前都这么说,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在以前本人所写的有关邮市投资和收藏的所有帖子和跟帖中,对先生还是敬仰有加,你的大名虽然谈不上如雷灌耳,但起码是有点震憾力的。特别对你邮市的“山口理论”,在本人周围参与邮品投资的一群教授和博士中,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家也是非常认同的。可惜,先生没有坚持自己在邮市投资中提出的正确理论,自己用言行消弥了在邮市投资者中建立的威信和良好声誉。你自己可能也感觉到了,现在你的帖子出来以后,跟帖者不是赞美和认同,而是一片反对声,甚至是谩骂。当然笔者对有些人身攻击的帖子也是反对的。但其中的有些帖子很值得先生深思。你对片红的看法是极端错误的,如果坚持这一错误,你真的有被广大邮市投资者彻底抛弃的那一天。(吞寸木)
吞寸木:你真是小瞧了老生!今天我也告诉你,老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我们的院长胡乔木老先生已经过世。
JF.JP仅这一个课题就研究了20多年,现在已是花甲之年。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也该猜出来了吧?哈哈!
你不要跟我提什么教授,就中国填鸭式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教授,离开了他的专业到社会上跟傻子一样。哈哈哈哈!
以下是引用linshouwu在2010-8-28 22:58:00的发言:
老先生对教授的过度贬低可能不妥,可能本人确实是教授中的平庸者。但教授和博士中的名人多的是。老先生自己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对教授和博士的过度贬低是先生的心理有问题吧。(吞寸木)
NO!不是贬低。这里不是高等学府、不是科研院所,更不是实验室,玩邮票的不需要有象教授和博士那样渊博的知识。但,教授和博士进入集邮投资领域,尤其是参与集邮活动中的经济活动,就应该虚心甘当小学生。您说对吗?
以下是引用linshouwu在2010-8-29 10:52:00的发言:
赵先生,失敬,失敬,真是有眼无珠,在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先生面前还谈什么教授呢。老先生对片红如此仇视、拼命反对,看来是心理疾病所致。老先生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与老先生是有理也辩不清的。从此不再与你老先生再作任何的交流,请你也好自为之。(吞寸木)
老先生的心理阳光着呢!
以下是引用linshouwu在2010-8-30 10:10:19的发言:
先生的话虽则不错,但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更确切地说,正在培养高等级人才的教授和博士们必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自然与一般人不一样,这是他们的优势。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而且在掌控邮市的舆论方面这部分人也有自己的优势。现在论坛上经常写文章、文字比较好的、又有独到见解的,绝大部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相信先生也会承认这一点。
不管怎样,本人至今还是认为,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在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方面还是有区别的。有些人在论坛上脏话连篇,但先生的用语除小部分不妥外,还是彬彬有礼的。这一点也是我一直尊称您为先生、前辈的原因。笔者一直认为,不同观点尽可以在论坛上交流,搞人身攻击是没有修养、没有素质的表现,论坛上这种低素质的人很多,动不动就出口伤人。先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令人敬佩的。俗话说不打不相识,真理不辩不明。通过这次片红和中银错片的大论战,相信参与的双方都会进行自我反省,笔者也一样。
但笔者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大家都是邮市投资者,能否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大家各自推荐自己心仪的邮品,而不进行互相攻击呢。如能做到这一点,则邮市幸甚,邮市投资者幸甚。先生是邮坛老前辈,希望先生在这方面为晚辈们树立榜样。如有不妥,敬请先生指正。(吞寸木)
可以说在封片投资这个“专业”有很多科研课题需要潜心研究,这20多年来老生通过实践与经验的结合,写下了几十篇论文。赵老师的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一些专家、学者、教授、博士,还有一些是法律界及政要人士。可以说老生的粉丝遍布全国各地,很多的成了朋友甚至是密友。隔行如隔山,各行有各行的精英各行有各行的专家。你所说的:要由教授、博士来领导邮市新潮流是不现实、同时也是不科学的。实践证明,这么多年来在邮市中被淘汰出局的教授、博士,还有什么知识分子不乏其数。
至于你说的:“能否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大家各自推荐自己心仪的邮品而不进行互相攻击呢,如能做到这一点,则邮市幸甚,邮市投资者幸甚”这本来就是老生的初衷,可上海华先生与老生探讨有关【片蓝】流失量的帖子,不妨你去看一看,我们也不知是妨碍谁了,帖子虽然被锁你也找到了。还有,既然是投资论坛就不能没有不同观点,有了不同观点就不能不让人说出来,这里不该是一言堂!
老生的一篇《告诫:共鸣先生》又招惹谁了?豁!狼似的上来一群,连围攻代批判的。哈哈哈!也不知道这伙"片红人"怕个啥?结果,不知为啥就莫名其妙的锁贴。老生的告诫是因为共鸣是个有爱心的大善人,尤其是那篇《南北两大亿万富豪联手操盘"片红"》的虚拟宣传.戴高帽子的大忽悠文章,老生怕他被人利用再次受到伤害,本着爱由心生而写的。
认清“骗红”!
“准珍邮”与“伪珍邮”犹如李逵与李鬼,更像真假美猴王,让人难辨真假。但,假的就是假的,蒙得了一时蒙不了一世,总有一天会原形毕露。就像一个飘飘欲仙的美女,由于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而变成一堆白骨一样的一场大骗局!其中,有人就利用了人们一心想暴富的心理而故意把水搅浑,可他们自己心里清楚着呢。而大多数人,其中还不乏几位有点经济实力但缺乏邮识的老板,鬼迷心窍般的投下巨资,被人忽悠的像是被鬼魂催的似的,还孜孜不倦的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到了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地步!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就像歌中唱的——从头再来!当然,其中不乏也有发大财的。但,那绝不是你!
先来看看“骗红”的错误性质:该片是电脑制版的卡通人配图,并由多个印刷厂同版印制完成。用你们的话说,该片错得离谱,连三岁孩子都能看出来!它不是偶尔出现的而是大量印刷的,又不只是一个厂家生产,而是多厂赶制。难道这些印刷厂的工人都是瞎子吗?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解释不了,那就只能是邮政故意而为的趣味品!
此片作为全国贺年用的兑奖明信片,各厂印制有各厂的厂别标记.组别序号,外加流水号,又都不能影响兑奖摇号的缺位,再赶上年关销售日的临近。即使早已发现,时间上也不允许了,只能是将错就错啦!这就存在主动与被动的两种可能。据老生判断,还是被动的可能性大一些!
再看看其名称的来历。“片红”名字的专利应该属于“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因为这枚“珍邮”,人们简称它为“片红”已有40多年的历史啦!并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把这枚贺年有奖明信片也称“片红”在名称上搞了个移花接木,就更是大有混淆视听拉高炒作之嫌了!
在数量上总感觉这东西怎么越炒越多呢?看来.是利益团伙的内外勾结!什么七万,什么跟“片蓝”的数量差不多云云,统统都是骗人的鬼话!七万?几个七万?所谓七万多片是谁统计出来的?有权威发布吗?想瞒天过海?岂不是自欺欺人、滑天下之大稽?它正是“片红人”蒙骗场外大资金拉帮入套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