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中国集邮报》也吹错
邮市炒错,邮坛吹错,邮品开发商集错。日前重庆的一家开发公司,出了一本《错版珍邮错版邮票大全》。其自诩:“《错版珍邮》收录的错票从民国时期的“香港中华二版孙中山像邮票”开始至今,历经70余载的岁月沧桑,所收录的120枚错票,每枚都价值不凡,珍贵稀缺,因此堪称中国珍稀邮票的里程碑藏品。”
其实他是夸大其词的。所谓错邮大全,并没有中国第一枚错邮,清朝慈喜万寿票的介绍,何来大全之说?其次,他的这些错邮,何来每枚都价值不凡,珍贵稀缺?当然,对于产品开发商,有些夸大,也是现在商家的广告之术,不必过分指谪。尚如改名为《中国错邮趣味品集锦》还是不错的。收集了中国邮票印刷中至少120个错误,也不容易。
但现在的问题是,当今邮界的喜错之风,终于在《中国集邮报》也登场了。9月14日的邮报头版登了消息:《错版珍邮》邮票典藏册面世。
但是读罢文章,很遗憾。该介绍有亏中国集邮报的威信和水准。
文章把一般的印制错误当做错版,避开错版到珍邮的两个关键条件1,国家回收,2存世量极少。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现在的错版邮票就5套9枚。
但是,中国集邮报恰恰违背这些邮界的错邮常识标准,单纯的把印刷错误当错邮,并且用许多错版邮往往成为著名的珍邮说法,抬高这些错印邮票的价值,闭口不谈错邮到珍邮的两个必要条件,即国家回收和存世量极少。简直在鱼目混珠。
《集邮报》文章最后说,该典藏册限量发行5000册,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出具《防伪收藏证书》。呵呵,集邮报也玩起了文字游戏,会有5000册的珍邮?看看文中介绍,无非就是一些印刷错误的邮票,能保证的是这些邮票是真邮票,但并不保证这些邮票是珍邮。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叫人怎么相信你?
不知道是不是胆怯,这篇评介,连名也不敢署。而同一版上其他报道的文章都是署名的,哪怕是笔名。
201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