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行情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老田)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0/9/20 9:29:00

近期,通过盘面观察与分析行情走势,既不是小脚女人慢慢腾腾畏缩不前,也不是有些“预测家”想象的立即“爆发”,更不是一些拍不急待者认为的行情还没来的状况,事实上大行情已经临门,并步入可喜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面对十多天行情调整和横盘,一些人对行情的发展又耐不住寂寞而产生疑虑,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中国解放战争期间的“大进军”中还要适当休整,眼前的调整也是为行情向纵深发展夯实基础。笔者在上个月“走出解套误区客观应对行情”8000余字的长帖中(准备删改投官方刊物,因电脑故障搁浅,《北京邮声》全文选用),归拢了市场十余年来的客观现实,以及今后行情走势,现在看还是比较贴切。此贴权作续讨。

  从市场看大行情已经全面启动

实践总结,判断真正的大行情和波段炒作的主要区别,要看各版块是否轮动和全面启动;要看超低价航母版块是否被吸纳和补涨;要看场外资金进入量的大小;还要看率先启动的精品版块价位巩固的如何,等等。如只用一日三价看个别品种的涨势,来判断大行情的标准,可能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这次行情启动,仅从市场各版块拉升情况看就与以前大不一样。可以说大部分版块,基本上都围绕龙头、精品而上涨,拒绝回调和小有调整又叠创新高;资金出手之大、拿货价位之高都十分惊人,而且筹码难觅;一些次精品、次新品等版块被吸纳的范围不断扩散;全局启动迹象有目共睹。

老精品价值再现。文革、编号、JT系列在不知不觉中率先启动,特别是庚申金猴票、爱科学小型张等精品,超历史新高让人在不理解中逐渐醒悟。通过了解这些精品散票买卖成交情况,即惊讶又欣喜,深感邮品的文化收藏价值和特殊商品的经济价值,又在人们的生活中摆上了相当的位置。

二轮生肖版块持续走高消除了一些人的疑虑。二轮生肖“金龙”版从去年不足200元,犹如脱缰的骏马直奔2100元,有人怀疑是庄家炒作所为,现在看蛇、兔、虎等也从几十元达数百元,连数亿的猴、鸡也有人几十元收购,十二全已达4000元且货源稀少,从中不得不承认历次销毁、损耗、收藏沉淀都很巨大。二轮生肖涨势,带动了一、三轮生肖和赠送版系列的普遍跟进,这些版块求购量增大和普涨的现实,打消了包括本人在内的单纯炒作的疑虑。

03 04小版系列闪光不断。在黎明之前的市场,是03 小版发出暗淡之光,给邮人信心而支撑了这个无助的市场。已呈艳阳天的今天邮市,03 04为代表的版式二,不抢风头的又现夺目的彩环,长期持有者已经得到了厚厚的回报。03过百品种近半,散版成较活跃,26全(套)达4200余元,创出新高,更可观的是原箱百合花28万元、崆峒山48万露面即被切,这等交易是大行情进程中对所有的精品版块,是既离谱又必然的写照。

年编票一改“垃圾”形象。素以量大著称“垃圾”的年编票版块,承受不了大量的使用、销毁、收藏等沉淀,收、投者逐渐看好这块潜力十足的筹码。随着筹码的减少和多种版式的展现,已改变了丑陋的少人理睬的局面。号称“母舰”的小型张版块,也有迹象徐徐起航,分别从4---6元不知不觉涨到7---10元上方,如武当山、八仙等,即使在调整中也高价要量难觅。这些都是收、投者合力行情的又一写照。

新、奇、特、错和“边缘”邮品走向时尚。随着人们收藏品味的提高,传统的票、张、封、片、大小版等,已不能满足口味。发行方按需提供“佳肴”和集藏者在高价面前踊跃参与,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五个“主题日”套张已达700元,“爱由心生”错片(片红)普通版130/枚,60华诞“国旗”系列错片分别在数元到千元,“佳邮评选纪念”张系列分别在50---200元以上。

  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了收投者“定心丸”

在邮票投资市场,国家虽然没有制定与发布针对性的政策,但近几年,从很多方面体现国家扶持集邮市场、鼓励社会收藏和投资的强度,等于给予邮票收、投市场“矫枉过正”的政策。自97年底,最高舆论机构央视台宣传“邮市是第二大投资市场”自今,地方各级政!府和舆论机构一直不断呼应,机关学校、事企业、群团组织等,注重、恢复和发展了集邮联组织,把传播集邮文化活动与培养邮票收、投市场相辅相成的看待,作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来抓。

被誉为“国家名片”和“百科全书”的邮票,通过集邮文化的传播,人们从中认识和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增强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这种集邮文化的物化教育功能,是其它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不具备的。今天邮票的使用功能减弱,但其政治辐射功能、经济聚财功能却大大增强。针对集邮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实情,国家和地方都把集邮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来重点培育和发展。

国家和社会参与的邮市行情正在兴起,其蕴藏的潜力,是单纯的场内炒作行情无法比拟。目前,国家邮政(中邮集团)遍及全国的三千家专卖店的全盘部署正在落实中,社会效应也刚刚体现,相比周边股、楼、金、期(货)投资市场的溢、衰、险,遍地黄金的邮市收、投更是独占鳌头,只是很多人还没认识到这一重大机遇。另外,投资邮票交易,不论多大的交易额也不收取半分的税金、杂费,国家“无条件”的给予了邮市的倾斜政策,也是包括菜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无法比拟的。

多年来,国家邮政管理层在发展集邮“文化产业”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摸清了中国集邮的底细,在此基础上将会出台更加科学、规范,有利于推动产业、文化双发展的政策与策略。据形势发展和舆论口径断定,集邮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进入艺术课堂,要进入中等教育课程,也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选修课,同时将青少年集邮列为基础工作,构筑稳固的集邮“希望工程”培养集邮后备军,使集邮事业后继有人。

综上,可以说发展集邮文化是国家的百年大计,相信这次高潮延续三、五年没问题,而且高潮过后必定带来邮市繁荣的可喜局面。面对政策市的好政策,对于邮商、投资者、广大邮民参与的市场,无疑是吃了一剂“定心丸”。

  “两精”格局将促进行情纵、横大发展

“两精”,指投资群体精、选择投资标的精。有专家指出,中国二十一世纪集邮将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集邮队伍严重萎缩,二是民间集邮组织做出重要贡献,三是企业家集邮家将走上集邮文化舞台。集邮环境的变化,导致了集邮文化的嬗变,邮市投资群体应运而生。

在这特殊商品、弹丸之地的邮市商战中,通过优存劣汰,留场者和后参与者可谓都是精英,一些大户和超级大户更是少有人能敌。在机遇与智商的较量中,以小博大、以少胜多的散户也大有人在。凡是参与者,面对业内人士预测的“在我国民间邮市里,流通着价值近300亿元的邮票。”,选择增值潜力大的投资筹码至关重要,加之运作得当必能成功。

“两精”格局的显现,看出这个投资市场水深宝多,也证明市场走向成熟、投资者走向理智,对于行情发展的步伐,也会适时加以安全调控。所以,今天的市场不会出现“崩盘”与“爆局”的大震荡,投资者也不会轻易被深度套牢。国家为长久发展集邮文化产业,也不希望、不允许集邮市场再出现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

纵、横大发展,指行情深入、宽面的发展和蔓延。纵:指行情深度发展,标志是各版块龙头和精品筹码的价格不断叠创新高,并以此带动普品的上涨。横:一是指大行情要有广泛的大众参与,而不只是由大、小投资者和“保管员”们击鼓传花似的表演;二是指大量的常规版块,也能被铺开吸纳。纵、横的发展是遥相呼应、互相推动行情的走高,这种人气行情与炒作行情少部分人的赚钱效应,有着本质的区别。众人拾材火焰高,由此筑基的行情坚实稳固,走的再高也不易夭折。

自去年下半年,市场行情在精、老票品引领下不断爬升,至今强势不变,不少涨幅达200% 以上的品种,能固守不跌,首先就排除炒作所为,在此基础上仍然持续走高,这是行情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行情基本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所以,做空、打压、低价拿货,也处于尴尬局面。

在当前形势下,以往“炒短”的技法基本失效,在一浪浪上升中,尽管出现调整,但底价一阶阶抬高,要拿批量筹码不易。市场一次次调整,也给一批批人创造了参与的机会,聚集了行情发展的能量。对于“落袋为安”的短期投资者,也仅能获得小利而下车。对于仍在观望和犹豫不决者,只能留下一回回错过“高速快车”的遗憾。

把握机遇以平常心应对行情。面对行情,所有邮商和收、投者都想把握机遇,从中获取理想的回报。但是,行情怎样发展?达到何种程度?期间遇到何种阻碍?等等还是未知数。所以,有愿望而不能异想天开;敢投入而不宜超条件的负债运作;搞正规投资而不能追求急功近利;要把握机遇又要以平常心对待。

面对行情,一部分人见到调整,就认为要暴跌,见到某些板块涨得猛些,就认为大行情暴涨来了,这两种极端的态度,主要是对大势分析不透,缺乏主见和平常心。一些舆论者和“预测”家更应注意导向,不能随意误导市场和邮人。当然,在今天即将成熟的市场和精锐的投资队伍面前,大多能正确应对。

在大行情的进程中,同样存在涨幅过大的版块要调整,同时,这块调整那块涨,一些被价值发现的品种从来没有停止涨势,这是投资者扩大选择版块的竞价效应,也是行情健康发展的走势。如前段时间,编号、JT74-82、年编系列的丝绸版块、0304小版、05综合版和06大版所有生肖版块等等,都马不停蹄上涨50---100% 以上,方肯进入调整。紧接着,邮资封片、年编小型张被大量吸纳,其价位难得的上了一两个台阶。仅这两天,特一金箔加字从70元到100元、清明上河图从18元到25元被吸纳,并且有继续走高迹象。

邮市投资不同股市炒作,即使面对牛市和大行情,也应克服超短期的急功近利行为,这种心态容易带来炒新、炒朦胧。新邮有亮点,但炒新被套也是“常识”。按理,发行机构及时把新邮销售出去,是正常业务与盈利的范畴,但发行渠道的不规范,形成了内松外紧的炒作,害了市场害邮人。在完全由中邮集团企业说了算的今天,肆无忌惮的炒作发行量在1000万以上的新邮,高潮中同样伴随高风险。而瞄向那些企业少有库存的中前期票品和有透明度的次新品,才是明智之举。

总之,邮人历经13年的压抑,都希望行情尽快爆发,但笔者认为这种爆发不会是“爆炸式”的一步到位,更不能一爆了之、过后一片狼藉。从国家发展集邮文化产业和民众投资的角度,都是不想看到这种结局的,而高潮过后是繁荣,才是利国利民、众望所归。

(仅供交流参考)

    20100919 于哈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