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多数人印象中,邮票都是纸制的。事实上,我国还发行过用丝绸制成的邮票,目前已发行了7套。
记者从收藏市场了解到,近来随着邮市转暖,丝绸邮票成了资金炒作的新目标,不过业内人士提醒,跟风投资丝绸邮票还得悠着点。
邮商忙着囤货
“前几天,我在网上又扫了几千版‘丝绸五’。”昨天,在裕鑫古玩城,邮商黄克贤跟朋友探讨起最近的邮市行情及投资品种,他认为,丝绸系列后市应该还会有所表现,所以趁前几天行情调整,赶紧杀进去囤了部分货源。
据了解,近段时间来,丝绸系列邮票在邮市里非常热门。以“丝绸五”为例,7月份,其最低价仅为8元左右,但到9月初,便冲到了每版15元的高价,虽然近来价格有所回落,但相比于7月时,价格仍有50%以上的涨幅。
根据邮票互动网的统计,从8月15日至9月22日,列入该网站日交易排行前十的邮品共58个,总交易金额近1亿元,总成交笔数9089笔。而对这58个品种进行重新排名,“丝绸五”、“丝绸四”、“大丝绸”纷纷挤进了综合排名前十,分列第一、第三和第八位。其中,丝绸五在这段时间里,交易金额990多万,成交笔数948笔,几乎占到了总交易金额及总成交笔数的1/10。
炒作中不可恋战
记者在一尘网、邮票互动网等邮币卡交易网站上看到,丝绸系列邮票的买单、卖单动辄一两千版甚至数千版,而且换手非常频繁。
“还是老样子,炒作发行量和题材。”郑先生说,丝绸邮票近来如此热门,与炒家拉抬有很大关系。
郑先生认为,在丝绸系列遭爆炒之初,网上便有人发帖估计其发行量,并大谈丝绸系列邮票的价值及后市空间,此举有为炒作制造舆论氛围之嫌。
郑先生认为,如果只是普通集邮爱好者,买几张玩玩也无妨,但从投资的角度而言,参与丝绸系列炒作,追涨杀跌,在可能获得巨额收益的同时潜伏着很大的风险。
“最好不要恋战,见好即收。”郑先生认为,丝绸系列邮票不宜长期持有,如果国庆后邮市出现超级行情,尚可一搏,但要是风头不对,则要尽快出手,假如一不小心接了最后一棒,想及时止损都难。
文/图 记者 陈毅彬
【背景】
丝绸邮票
已被冷落好多年
虽然在2006年之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印发了丝绸邮票,但直接在绫绢上印制邮票,中国在世界上开了先河。
丝绸邮票,正式的叫法是“绢制邮票”。据介绍,为了发行丝绸邮票,我国有关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攻克了30余个技术难关,才一举解决了绢面平整、不打皱、不起翘等诸多技术问题。
截至目前,中国已发行了7套丝绸邮票,分别为《文房四宝》,俗称“大丝绸”;《绵竹木版年画》,俗称“丝绸二”;《朱仙镇木版年画》,俗称“丝绸三”;《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开幕纪念》,俗称“奥博丝绸”;《漳州木版年画》,俗称“丝绸四”;《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俗称“牡丹丝绸”;《梁平木版年画》,俗称“丝绸五”。
“大丝绸”发行价60元,面世时也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并一度涨至近200元/版。在炒作风潮过后,“大丝绸”最低下挫到45元/版,跌破发行价。
此后发行的系列丝绸邮票,同样走势不佳,难逃打折厄运。
业界认为,丝绸邮票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是其发行渠道很特殊。
“它们都没有被列入邮政部门的新邮发行计划。”资深邮人郑先生说,像“大丝绸”和“奥博丝绸”,只是在邮票博览会上作为特供邮品出售,而“丝绸二”至“丝绸五”系列,则基本被作为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的奖品。
丝绸邮票的这种非常规渠道供应,导致部分集邮者不知道丝绸邮票的存在,加上其发行价高达几十元,又有同图纸质邮票存在,不少集邮爱好者便对其敬而远之。于是,在集邮者不爱,炒家不玩的情况下,丝绸邮票在市场被冷落了好几年。
(记者 陈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