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 ||||
|
简要内容:在大清邮局原址筹建的天津邮政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地上两层展室有的已开始布展。据悉,10月9日上午,在第41届世界邮政日之际,天津邮政博物馆将落成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0月9日开馆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将呈现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更是津城又一张精致的城市文化名片。昨日(28日),记者对建设中的天津邮政博物馆进行了初次探访。
展品丰富
文物囊括秦汉盛唐
天津邮政博物馆展览面积为1500平方米,分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四个板块。展示内容时间跨度分为五个阶段,即古代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馆藏包括秦汉时期的“车辙石”、唐代的“砖画”、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实寄封、“总理衙门”实寄封、德璀琳家书实寄封、中华邮政“运邮马车”等珍贵文物,也包括第一代的发报机、邮筒、邮路图等不可多得的文物。
在二楼的一间展室里,一架古旧的马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那辆马车是古老的篷式马车,车篷的构件、窗格全部为木质结构。布展的工作人员正在设法将两个大的铁箍木轮安装到马车上去。从墙壁上挂着的历史图片可以看出,这是当年骡马邮车的原型。听工作人员介绍,这辆邮车当年就在邮递员的驾乘下往返于邮路之上,发挥着送递的作用。这辆老马车得来可不容易,那是费了一番周折从洛阳博物馆购回的。
布展精细
雕像陈列点最后上妆
二楼上楼左转的一间展室内,将陈列大清邮局的开创者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中国海关税务司郝德、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恭亲王奕䜣等人的大仿真雕塑。如今这些雕塑主体已经完工,被分别放置在陈列情景之中。负责这些雕塑创作的是四名娴熟的民间艺人,他们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出了这组惟妙惟肖的雕塑。据介绍,这些逼真的历史人物雕塑并非蜡像,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先进的硅胶雕塑技术的硅像,这些雕塑的身体暴露部分脸、脖子、手臂、手等采用的原材料是硅胶而非石蜡,因此这些部位是具有弹性的,和真人的皮肤质感更接近。毛发、胡须、汗毛孔都清晰可见。
展厅内,郝德、李鸿章坐在桌案旁,德璀琳垂首立于郝德身后,奕䜣则站在李鸿章的近旁。雕像的具体位置摆放好以后,雕塑作者之一的陈师傅开始给雕像做细致的面部化妆,这也是雕像布展的最后一道工序。陈师傅说,这道化妆的工序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一点儿也不能马虎。之所以把化妆定为最后一道工序,是因为展厅的光线对雕塑的立体表现有很大的影响,在陈列的位置点上给雕像最后上妆就可以根据光线的方向和强弱来做面部妆容的微调,力求更逼真的效果。
简要内容:在大清邮局原址筹建的天津邮政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地上两层展室有的已开始布展。据悉,10月9日上午,在第41届世界邮政日之际,天津邮政博物馆将落成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0月9日开馆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将呈现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更是津城又一张精致的城市文化名片。昨日(28日),记者对建设中的天津邮政博物馆进行了初次探访。
摄录防盗 感应防火
大龙邮票安放二楼一角
在二楼设有一间珍宝展厅,这间特级展厅位于二楼的一角,小而精致。为什么呢?因为它将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龙邮票珍品的家。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间展厅除了高科技的摄录防盗装置外,还安装了感应防火装置。别看展厅只有十几平方米大小,但这里将要陈设的文物除了闻名于世的大龙邮票外,其余各件也大多是孤品,件件都价值非凡。比如,大清邮局的创建人德璀琳当年写给家人的书信,上面贴的是大龙邮票,成了名副其实的实寄封;“总理衙门”实寄封、唐代的“砖画”等,另有整版的猴票。因为其中的文物多为纸质品,因此该展厅还专门设置了保证其恒温恒湿的装置,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
背景资料
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条邮路、第一张邮政资费表、第一套邮票等都诞生在这里。而“大清邮政津局”则是当时的邮政心脏。
位于解放北路与营口道交口的一座青灰色两层建筑,是著名的“大清邮政津局”旧址,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它兼用中西建筑手法,是天津早期西洋楼房中的精品。1997年被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