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大清邮局”变身天津邮政博物馆 大龙邮票成“镇馆之宝”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0/9/29 17:23:00
来源: 城市快报          2010-09-29 13:58

  简要内容:在大清邮局原址筹建的天津邮政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地上两层展室有的已开始布展。据悉,10月9日上午,在第41届世界邮政日之际,天津邮政博物馆将落成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0月9日开馆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将呈现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更是津城又一张精致的城市文化名片。昨日(28日),记者对建设中的天津邮政博物馆进行了初次探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①贴有“大清龙票”的明信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②大清邮政时期的信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③工作人员正给大清邮政时期代表人物的硅胶人像补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④“大清邮政局”邮差服饰

  人民网·天津视窗9月29日电:在大清邮局原址筹建的天津邮政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地上两层展室有的已开始布展。据悉,10月9日上午,在第41届世界邮政日之际,天津邮政博物馆将落成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0月9日开馆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将呈现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更是津城又一张精致的城市文化名片。昨日(28日),记者对建设中的天津邮政博物馆进行了初次探访。

  原汁原味

  大清邮局变博物馆

  天津在中国邮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是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的首发地,也是近代邮政邮务管理中心和邮运组织中心。天津邮政博物馆所在的大清邮政津局旧址,坐落于本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09号,始建于十九世纪中晚期,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98.4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仅存的清代邮政局房。

  昨日,记者来到这座两层的青砖洋楼前,门楣之上,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为天津邮政博物馆题写的牌匾已经悬挂起来。这是一座砖木结构、地上两层带地下室的楼房,外檐用青砖砌清水墙,一、二层以砖壁柱做隔梁,异型砖券窗、窗台、窗楣及檐部装饰砖雕,雕刻如甘菊等古典西洋花饰,做工精细。

  据工作人员崔先生介绍,这里曾是海关拨驷达局、大清邮政津局及直隶邮务管理局所在地,历经近代邮政创办、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三个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邮政早期创办和成长的历史。这座中西合璧的小洋楼,将中国传统砖木建筑美学与罗马建筑艺术特点、巴洛克装饰风格熔铸一炉,古朴中见精巧,是天津小洋楼中的精品。1997年被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这次把天津邮政博物馆选建在这里,可以说是原汁原味地展示天津的邮政文化。

  简要内容:在大清邮局原址筹建的天津邮政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地上两层展室有的已开始布展。据悉,10月9日上午,在第41届世界邮政日之际,天津邮政博物馆将落成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0月9日开馆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将呈现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更是津城又一张精致的城市文化名片。昨日(28日),记者对建设中的天津邮政博物馆进行了初次探访。

  展品丰富

  文物囊括秦汉盛唐

  天津邮政博物馆展览面积为1500平方米,分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四个板块。展示内容时间跨度分为五个阶段,即古代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馆藏包括秦汉时期的“车辙石”、唐代的“砖画”、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实寄封、“总理衙门”实寄封、德璀琳家书实寄封、中华邮政“运邮马车”等珍贵文物,也包括第一代的发报机、邮筒、邮路图等不可多得的文物。

  在二楼的一间展室里,一架古旧的马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那辆马车是古老的篷式马车,车篷的构件、窗格全部为木质结构。布展的工作人员正在设法将两个大的铁箍木轮安装到马车上去。从墙壁上挂着的历史图片可以看出,这是当年骡马邮车的原型。听工作人员介绍,这辆邮车当年就在邮递员的驾乘下往返于邮路之上,发挥着送递的作用。这辆老马车得来可不容易,那是费了一番周折从洛阳博物馆购回的。

  布展精细

  雕像陈列点最后上妆

  二楼上楼左转的一间展室内,将陈列大清邮局的开创者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中国海关税务司郝德、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恭亲王奕䜣等人的大仿真雕塑。如今这些雕塑主体已经完工,被分别放置在陈列情景之中。负责这些雕塑创作的是四名娴熟的民间艺人,他们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出了这组惟妙惟肖的雕塑。据介绍,这些逼真的历史人物雕塑并非蜡像,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先进的硅胶雕塑技术的硅像,这些雕塑的身体暴露部分脸、脖子、手臂、手等采用的原材料是硅胶而非石蜡,因此这些部位是具有弹性的,和真人的皮肤质感更接近。毛发、胡须、汗毛孔都清晰可见。

  展厅内,郝德、李鸿章坐在桌案旁,德璀琳垂首立于郝德身后,奕䜣则站在李鸿章的近旁。雕像的具体位置摆放好以后,雕塑作者之一的陈师傅开始给雕像做细致的面部化妆,这也是雕像布展的最后一道工序。陈师傅说,这道化妆的工序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一点儿也不能马虎。之所以把化妆定为最后一道工序,是因为展厅的光线对雕塑的立体表现有很大的影响,在陈列的位置点上给雕像最后上妆就可以根据光线的方向和强弱来做面部妆容的微调,力求更逼真的效果。

  简要内容:在大清邮局原址筹建的天津邮政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地上两层展室有的已开始布展。据悉,10月9日上午,在第41届世界邮政日之际,天津邮政博物馆将落成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0月9日开馆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将呈现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更是津城又一张精致的城市文化名片。昨日(28日),记者对建设中的天津邮政博物馆进行了初次探访。

  摄录防盗 感应防火

  大龙邮票安放二楼一角

  在二楼设有一间珍宝展厅,这间特级展厅位于二楼的一角,小而精致。为什么呢?因为它将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龙邮票珍品的家。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间展厅除了高科技的摄录防盗装置外,还安装了感应防火装置。别看展厅只有十几平方米大小,但这里将要陈设的文物除了闻名于世的大龙邮票外,其余各件也大多是孤品,件件都价值非凡。比如,大清邮局的创建人德璀琳当年写给家人的书信,上面贴的是大龙邮票,成了名副其实的实寄封;“总理衙门”实寄封、唐代的“砖画”等,另有整版的猴票。因为其中的文物多为纸质品,因此该展厅还专门设置了保证其恒温恒湿的装置,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

  背景资料

  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条邮路、第一张邮政资费表、第一套邮票等都诞生在这里。而“大清邮政津局”则是当时的邮政心脏。

  位于解放北路与营口道交口的一座青灰色两层建筑,是著名的“大清邮政津局”旧址,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它兼用中西建筑手法,是天津早期西洋楼房中的精品。1997年被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