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连体玫瑰的命运会怎样,我不去预测它,他自由自身的规律。我手上有一份资料,要告知天下,大概的时间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大家的耐心,连体玫瑰的命运会怎样,需要社会去认可,需要全人类去认可,现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价值回归吗,你要有准备奥,需要有时间来换取空间,祝你好运!
全文如下:
最新补充版本
九八降生“混血儿”,“六八”“文革”“一片红”
国家邮政局要回收+查封
焦点访谈大曝光,引来亿万观念齐关注
连体玫瑰的命运会怎样
邮电部以往也曾两度处理过违规邮品:一次是1990年回收“中银错片”,另一次是1997年查禁“红军邮”,而现今对待“连体玫瑰”油表现出来前所未有的重视:即回收有查封。那么连体玫瑰之花在此番关照下起命运将会如何?会是萎谢凋零?还是愈发怒放?!
非法“错题”邮资明信片流入我省
王仁亮 记者熊激文 张爱国
本报讯 近日,大批未经裁切的“玫瑰”资明信片从外地流入南昌邮市。这种非正常渠道流入市场的整版明信片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并且严重骚扰了收藏品市场。
“玫瑰”普通版邮资明信片主要是为顺应各地通过邮政渠道发布广告地要求,由邮政部门推出的。按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部门对承印广告的邮资明信片从内容、形式到印刷的所有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未经裁切的空白玫瑰邮资明信片是严禁流入市场的。
这次流入我省的“玫瑰”邮资片编号是24号的18号的连体片或21连片,这个编号是贵州省遵义市流出,我省的编号是14号,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此编号的正版的明信片。普通版“玫瑰”邮资明信片印制成“广告明信片后”,其售价在1.10元一枚,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空白玫瑰邮资片整版18连已卖到18元左右到30元左右.
目前,市场化上非法流入的正版“玫瑰”明信片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已开始调查此事。
转摘1998年10月17日江南都市报
我看玫瑰
远见
从未有一种邮品如玫瑰片幸运: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受到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电视和报刊中连篇累牍的新闻追踪报道令连体玫瑰名声大振,尤其是早开的玫瑰由中央电视台11月21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后,全国观众一片哗然.....,连体玫瑰的内在价值一非同一般集邮品,而成为一种被烙上时代特征大众收藏文物,这也正是导致许多并不集邮的人士却偏偏对连体玫瑰情有独钟,纷纷解囊相购,带回家珍藏的原因之一,各种情由,实在令人寻味......。
连体玫瑰违规流入市场是由于国家邮政局管理上存在严重的漏洞,致使基层邮政各业中的少数不法之徒利欲熏心、胆大妄为所致。如何处理,是国家邮政局自己的事,在此不加评论。我们只想就广大集邮爱好收藏者关心的“连体玫瑰究竟有多大的收藏价值”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欢迎交流。
首先让我们中国邮资票品发行史,邮电部以往也曾两度处理过违规邮品:第一次是1990年5月jp.22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片违规提前销售,后因发觉名称易让人误解二停发,邮电部专门下文要求各地邮局回收违规早售的邮资片,并按收一片奖80元,收不上来按80/片罚款的标准执行,结果非但没有收上几片,反倒把当时仅几十元/片的市场价格收到了400多元/片,暴涨30多倍。其片又跳跃式的上升,在1997年初邮品拍卖会上达到7000多元的高价,正在更上涨的5万倍(t46.生肖猴票也不过上涨2万倍而已),这就是广大邮迷津津乐的“中银错片”,其飞涨的原因固然有错片的因素,但中国邮品中因错画错的邮品尤其是存在的问题的邮资片可以举不胜举,为何唯独中银错片这般狂涨?只因为他在邮资片中是唯一被国家宣布予以回收的、存在问题的邮品。国家的开价回收,是表明了国家认可该邮品价值的态度,这一点对邮品升值幅度大小至关重要,否则即使错误百出,但国家不予理睬,就不可能飞涨,收藏价值也只有一般而已。
第二次是1997年宣布查禁红军邮,红军邮是一种在东北军区发行的军用通讯邮票本身题材除军用外并无出众之处。被遭致查禁的原因只不过是:这种面值10元的军邮流入市场后以300元/版的价格流通,因其众多邮商纷纷赶赴部队驻军营地寻求货源,而影响了部队正常工作,被东北军区一纸诉告到邮电部,而下文宣布“禁止红军又在市场上流通,违者没收。”虽然虚张声势地查了几次,却一版也没有收到,市场上照买不误,并导致从“禁查”前的300/版继续向上飞涨,直至最高8000多元/版,成为97年度邮市上最黑的一匹黑马,这又是一个因查禁而飞涨30倍的案列(实际上红军邮10元的面值已暴涨了800倍)
分析上述两列违规邮品遭遇到邮电部处理前后的过程,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被查禁和回收的收藏品,往往会被激发出惊人的升值动力,这是有收藏着特殊的收藏心态决定的。试想:作为错的并不严重的jp.22中银错片盒数量较大的红军邮,都能在遭到邮电部一纸“回收”或“查禁”的公告下,骤然引起人们瞩目,短期内(往往是几个月时间)暴涨几百倍以上。看来,遭到邮电部门“回收”或“查禁”,足以令原本普通的邮品立刻脱颖而出,甚至一飞冲天,成为珍邮珍品,看来邮电部的《回收查禁公告》对邮品来说含金量真是太大了,可能得到邮政主管部门“关照”的宠儿们实在太少太少,远的不过有“中银错片”,近的是有“红军邮版票”,他们的价位即便是在大市不好的今天,也维持在两、三千左右一版(片),现在回想起来,不少集邮者在当时都有一几十元购入中银错片或二、三百一版购入红军邮的机会可惜未能慧眼识珠,看出他们的潜力没有重视它们,结果失去了低价购入收藏的机会,至今悔叹不已。
现在,国家邮政局面对违规流出的“连体玫瑰片”终于第三次举起了杀手锏,这回事双管齐下:回收+查禁,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国家邮政局的措施力度都远远大于当初处理中银错片和红军有事的水准,从而引起众多人士的关注,他能否步“中银错片”或“红军邮”的后尘,重视“一收就涨、一禁就升”的收藏品升值规律?历史又是惊人的相似,邮人的“玫瑰梦”可能才刚刚开始......
连体玫瑰篇收藏题材初探
远见
(1)是原国家邮电部改为信息产业部后,以“信息产业部”名义发行的第一枚邮资片,其印有邮资面值,属国家邮电部门发行的正规邮品。
(2)首次以21连整版面世,片幅超大,四边带版铭且未裁切,违反了明信片的国家标准(这一点国家邮政局文件中已明确承认),参照国家发行时的正规玫瑰片标准,其明显属于异常变体(变异)类邮资明信片,“异常”是指篇幅异常超大,“变体”是指四边带版铭的特征与正常邮资片特征不符。
(3)未裁切整版连体玫瑰邮资片上市,并非是印刷厂家对印品控制不严不慎流出而造成的偶然现象,而是由国家正规邮政企业有组织的向外发售,并将销售收入上缴国家邮政,甚至在财务账目上属于邮政企业的正常销售活动。这种邮政企业自己公然销售半成品邮品的现象,首开中国邮品发行史之先河,世界范围都罕见,甚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邮品发行模式”,严重损害了中国邮品在世界集邮领域的形象。
(4)整版连体玫瑰邮资明信片规格及篇幅超大,创邮品发行史上邮品面积最大的世界纪录,是世界邮坛之奇观。
(5)该违规事件涉及面广,参与的邮政企业众多,各省流出的半成品邮资片版号不一,版式繁多,可供集邮者全面研究邮资片邮品的版式及印刷工艺。再中国邮政发展史研究方面,也提供了对邮政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物证。
(6)国家邮政局对违规邮品连体玫瑰片采取“回收+查禁”的方式进行处理,比以往处理违规邮品中银错片红军邮的单一方式(或只回收或只查禁)进了一大步。
(7)由于邮品发行机构名称的变更,自然地产生了中国邮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
以“信息产业部”名义发行的邮品被下级企业“国家邮政局”宣布查禁。
(8)连体玫瑰片流出数量合计为37.5万版,其中以21连版式整张形式存市的只有15万版左右,而有亿万观众(读者)通过电视报刊了解连体玫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在全国收视率为33%左右,据此推算全国各地应有四亿多名电视观众通过11月21日星期六晚上的《早开的玫瑰·焦点访谈专访》节目认识了连体玫瑰。)即使按全国集邮爱好人士计算:平均每150名集邮爱好者或每25名集邮协会会员才有可能共同拥有一版违规流出的正宗邮品连体玫瑰21连邮资片。
连体玫瑰流出的数量统计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最终调查数据:全国各地邮政企业违规流出的半成品连体玫瑰片(含3连、6连、9连、12连等多种版式)共计折合成整版为37.5万版左右,其中贵州版为21.5万版,,四川12万版,安徽2万版,内蒙版1万版,北京及其它合计约1万版。(这个数据不准确,少数版没有这么多,如:内蒙版就100版左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述37.5万版的总量即含2121连正版,又包括3连、6连、12连、18连等多种版型的散片,考虑到四川、安徽、内蒙等等省以21连正版形式流出的连体玫瑰量较少,而编号24的贵州版也至少有30%以上已被裁成各种小版的和散片,所以目前以21连正版形式存世的贵州版总量不会超过15万版,其他省市版中以整版连张存世量共约1万版左右(原北京、内蒙流出的货源不少已被北京、内蒙邮政局高价收回),这样看来,21连正版玫瑰总量在15万版左右,比中英错片7.9万版的违规连体玫瑰片仅多出一倍,而连体玫瑰现价位只是中英错片的2%。即便存世量远比连体玫瑰多得多的红军邮版票,现在价格也是连体玫瑰的40多倍,三者题材接近,价格关系严重扭曲。较比三者的题材,连体玫瑰的上升空间无限。
全国加强邮资票品管理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纪要
11月7日,国家邮政局在京召开了全国邮电部门电视电话会议,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青在会上就进一步加强邮资品管理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会上通过了近期查处违规销售邮资邮品的情况,决定对贵州、四川、内蒙、北京、安徽等省市区下属邮政企业5名主要责任人归于撤职处分。
空白连体玫瑰邮资片流入市场销售,败坏了邮政的信誉。9月底以来,用于制作商函广告明信片的半成品空白邮资明信片,有多连张,也有整版张,在市场上高架炒作,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利用普通明信片为企业代发广告,是国家邮政局推出的一项业务,为了保证这项业务健康的发展,原邮电部邮政总局于今年8月分又下达了《关于加强邮资明信片业务管理的通知》,特别强调:为加强邮资明信片的管理工作,要求制作广告的邮资片双面一次完成并采切成成品后,运达各省指定地点,由省局负责组织在又安全管理措施的印刷厂印刷,并与印刷厂签订印制合同,提出安全、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要严格对其监督印刷。整版和未裁切好的邮资明信片属于半成品,省局不得交地市局,更不的售给用户。对将整版和未裁切好的邮资明信片流入社会的省,国家邮政局将进行严厉处罚。
针对今年9月市场上出现联张玫瑰片出售的问题,国家邮政局进行核查发现:这些违规销售的连体邮资明信片是从贵州、四川省部分邮政企业流入市场的。为此国家邮政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了处理意见,并于10月19日下发了《关于贵州、四川省部分部分邮政企业违规销售多联张邮资明信片情况的通报》。10月下旬以来,又陆续发现有北京、内蒙、安徽等省流出的整版邮资明信片在市场高价销售。国家邮政局已责令相关单位查明原因,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会上通报了对贵州、四川、内蒙、北京、安徽等省相关地区邮政部门及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为了遏制市场上出售的联张和正版邮资明信片进已蔓延,国家邮政局向社会郑重宣布:邮资明信片是国家发行的有价票券,未经裁切的多联张邮资片属半成品,违反明信片的国家标准,不准在市场上流通。对以流入社会的未经裁切的邮资明信片予以回收。凡持有此明信片的人,可与通告发布之日一个月内,在当地邮政局办理货款清退手续。逾期仍未办理清退的,要按照原邮电部与国家工商局发布的《关于个人经营有票品管理办法》中第九条“不准经营伪造或变造的邮品》的规定,对仍在市场上销售这类邮资明信片的经营者,由工商和邮政主管部门视情节予以警告、处罚、没收非法所得等处罚。
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在讲话中要求各地邮政部门严厉惩处内不违规违纪人员,坚决扭转邮资邮品管理的被动局面,切实维护邮政的整体利益和崇高信誉,把全国邮资票品管理工作抓好。为此,他提出三方面要求:
以提高认识,强化全局观念,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二是落实各项措施规定,实行“款随票走”的制度,加强邮资邮品的财务和业务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销售邮资邮品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国际邮政与重申邮资票品销售的有关规定:
不准销售原邮电部和国家邮政局明令禁止流通的邮资票品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邮资票品。
国家邮政还指出:对长期以来严格遵守邮资票品管理规定,没有发生违规销售的省区市,国家邮政局将给与奖励;对积极举报违规销售和协助查出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国家邮政局将负责保密并给予重奖。具体建立办法另定。
刘立清局长最后说:市场上出现多联张和邮资明信片后社会反响很大,新闻媒介对此十分关注,这些多是对邮政企业的关心爱护。他代表国家邮政局对一向关心邮政事业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并欢迎社会各界继续对邮政工作规矩监督、帮助。
摘自《人民日报市场报·大江南收藏》
《中国集邮报》1998年11月18日
关于贵州、四川省部分部分邮政企业违规销售
多联张邮资明信片情况的通报
国邮【1998】202号文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
自今年9月底以来,国家邮政局对集邮市场的检查中发现,有大批量用于制作商函广告的未裁切的多联张普通邮资片在市场上高价出售。经查,这些违规销售的多联张普通邮资明信片来自贵州和四川省。
邮资明信片属于国家邮政局代表国家发行的邮资片的邮资凭证,其规格在相关文件上有着明确的规定。为规范商函广告邮资明信片业务,原邮政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邮资明信片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邮政经【1998】104号,通知明确规定:“正版和未裁切好的邮资明信片属于半成品,省局不的交地市县局,更不的只接受给用户。对正版和未裁切好的邮资明信片流入社会的省局、国家邮政局将进行严肃处罚”。贵州和四川省的一些邮政企业无视部及国家邮政局的相关规定,将用于开发商函广告明信片的正版半成品邮资片大批量倒卖给个体邮商,从中牟取利益,严重损害了邮政信誉既及邮资凭证发行工作的严肃性。
为维护邮政信誉,严肃邮资票品销售纪律,决定对贵州省邮电局给与通报批评,并进行处罚:
一、贵州和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应迅速查清违规销售多联张半成品邮资明信片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扣罚责任单位1998年度新增效益工资各5万元。资本通报发布后一个月内将罚款汇入国家邮政局。开户银行:北京市工商银行宣内分处理,开户名称:中国邮电邮政总局,银行账号:417-221012-58。要求以上两省邮电管理局对责任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给于严肃处理。
二、以上两省邮电管理局立即组织人员将流入社会的多联张邮资明信片全部收回,本通报下达一周后,如果发现市场上仍有联张邮资明信片出售,国家邮政局将再次对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罚。
国家邮政局要求:各级邮政部门要严格执行邮资票品销售的规定、加强对邮票、邮资明信片及其他邮资票品的销售管理工作,杜绝以任何形式违规售邮资票品问题的发生。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对市场上销售的多联张邮资明信片和低于面值销售的通信票、邮政行业管理部门应会同工商管理部门予以没收;会违反规定销售邮资票品的邮政单位及个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国家邮政局 1989年10月19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
违规邮品大量面世
针对全国各大邮市中纷纷出现大量未裁切的“玫瑰”明信片的现象,国家邮政局发布了查处此类违规行为的通知,通知要求在本月26日之后,市场上不得有此类邮资明信片出售。然而直到今天,记者在邮市仍可以见到大量的这种明信片。请看报道。
目前,记者全国最大的邮市“福尼特”邮币卡市场进行采访时看到,这种为裁切的玫瑰明信片不仅随处可卖,而且从“三横连”、“六方连”上至整版各种样式。
记者:“现在买的人多吗?”
邮商:“很多”,都在买。一般都买50到100版。”
集邮爱好者:“这种东西是违反邮票发行规定的未印就的半成品,主要是没有见过。
据了解,这样的邮资片是印刷企业广告邮资片的未印就的半成品,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但为什么却在邮市上存在呢?我们采访了印刷这种明信片的北京邮票厂。
北京邮票印刷局生产副主任李金林。
“我们生产能力不足,上级机关把一部分任务调拨到地方,而且地方上一些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小企业去印刷,而这些小企业并不是专门印刷票证的,我们因了邮票以后,他们整版的对开的拿走了,因此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
据记者了解到,这种行为不仅仅出现于小企业,就是那些正规厂家也并非铁板一块,这些厂家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违规的行为。有正规邮票厂印刷的“炎帝陵”小全张本应在10月28日公开上市,没先到发行前两周,这种小全张已经在市场上流通。
邮票经营者
“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出在下面,却反映出上面管理非常混乱,我们现在拭目以待,看邮电部门有什么办法、措施来挽回这个影响。”
北京福尼特月坛邮币卡管理者:
“邮票这种东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有价证券,现在这种违规、违纪现象出现,会严重扰乱市场,有关部门如不对违纪、违规严加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出差湖南的国家邮政局邮票管理司司长刘建辉。他说,这种多连张半成品邮资明信片大量倒卖给个体邮商,从中牟利行为,严重损害了邮政信誉既有自评蒸发性工作发行的严重性,国家邮政局已派工作组赴贵州等地调查,并重申对市场上销售的多连张半成品明信片,邮政部门将同工商管理部门予以回收,对违反规定销售邮资票品的邮政单位几个人,间严肃处理。
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以上根据10月3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新闻30分”录音整理。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
国家邮政局对违规邮品进行查处
哈。。。。。。。。。。。。待续 很长 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