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
炒邮网论坛
→
各路文摘
→
从邮票主图看《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邮票的最佳原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从邮票主图看《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邮票的最佳原地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0/10/9 9:27:00
邮政部门公布了将在2010年10月22日发行《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以下简称《朱熹》)纪念邮票一套2枚图稿之后,《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中国邮政报》等集邮报刊就《朱熹》的原地发表了一些集邮者的文章,有“祖籍地”的江西婺源,有“诞生地”的福建尤溪,有“终老地”的福建建阳,有“生活治学地”的福建武夷山、建瓯,有“孕育地”的福建政和,还有婺源原属地安徽“古徽州”。根据“原地”一词的涵义,是指“邮票的主题或主图确认的事件发生地或实体所在地”。因此,上述提到的几处地方都可作为原地,但哪个是“最佳原地”值得探讨。
判断一个人的历史功绩不是以他的祖籍地、诞生地、终老地作为标准,而是以其创建的主要功绩为标准,而这些功绩又恰恰是邮票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就是原地集邮中提到的主图。综观我国发行的人物邮票,哪一套表现的是襁褓中的婴儿?哪一套表现的是棺椁中的遗体?更没有去表现其祖籍地的先辈。何况,没有其历史功绩,祖籍地、诞生地、终老地又有何纪念意义呢(家族亲人除外)!今天我们纪念朱熹,不是纪念他出生在哪一天,而是纪念他的历史功绩。随着《朱熹》邮票图稿的公布,我们可以从中去探寻邮票的最佳原地。邮票为我国国画大师范曾设计,第一枚朱熹像的背景是朱熹编纂的《四书章句集注》及其中的《大学章句》,第二枚游学传道的背景是朱熹创建的武夷精舍和武夷山景,这些表现的都是朱熹在武夷山(原崇安)的功绩。 集邮门户网
朱熹在世71年,有60余年都在闽北度过,其中在武夷山就生活了近50年,五夫居住的时间最长,有40多年,朱熹有诗“忆住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为据,潭溪是五夫的一条小溪,溪畔就是朱熹居住的紫阳楼。
由此可见,首先,武夷山是朱熹一生中主要生活和治学的地方,是朱熹的成长地。
朱熹父亲朱松病逝前,将家事相托好友刘子羽。刘子羽不负重托,为朱熹一家在崇安五夫里修建了寓所,取名“紫阳楼”。在父亲病逝后,15岁的朱熹遵父嘱奉母携妹迁往崇安五夫里,在刘子羽为其修建的寓所“紫阳楼”安顿定居。“紫阳楼”四周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有使朱熹触动灵感,信手写就《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名句的一方荷塘。五夫里兴贤街有座兴贤书院,是为纪念理学先贤胡宪而建于南宋孝宗年间,朱熹早年寓居五夫里时曾在此讲学授徒,他的教育实践就始于此地。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书院门楼高耸,上嵌石刻“兴贤书院”竖匾,牌楼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古街上还链接着一条鹅卵石铺砌的“朱子巷”,是朱熹当年前往“兴贤书院”讲学必经之路,今原貌完整,不失当年之旧观。五夫镇今尚存的五夫社仓是朱熹首创,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当时,闽北发生严重灾荒,饥民骚动。朱熹上书建宁知府于五夫建仓留赈,他的惠政之举得到官府支持,又举荐里中有德望之人管理,并制订了《仓规》。竣工之日,朱熹还在社壁上题了一首警诗,“度量无私本是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借以劝戒管理人员。五夫社仓因为开救荒之先河,遂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后人为了缅怀朱子善政之德,改称五夫社仓为朱子社仓。
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创建规模宏大的“武夷精舍”。武夷精舍原名紫阳书院,为武夷山的一大建筑群,世称“武夷之巨观”。朱熹在此著述讲学,慕名而来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武夷精舍是朱熹理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朱熹长期生活在武夷山,秀美的武夷山川,成就了朱熹理学思想的建立。朱熹也寄情于武夷山的灵山秀水,留下了《九曲棹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还有以六曲响声岩朱熹亲笔题刻的擘窠大字“逝者如斯”为代表的九曲溪摩崖石刻。
其次,武夷山是朱熹的成就地,是朱子理学萌芽、成熟,直到传播、发展的发祥地。
最能代表朱熹理学思想的著作是《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自称从30岁起便开始对《论语》、《孟子》下功夫,淳熙四年(1177年)完成了《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之后,便对《大学》和《中庸》二书加以注释,淳熙十三年(1186年)修订《大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集注》,淳熙十六年(1189年)在武夷精舍分别为改定的《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作序。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纂成《四书章句集注》的地点是在建阳和武夷山,但朱熹特别推崇《大学》一书,邮票图中的《大学章句》在四书注中文字最少,却被置于四书之首,表明朱熹对该书的重视,这书是在武夷山完成的,而在武夷精舍为《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作序标志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思想体系的诞生。
1999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武夷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朱子理学,就是朱熹毕生致力于理学研究,集孔子后学术思想之大成建立的思想体系,即新儒学,国际上称之为后孔子主义。文化遗产标准第六条说:“武夷山是后孔子主义(朱子理学)的摇篮。作为一种学说,后孔子主义在中国及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曾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部分。”
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蔡尚思教授1988年书赠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的“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题词就肯定了武夷山作为朱子理学发源地的显赫地位。2005年、2007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南平市人民政府已联合主办2届“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内容包括“朱熹人与自然和谐”高峰论坛、世界朱子后裔恳亲会、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等活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6月21—22日在武夷山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朱子后裔、专家学者和客商再次云集于此,缅怀先贤,至10月22日也在武夷山落下帷幕。由此可见,武夷山作为朱熹一生中的主要成就地、朱子理学的发源地,不仅得到了朱子后裔的承认,得到了中国历史学界的承认,还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因此,从2枚邮票主图看,在武夷山完成的置于四书之首的《大学章句》和标志着朱熹理学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武夷精舍,都说明成就了一代-理学大师,至今还保留有许多朱熹生活、讲学遗迹的武夷山市是《朱熹》邮票的最佳原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