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10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说伍角券在第三套人民币中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券种,丝毫不为过,当然它的传奇与“背绿一角”不同,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它的产生过程。
1959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更换新版人民币的请示,遵照周总理的批示,经过美术专家和印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反复修改,设计出了新方案,再次上报,除十元券和五角券外,其他五种面额的票券设计方案均被国务院批准并陆续投入印制。伍角券因周总理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的意见没有定稿,根据总理指示,1972年7月24日再次上报设计稿样,随后被国务院批准,这样纺织女工就成为五角券的图案,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妇女要顶半边天”的英明论断,凸显出中国妇女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伍角券也是第三套人民币最后投入生产的券品。
伍角券一共有三大版本,它们之间的演变也正好反映我国人民币印制工艺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版本是凹版伍角券,这个券别采用单面凹印技术,用纸为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采用专业的油墨配方,色调较为厚重,票面触摸有明显凹凸感,存世量相对而言较少。由于凹版技术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因此被后面的券别弃用。
第二个版本就是伍角券中名头最响亮的平水伍角券,即平时所说的平版水印伍角。由于印刷凹版伍角券时,尚剩余部分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为了降低印制成本,不造成无谓的浪费,这个券别仍沿用了这种水印钞票纸,但在印制工艺上有了进步,开始采用胶版印刷。这个券别是当时伍角券由“凹版印刷方式”转向“平版印刷方式”过程中出现的过渡券别,这样的票面双重结合体特色在整个人民币发行史上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第三套人民币中唯一一个无意产生的券种。平水伍角券这些年越来越被人认识,被许多纸币爱好者开始重点收藏投资,某些稀缺冠字的市场报价已悄然千元以上,普通冠字的纸券也在百元。平水伍角券,虽然长期以来并没有像“背绿壹角”那样得到广大藏友的极力追捧,但近年来由于第三套人民币的名声大噪,这个票体特色异常鲜明且存世量也非常稀少(尤其是部分稀缺冠字)的过渡券别越来越受到市场有心人士的关注,也被视为第三套人民币中最具有升值空间的券品,虽然市价已有较大提升,但很多藏友认为远远没有反映出它的实际价值。
第三个版本生产时间最晚,采用的技术也最为成熟,是市面上流通最广泛的普通的平版无水印伍角券,这个券别使用的是双面胶印技术印制,所用纸张为无水印钞票纸,胶版的油墨配方色调较淡,票面用手触摸无凹凸感,存世量相对而言较多,市场价格是三个版本中最便宜的。
在第三套人民币中,凡是胶版的都不带水印,而平水伍角券则是唯一胶版印刷且带水印的品种,这正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喜欢第三套人民币收藏的朋友不妨也重点关注一下这个潜力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