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金银币市场前景闲谈(晒一晒2010年3月的文章)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10/10/15 23:16:00

 

最近闲来没事拿出一本2001版的《金银币图录》翻翻,里面的各类金银币图案依然那么光彩诱人,但我细看了上面标注的当时市场价,令我很是惊讶,很多早期量少的币种价格低到看不懂,如:《古代科技发明》第一组金币(1Oz*5,发行量1000枚),价格30000元;《恐龙》金币 (1/2OZ,发行量2000枚)价格2000元;《恐龙》银币(1OZ*2,发行量5000枚)价格500元;《桂林山水》银币(2OZ*4)价格1300元;《宋庆龄》银币(1OZ发行量2000枚,另1OZ发行量20000枚,价格分别为230元和180元)………等等。这本金银币图录虽然是2001年版,里面摘录的市场行情可能时间上还要早点,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价格都是曾经的市场价。

看看目前的市场价,很多品种的价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甚至会怀疑:有没有这样的市场价?其实不用怀疑,这是真的,这都是曾经的事。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金银币的发展历史,我们也许会觉得:金银币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但即使金银币的价格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目前依然处在金银币快速增长、高收益的成长阶段。自1979年发行第一套金银币以来,金银币已经历了31个年头,在头几年里,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老百姓的收入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几十元到一百多元,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生活水平还较低,那时谈收藏金银币简直是一种奢望,所以当初很多热爱收藏的人将热情放在集邮上,那时集邮的成本并不高,几分钱到几毛钱,最多几元钱。当时上海南京东路邮票公司的一块小黑板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字:今日供应:“J10.60/套、J20.96/套、J82.16/套”,大家对这种虽然低投入但仍有点奢侈的收藏乐此不彼。当时邮票公司每二年左右对邮票调高一次价格,使很多集邮的人感受到集邮的高回报。随着各地区、各单位都相继成立了集邮协会后,集邮人数快速增长,集邮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的集邮大军由100万快速增长到1000万人左右(有传集邮大军在最高峰时期曾达到2000万人)。邮票的价格也随着集邮人数的快速增长,价格也成倍上涨。 在JT票中,发行量100万以内的票子几乎都是好票子,且一票难求,于是很多发行量100万套的邮票价格相对于面值都上涨了45百倍,如《苏州留园》、《西游记》、《桂林山水》等价格都达到45百元。如果我们倒过来推,假如集邮的人数仍停留在100万人,那100万套发行量的邮票应当不是什么好的品种,可能20万套、30万套发行量的邮票才是好的品种。事实上这类邮票也不是一上市就达到这个价格,如《苏州留园》也是经历过:1元多、2元多、10元多到1997年的500多元,这其中的原因有集邮人数的快速增长、有集邮题材的开发、有群众性集邮组织的作用、有邮票公司的市场调控作用、有市场的行为。总之集邮发展至今,有主观因素,更有市场无形之手的调控。让我们再回过来看金银币发行初期,由于老百姓手头积蓄不多,所以当时金币总公司的金银币销售策略主要是针对海外,国家通过发行金银币来换取外汇。当时国内集金银币的人数其实并不多,真正的收藏爱好者可能就几百人。所以当时很多早期金银币的发行量从几十枚到几千枚,最多也不过56千枚。假如发行量为2000枚,20%留做国内配售也要400枚,对于当初几百人的收藏群体,这个量的确不小,于是就出现文中开头所说的情况,发行量才2000枚的《恐龙》1/2OZ金币价格才2000元,几乎是金价,甚至在2004年时还只有2200元,仅比金价高一点。另外当时集藏人数较少,量大的币和量小的币价差并不明显,如《宋庆龄》银币两枚一套,其中一枚1OZ发行量2000枚,价格为230元,另一枚1OZ发行量20000枚,价格也要180元,因为2000枚的发行量对当初这个群体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可接受的量了,所以它们都不能被接受,价差自然也不明显。假如现在发行一套两枚1OZ的银币,一枚发行量为40000枚,另一枚发行量为200000枚,估计这两枚币的价差也不会很大,因为40000枚的发行量对目前的收藏群体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假如随着收藏群体的不断扩大,这两枚币的价差会越来越大。因为我们仅仅处于金银币发展的初级阶段,金银币收藏人数虽然在这几年有了高速的增长,但毕竟由于基数小、金银币的发展时间短、金银币的影响小,所以金银币的收藏人数并不多,但如果保持这个增长速率或更快,再过2年、再过5年、甚至10年,金银币的收藏人数会是一个你想象不出的数字。现在《宋庆龄》这两枚银币价差大概有10倍了,未来这个比率还将变大。那么几年后发行量分别为“40000枚”的银币价格和发行量为“200000枚”的银币价格差别应当会很大,而且随着金银币的发展越繁荣、收藏队伍越庞大,这个价差就越明显。这就引出一个话题:目前发行量为3万枚、4万枚的所谓垃圾币在5年后或者10年后价格会怎样?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假如20年前集币人数为2000人,而目前集币人数为5万人,那就难怪78年前《恐龙》金币价格才2000元,而目前的价格为13000元了。那当集币人数达到10万人、20万人时,《恐龙》金币的价格又会怎样?我们在78年前还能在市场上偶尔看到诸如《齐白石公斤银币》、《齐白石12OZ银币》等发行量较少的品种,而目前市场上已几乎很难看到了,而它们的价格也早已上涨了78倍。

金银币需要发展,也肯定会发展;集藏人数在增加,也一定会不断增加,那么目前的垃圾币5年后又将如何?目前市场上已经看不到许多早期的币,而这些币在当初有的就被认为是垃圾币,但现在又有几家店能拿得出。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催生价格的变化,而经营方式或经营观念的转变同样也将影响这个市场。金币总公司下属有近100个直销公司,他们大多在新品推出后就加价卖出,然后在下一个品种推出前夕再全部出货以筹集资金迎接下一个品种。这些直销店几乎没有老的金银币品种,他们几乎以卖新品为主,新品没的卖时就代-理销售各类金条、银条或其它金银衍生品。而市场上一些专营老金银币的店铺,几年前还品种琳琅满目,如今已品种少得可怜。这就是一种市场经营行为。试想一下,假如一家有规模的金币直销店卖的都是金条、银条或熊猫金银币,没有一点象样的镇店之宝,那这还叫什么金币直销店,老庙黄金、亚一金店在卖金银饰品的同时也在卖金条、银条或熊猫金银币,那还有什么特色可言,又让人如何去感受金币文化。市场上的一些老字号店也是卖一个品种少一个品种,金银币这么小的量迟早会被卖光的。问题就在于经营方式,最近集邮公司也成立了很多经营直销店,他们在大量推销新品的同时也在维护老品,他们不断回购一些早期量少的品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早期品种价格看高一线,早期收藏者能够从中获利,收藏队伍才不至于衰竭,新品才会有出路。这就有了最近一年邮票市场的这波行情,很多早期品种都翻了很多倍。而金银币市场上,一些商家或店铺在回购、维护老品价格方面表现一般,以至于一些品种涨了50%100%后,他们早已没有了这些品种,甚至于对这些币已望而却步,那猴票从8分钱涨到6000元的整个过程就简直是一种折磨。最后直销公司就只能选择卖金条,而商铺只能卖新品,真正的老品种、好品种就都落到了真正的收藏者手里。这样市场上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怪圈,很多老的品种由于很少有市场成交、不参与市场流通,所以价格不高,而一些新发行的品种量大但价格居然高过一些发行十几年的老品种。如一些1OZ银币发行已十几年,由于当时被戴上了“垃圾币”的帽子,而市场上又难得看到大笔成交,所以它们的价格还不如新发行的1OZ银币,甚至低于新币的发行价。这应当是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这同时也给收藏者带来了市场机遇。市场终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调节,这个时候的到来可能会快点,也可能要几年,但最终谁会从中获利应当是明摆着的。

金银币真正的发展也只不过这56年,但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品种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集藏人数更是发展到几万人的队伍。但金银币还是要继续向前发展的,集藏人数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这个数字上,未来的数字也许是个不确定的数字,十几万人或者是几十万人,这和发展程度有关。金银币的收藏完全可以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几年已使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老百姓已变得越来越有钱,不是经常有报道:我们的国人在海外大把花钱,人均消费水平甚至超过当地人或其它国家游客。收藏金银币其实并不是少数人的事,可以从几万元开始、也可以从几十万元开始,入门的要求并不高,但这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需要这方面的收藏爱好热情,未来的金银币市场应当前景广阔。

现在的早期金银币价格虽然好象较高,但其实只是相对于早前的价格,即使目前价格已推高几倍,但市场上依然很难见到这些品种,这和一个过度投机的市场有很大差别,对于一个过度投机市场,在价格推高很多倍后,在市场略出现回档或调整时,市场上会出现大量获利回吐筹码,而这次却完全不同,每一次的回档,市场上并没见到很多筹码回吐,因为很多发行量较小的筹码可能已真正落到收藏者手中,对于系统性收藏的爱好者来说,即使价格再涨很多倍他们也未必舍得卖出。所以这种价格上涨纯粹是市场杠杆在起作用,物以稀为贵吗。按目前的收藏群体规模来看,1万枚发行量以下的金银币应当属于老精稀,而这些币的升值空间依然很大,可能出乎你的想象。猴票从8分钱涨到6000元也不是一步登天,在涨的过程中不知有多少人从中获利退出,但真正赚到大钱的是那些对邮票、对猴票充满信心的爱好者。再看猴票的发行量---460万枚,其实并不小,而奇迹却发生了。可金银币的总体发行量均不大,假如金银币的集藏人数达到50万人,那在金银币中不止会出现一个象猴票一样的奇迹,到目前为止的所有金银币都将是一个奇迹。

从一个成熟的市场看必然会形成比价效应,这是市场向前推动的主要动力。9697年的邮票市场曾经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几天“小型张”板块涨,过几天“版票”涨,再过几天“邮资封、邮资片”涨,再就是“生肖”涨、“贺年片”涨等。为什么会轮番上涨,是因为比价效应,因为“小型张”涨了,其它板块的上涨空间就腾出了,人们自然会将焦点瞄准未涨之品种,所以整个邮市呈现出此起彼伏的上涨行情。判断这个邮市走到“终点”的标志是市场已涨无可涨,如973月邮市高潮后期阶段,很多品种都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已涨无可涨,最后连“生肖贺年卡”、“风光明信片”也在短短几天翻很多倍。所以目前的金银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品种还根本没涨过,如很多2-4万枚发行的银币还带着“垃圾币”的帽子、5盎司彩银币也未出现象样的上涨,它们仅仅随着银价的上涨而略微上涨。很多5盎司彩银币发行量才1万枚,但价格仅仅停留在2000元左右,有的甚至已发行10年,它们甚至不如新发行的“水浒”二组5盎司彩银币的发行价(2350/枚)。这其实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但其实其中也透射出投资的机会,说明这些品种具有很强的投资价值,未来这些品种的升值空间将无比巨大。

市场需要不断去挖掘、发现它的投资价值,人云亦云跟着庄家后面抢筹码那你也许永远是个输家,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看哪些品种有投资价值、哪些品种有升值空间,现在不涨未必以后不涨,别人不买也未必是件坏事,那样你挑选的余地会更大,关键是我们对金银币的信心如何,如果我们认定金银币是好的投资收藏品种,那我们就坚定不移地边收藏边投资下去,未来的你一定是最大的赢家。

目前的市场环境对整个金银币发展也较为有利,市场面临通涨,房价正处于高位,国家三番五次放高调调控,黄金、白银价格上涨,老百姓的闲钱越来越多,现在的资金状况和96年已不能同日而语,所以金银币正处于大发展的最好阶段,未来的金银币市场“钱途无量”。

猴票从8分钱涨到6000元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这过程中的每个成交价都意味着有人退出、有人进入,很多人在抱怨当初30元价位、50元价位或1000元价位时卖出了猴票,因为已经涨了很多很多倍了,但最后猴票居然一路小跑,跌跌撞撞跑到了6000元。金银币能跑多远,没一个人知道或现在敢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长跑也许比短跑更有收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88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