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这个“庄家”够仗义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10/21 18:3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一个香港人拎了16捆不同版式的人民币,来找宋喜光鉴定。他脱下西服罩在脑袋上,随手摸上一捆儿便说:“80年出的,2块钱。”半分钟时间,16捆儿钱币,盲验一遍,一个没错。香港人惊着了,一抱拳:“从今儿起,您就是我师傅了!”

这香港人就成了宋喜光的第78个徒弟。

在人民币收藏的圈子里,40岁的宋喜光岁数小,辈分大,他没少收比他年长的徒弟,整108个,“正好凑个梁山”。更绝的是,从2007年入行算起,宋喜光仅有3年藏龄。

“这就叫横空出世!”好友老陆如此评价。

母亲是做文物收购的,宋喜光打小就受了熏染,喜欢收藏古物。不过,和钱币结缘,还是一次偶然。

1997年,自己开公司的宋喜光逛地摊儿时,看见3张第三版的一毛钱旧币,“一眼就喜欢上了”。摊主要卖2000元,在一番讨价还价后,摊主让了50块钱,揣着三张一毛钱,宋喜光乐颠颠儿地回了家。

这事儿很快就被宋喜光忘在脑后。直到10年后,他跟朋友去逛旧货市场,无意间见着了这个币种,再一问,1万6一张。“哎哟喂,这玩意儿比中国的房子还能涨!”自此,他才正式入市。

别人是玩币,宋喜光自言“玩命”。任何消费掏的都是大票子,为的就是把旧钱“全找回兜里”;要碰到印着几个6连号的“好货”,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咣咣咣”地“通切”。

起初,这个“嫩瓜”也没少“挨切”,光是被蒙被骗就有十几回。于是,他开始自个儿琢磨,配上80倍的放大镜片,对着一捆捆人民币研究,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看着看着就把自个儿逗乐了,“真绝嘿,拿药水把冠号G的那一杠给涂了变成C,价格立马翻番!”

自从和钱币打上交道,他学问见长。“前两套人民币上本来都设计了毛主席头像,知道为啥取消了吗?”他解释道,“因为毛主席说,要制止个人崇拜!”

3年不到,宋喜光便从“嫩瓜”变成圈子里呼风唤雨的“大庄家”。2010年初,他开了个钱币投资网站,半年后算相关网站点击率,是百度上的“冠军”;他的藏货里,有许多圈子里公认的极品,比如第一套人民币里的“门楼儿”、“牧马人”,“蒙古包”,据说已价值数百万。

不过,真正让宋喜光声名鹊起的,并非他的藏货,而是他的为人。

网站聘请了9个工作人员,加上服务器,一年的运营费用要30多万元,都是宋喜光自个儿掏的腰包。他还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和家庭住址,随时接受新手咨询。

“我自个儿吃亏过来的,不想再让新人们吃亏了。”这个东北汉子嘿嘿一乐,“一握光哥手,永远是朋友。”

这些年,宋喜光总在为散户出头。有的人一入场就被坑了,他就在自己的QQ群里搞募捐,你100我50地“凑上”;为了防止币商暗箱操作,他每天都在网站上公布即时成交价格。甚至,他还要时不时地替散户们打上几场“商战”。

钱币投资市场,和现今的股市极为相似。几大币商价低时大批吃货,价升时再抛货压价,如此往复,大量无辜散户的利益受损。于是,每逢币商砸盘,宋喜光都要接盘护价,有人曾戏言,“商战之时,光哥的吸货速度能赶上印钞机了”,还有人回忆其场面,如同“一个巴菲特对抗好几个索罗斯一般”。

如今,在钱币收藏圈里,宋喜光被尊称为“义庄”。“光哥够仗义!”许多散户一提起他就竖大拇指。


可为了这个义字,宋喜光可没少吃亏。

有一回,在一个著名的钱币投资网站上,发生了一起80万左右的诈骗案,宋喜光在上面发帖,愿意“出3000块钱拿骗子”,结果被网站删帖封号,还附赠了条短信:“兄弟,你这不是砸我们场子吗?”

就在不久之前,他撇下司机,独自在一个旧货市场溜达,结果又“没管住自己”,提醒了一个差点儿被托儿们蒙了的老大爷,最后老大爷走了,他却被骗子们围在中间一顿好打。

“差点儿就给丢护城河里去啦!”宋喜光一扬脖儿,一大口二锅头下肚,“下回得学精点了,等托儿走干净了,我再走!”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