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厦门日报读者节上最神气的是纪念封(图文)
2010.10.22
作者:郑启五 “厦门日报读者节”一年办得比一年更热闹,今年第十届了,红旗红衣红旗袍红男红女一片红火,把一个水凉凉的晚秋烧得如同热辣辣的盛夏。偌大的白鹭州广场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五花八门的节目安排都颇有市民狂欢节的味道,笑脸张张笑声串串,闽南语歌唱的是“欢喜就好”!
人潮汹涌啊,领取“读者节首日封”的场面最热闹,只见排队的男女老少成千上万,还好发放速度很快,大家也如同散步一般;相形之下排队等吃蛋糕的就只有稀稀拉拉十几人,真是天壤之别啊,看来不愁温饱的百姓似乎更喜欢“精神食粮”啦。所谓的“读者节首日封”,实际上是“普通邮资封加字纪念封”,每届一枚,被加字印刷的普通邮资封从第一届的“芙蓉花”,到第二届的“水仙花”,再到第三届的“鼓浪屿日光岩”,一直演进到如今第十届的“海峡西岸建设”,先后共有四种普通邮资封参与。不久前,《厦门日报》刊登了彩色的大照片,著名集邮家何大仁教授的弟弟何大汉先生展示了他自己收藏的第一届到第九届的纪念封,收藏的魅力和神奇在市民读者中引发了小小的轰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集邮者如梦初醒,开始为自己残缺的藏品配套成龙,一时间历届“读者节首日封”成为厦门民间邮市的热点。尽管“首日封”的说法有误,但目前已经在市民中约定俗成,笔者以厦门市集邮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多次进行了纠正,但效果不大,那“首日封”就“首日封”吧,还是闽南语歌唱的那句——“欢喜就好”!
在读者节现场,与发放纪念封配套进行的还有《厦门日报》和《金门日报》的总编们共同为纪念封签名,这同样激发起现场读者和市民极大的兴趣,大家手持“海西建设普通邮资封第十届厦门日报读者节加字纪念封”再度排起了长队,热络的场面让金门的报人十分惊喜。
厦门邮资票品局、厦门市集邮协会以及厦门邮政商函广告公司的工作人员为此忙得不可开交,马不停蹄地为大家加盖邮政日戳和纪念戳。小小的纪念封不但激发了老集邮者的新热情,也诱发了许多新人开始关注起集邮这个生生不息美好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