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三年揭开宜兴均陶神秘面纱 故宫鹅首瓶遭疑(图)

1楼
邮耗子 发表于:2007/12/17 10:56: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宜兴蜀山出土明末清初白泥胎均陶菱口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北京故宫藏蓝釉鹅首瓶

  故宫藏“鹅首瓶”遭质疑

  3年发掘揭开宜兴均陶起源期神秘面纱

  南京博物院考古队3年来对宜兴蜀山古窑址的考古勘探、发掘近日结束,此次发掘揭开了宜兴均陶起源期神秘的面纱。昨日,负责发掘项目的杭涛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重要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里收藏的明代仿宋代官窑紫砂均釉陶贡品是出自宜兴蜀山,但此次发掘没有找到任何遗物。专家认为,一种可能是专家断代有误,一种可能是出自宜兴蜀山以外的其它窑口。杭涛表示,此次发现,宜兴均窑史将可能要重写。

  蜀山700平米发现8座古窑

  记者走进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工作室,角落里排了一长溜黑色塑料袋,袋里都是浑身泥土的碎片。铺在地上的是已经洗干净的,每一堆都用雪白的蛇皮袋垫着,插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分门别类标着:地点、编号、名称、数量、坐标以及记录者、备注等。杭涛先生如数家珍般地谈起此次发掘的过程,经过3年的考古发掘,宜兴古窑址发掘工作已经结束,近日进入了后期登记整理和研究阶段。本次发掘地点位于蜀山西、南坡,分为7个区,发掘面积700平方米,粗略估计,蜀山下埋藏着数十座古窑,此次考古一共发现了8座。杭涛介绍道,“当年,蜀山烧窑的景象很是壮观,白天,一座座龙窑吐出翻滚的黑烟,飘浮长空;夜晚,窑火逸出洞眼,照亮夜空。随着品胜窑在1959年春天的停烧,蜀山近500年漫天的窑火熄灭了。”

  没找到紫砂泥胎釉陶遗物

  杭涛说,“宜兴均陶是明代中期仿制宋代钧窑的一种陶器,因‘钧’为瓷的意思,宜兴陶器是用土烧制的,故称为‘均’。均窑烧制的仿宋代陶器与宋代钧窑瓷器一样是上釉的,而紫砂大多是不上釉的,两种产品不同,但一般都在一口窑中混烧。”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年,王穉登在《荆溪疏》中写到:“蜀山黄黑二土皆可陶陶者穴火负山而居……”杭涛指着书上这一段文字说,此次发掘验证了王穉登记载的他看见蜀山用黄土即指白泥和黑土即指紫砂泥胎烧制的陶器,证明了均陶有着近500年的悠久历史。但杭涛透露说,“蜀山窑址发掘的地层多达23层,跨度从清初到民国,此次发掘对每一层遗物都进行了标本分析,发现全都是用白泥胎烧制的釉陶遗物,没有找到紫砂泥胎的釉陶遗物。”

  故宫藏“鹅首瓶”年代有疑

  据杭涛介绍,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收藏的仿宋代的紫砂泥胎釉陶数量很少,全都是贡品,极为珍贵。如“蓝釉鹅首瓶”、“洗”等,过去学者一致认为这些藏品都是出自明代宜兴蜀山均窑。这次发掘提出了一个重要疑点,可能以往学者专家对故宫所藏的几十件紫砂均陶断代和窑口定论有误。杭涛认为,“一种可能是故宫藏品的早期断代偏早,一种可能是出自宜兴蜀山以外的其它窑口。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蜀山以外的其它窑址有紫砂均陶遗物存在。这些均陶贡品出自宜兴无疑,但窑口尚待今后确认。”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说明均窑早期是以白泥胎烧制为主,后来才发展到紫砂胎的多样化。杭涛表示,此次发现,宜兴均窑史将可能要重写。 本报记者 蔡震

(责任编辑:曾玉燕)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