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朱子纪念邮票妙手丹青绘朱子方寸之上见大儒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0/10/24 18:20:00

 

2010年10月24日   大武夷新闻网    

    今年,是朱熹诞辰880周年。为纪念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昨日在武夷山首发。
    在《朱熹》纪念邮票首发之日,参与邮票申报、设计的省级邮展评审员、南平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陈卫东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回顾了这套纪念邮票申报、设计历程,为我们还原了那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首次申报未偿夙愿
    “东周有孔丘,南宋有朱熹。”
    早在1989年9月,国家邮政局曾发行《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而继孔子之后,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朱子,却迟迟未见发行纪念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对于朱熹长期生活、著书立说、传道授业的闽北,对于广大集邮者,对于朱子后裔而言,甚为遗憾。”陈卫东说,作为朱子学说的发祥地,闽北申报《朱熹》纪念邮票,迫在眉睫。
    2001年,武夷山市政府、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以及南平集邮协会分别向省邮政局提出申请发行《朱熹》邮票的要求,“但石沉大海,杳无音讯”。2006年,在省集邮协会学术宣传委年会期间召开的2006—2010年福建邮票选题研讨会上,南平市集邮协会再次提出申请,也未见确定。
    对此,陈卫东分析认为,“名人纪念邮票的发行有严格时间限制,一般择取逢十的周年,从时间上看当时申报条件并不成熟;同时,这与国内对朱熹的认知有关,朱熹虽与孔孟齐名,影响却不及二位,尤其是在北方。”
    千呼万唤始出来
    2008年9月,省邮政局在龙岩召开2009—2010年福建邮票选题研讨会。会上,市集邮协会理事陈卫东与程中端提交了论文《关于发行朱熹纪念邮票的建议》,并作陈述性发言。“在听取了我们发言后,省邮政局对此高度重视,将发行朱熹纪念邮票作为重点选题之一,同时要求南平尽快拿出一份有说服力的方案。”陈卫东说。
    至此,《朱熹》纪念邮票的申报工作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大量的案头工作从2009年1月23日启动,同年2月,市集邮协会在认真调研、获取大量翔实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议案、提案,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向市人大、政协和全国人大、政协提交。
    2009年2月18日,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研究了申请发行《朱熹》纪念邮票事项,会议同意尽快将申报方案上报省政府,并向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专报。
    在政府主导下,我市举全市之力,加快了申报步伐。在这期间,党政领导、民主党派人士、学者专家、民间社团人士、闽北朱氏后裔……数不清的手在推动着《朱熹》纪念邮票的诞生。
    2009年11月12日,喜讯通过电波从北京传来:《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正式申报成功。南宋大儒朱熹,在千呼万唤中,穿过880年的时空隧道,走上了“国家名片”。
    闽北元素再入方寸
    《朱熹》纪念邮票由著名国画大师范曾先生以中国画技巧创作,生动再现了朱熹讲学传道的画面,邮票背景分别辅以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以及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和武夷山水风光。
    据陈卫东介绍,在创作之初,范曾先生的第一稿与如今问世的邮票有较大差异,主要在于邮票背景的选择上。此外,在人物描绘上,范曾先生所创作的朱熹像,相比建瓯博物馆中朱熹61岁的对镜自画像,更为饱满、丰韵。
    陈卫东说,在背景选择上,范曾先生创作的一稿中,第一枚邮票的背景并非《四书章句集注》,这不能完全体现朱熹理学思想,也没有闽北元素。其次,第二枚邮票背景中,武夷精舍等闽北元素的表现也不够突出。
    在多方沟通协调下,范曾先生采纳了有关意见,在邮票背景中辅以《四书章句集注》、武夷精舍和武夷山水风光,具有完整题材“闽北元素”的邮票最终问世。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景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