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会刊之——《香港集邮之声》概览

1楼
一飞 发表于:2007/11/15 13:04:00
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简称:港邮会)原名为“香港集邮沙龙”,成立于1995年6月8日,为香港政府注册之非牟利社会团体。于2000年7月11日改称“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港邮会”首任会长为陈国富先生,现任会长纪觉英先生,副会长麦国培、邹国权、叶长青先生,秘书林之万(英文)、温白蒂(中文)。“港邮会”每周有一次周会,每月一次大型例会活动,邀请集邮家讲解邮学知识,提供集邮指南。“港邮会”成立以来,多次组织集邮展览、与内地省市集邮交流活动,为两地集邮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港邮会”于1998年出版会刊《香港集邮之声》杂志,大16开48-60页,四封彩印,至2004年12月出版5期,刊发大量会务信息和邮学著作。同时,“港邮会“每月出版会讯——《香港特区集邮》报道会讯及集邮资讯。从200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种大型学术年刊《香港特区集邮年刊》,16开200余页,至2007年已经出版3期。
现将《香港集邮之声》5期刊登的邮学文章目录整理如下,方便大家整理、查阅。
第一期:1998年6月创刊号。刊登了以下邮学文章:《创刊词》、《缘起(本会组成经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集邮沙龙二届邮展观后感》(常增书)、《香港集邮组织回归后的反思》(陈国富)、《专题邮集编组入门》(纪觉英)、《学习点邮政史》(蔡浩强)、《邮话》(邹国权)、《新中国早期邮政用品中的两个疑案》(陈志深)、《我的书法封》(雷超荣)、《群策群力·攻克癌症》(王利昆)、《香港民用航空发展1934—1985》(黎培)、《回归邮票的风采》(王江)、《一代名舰——中山舰与孙中山》(温白蒂)、《收集航空首航封漫谈》(孺子牛)、《新中国邮票上欣赏到的多民族风采》(继正)、《谈纪念封的设计》(周耀祺)、《谈谈香港首日封》(陈国富)、《各地邮政公事实寄封的研讨》(黎鸿健)、《文革木刻邮资封》(梁永棠)、《拱北海关戳最晚使用期探》(姚松东)、《普及集邮知识与提高我国集邮水平的关系》(邹国权)、《香港的邮戳》(忙人)、《邮戳换新颜》(为之)、《提早登场的私人邮资盖印机戳》(董之恩 郑奕羽中)、《错体的邮资已付戳》(文库)、《罕见的临时邮局戳》(秋海棠)、《趣味的极限片》(陈老四)、《谈澳洲邮政改革》(黎鸿健)、《机要邮资初探》(麦国培)、《香港集邮沙龙会章》、《大事记1995—1997》、《香港集邮沙龙第一届集邮展览》、《“庆贺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集邮沙龙第二届集邮展览》、《我们的话》(编者)。
第二期:1999年8月号。刊登了以下邮学文章:《对香港集邮沙龙的初步体会》(本会)、《以邮会友》(蔡浩强)、《五湖四海邮传情》(小记)、《专题邮集素材的选用》(纪觉英)、《香港集邮沙龙访问湘潭》(贺浦林)、《寄戴恩赛实寄封的研讨》(黎鸿健)、《我为什么会集邮》(尹佩贞)、《论英女皇第六组普通票》(邹国权)、《香港通用小型张系列》(陈老四)、《邮票给我的苦与乐》(张继正)、《双“年”邮戳》(忙人)、《无锡“白毛女”图邮资机符志出现伪品》(麦国培)、《捐血——开发类邮集》(邹国权)、《香港“麦格”(MIDGET)型商用邮资机戳》(姚松东)、《红花余话——红印花邮票的存世最大连票》(赵人龙)、《新中国最珍罕的邮资明信片》(陈志深)、《极限集邮的乐趣与编组》(陈国富)、《香港极限集邮随笔》(李宏)、《派递局机戳》(为之)、《一个不费分文、价值无限的邮集》(黎鸿健)、《我的梦想》(王广田)、《香港邮政宣传戳》(梁永棠)、《大事记》(资料室)、《“庆贺香港回归一周年” 香港集邮沙龙第三届集邮展览》(本会)、《“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 香港集邮沙龙第四届集邮展览》(本会)、《我们的话》(编者)。
第三期:2000年9月号。刊登了以下邮学文章:《我们要努力向前》(本会)、《敬告》(本会)、《贺词》、《湘、香联邮谊 方寸显同心》(小记)、《我国邮品将出现长江泛滥危机》(陈志深)、《漫谈“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王广田)、《富有创意的试验性类别邮集简介》(资料室)、《几种不规范的明信片》(陈国富)、《香港极限集邮随笔》(李宏)、《新中国少数民族双文字普通邮政日戳初探》(温白蒂)、《集邮漫谈》(陈老四)、《排队浪潮》(林大尧)、《违章使用邮票通知印》(邹国)、《可重复使用之“邮电公事”封及其相关规定》(麦国培)、《谈陕西南郑“国内平信邮资已付”单位银圆代邮券》(蔡昌道)、《名画艺术专题邮票的收集与鉴赏》(张展骥)、《贴大方连改2邮票实寄封》(纪觉英)、《澳门慈善印花票》(姚松东)、《一个集邮初哥的心声》(尹佩贞)、《台湾早期邮票》(周耀祺)、《邮票的齿度》(麦子敬)、《〈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梁永棠)、《香港邮资已付戳初探》(陈国富 梁永棠)、《九十年代中国国际邮件改退批条》(纪觉英)、《民居普票》(邹国权)、《大事记》(资料室)、《香港集邮沙龙第五届集邮展览》(本会)、《我们的话》(编者)。
第四期:2002年3月号。刊登了以下邮学文章:《发挥国际精神 继续前进》(本会)、《香港——绍兴市、富阳市集邮协会联展览纪》(邹国权)、《邮兴为何因加得减》(继正)、《邮书介绍——〈潮帮批信局〉邹金盛编著》(蔡浩强)、《升值2万多倍的“金猴”》(王广田)、《集邮趣事两则》(尹佩贞)、《西川航空单位邮票加盖版式研究》(蔡昌道)、《略谈机要信函邮资》(纪觉英)、《新中国第一阶段的邮政日戳》(麦国培)、《澳门“好易寄”邮资已付明信片》(姚松东)、《早期香港邮资机使用日期考证》(麦子敬)、《香港广告宣传戳》(黄志坚)、《香港极限集邮随笔》(李宏)、《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集邮学术讨论会》(忙人)、《形形色色的香港邮票》(陈老四)、《图案邮戳清真寺戳戳图有纰漏》(张泰麟)、《浅谈国内退回戳》(朴妍欣)、《原始野性的呼唤》(张展骥)、《试用滚筒邮戳》(董之恩)、《香港电子票和趣味品》(戈夫)、《杂谈癸戳的用途》(陈国富)、《解放战争期间延安国际邮件的研究》(纪觉英)、《大事记》(资料室)、《多姿多彩的邮展——港邮会第六届集邮展览》(梁永棠)、《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第六届集邮展览》(本会)、《我们的话》(编者)。
第五期:2004年12月号码。刊登了以下邮学文章:《香港2005年邮展》(本会贺)、《从一枚宁波工部局书信馆邮戳谈起》(郑挥)、《集邮发展动能的启示》(陈国富)、《安徽洪琴邮姑苏的民信局快件封》(郑挥)、《孙中山在澳门的足迹——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8周年》(林炎)、《从伪“华北”改值片谈中山8分片的版式》(麦国培)、《我国第一枚彩色珍邮明信片》(张家禄)、《从银圆封上透视四九年的金融与政局状况》(华章)、《盖防痨宣传戳的沙鱼涌实寄封及盖防痨宣传戳的相关邮件》(余耀强)、《谈痨色变》(林之万)、《此“中山”非彼“中山”——一件与“中山”有关的失误封》(余耀强)、《编者的话》(麦国培)、《“驱帝城”封资料有新发现》(董之恩)、《国歌》(邹国权)、《快乐集邮》(邹国权)、《香港电车百年回顾》(陈祖本)、《香港变异票》(何国康)、《〈香港邮资机周年纪念戳〉邮集选粹》(麦子敬)、《〈消防〉邮集选粹》(何国康)、《浅谈“诺曼弟”六十年纪念巡礼》(林之万)、《缅怀梵高》(林之万)、《香港圣诞邮简》(陈国富)、《〈圣诞邮简〉邮集全录》(陈国富)、《〈猴年电子标签〉邮集全录》(林之万)、《〈南北极〉邮集选粹》(张益民)、《〈香港景致〉邮集选粹》(梁冠东)、《〈香港鲤鱼标签〉邮集选粹》(冼少琴)、《〈香港政府公函邮件〉邮集选粹》(董之恩)、《〈香港过渡普票〉邮集选粹》(邹国权)、《〈猿猴世界〉邮集选粹》(潘颖峰)、《〈俄罗斯巡回画派〉邮集选粹》(张展骥)。
   来源:中邮网     作者 :朱天文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