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从集邮发展史探讨集邮文化如何融入社会大文化

1楼
一飞 发表于:2007/11/15 13:19:00

集邮活动是近代社会新生的文化活动,虽然它仅有160多年的历史,因其老幼皆宜,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已受到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的欢迎,集邮活动遍及全世界。集邮文化源于社会文化,根植于社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艳丽之花。近20年来,有些人自划“集邮圈”、自定“集邮界”,自娱自乐,自我孤立,此种倾向,不利于集邮活动的普及和提高,更不利于集邮事业的发展。
针对中国国情,探讨如何走出集邮圈,把集邮文化融入社会大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就集邮文化的产生、发展、现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对集邮文化如何融入社会文化提出建议,愿此文能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以利于集邮事业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

集邮文化根植于社会大众文化

集邮文化随着邮票的使用应运而生,以收集、欣赏、整理、研究使用过的旧邮票为主的集邮活动,因邮票印刷精美,主图健康,发行严谨而得到人们的青睐。邮票随着信件传遍全球,集邮活动迅速在各国蔓延。集邮适应于社会各阶层人士,上至国王总统、皇亲贵族;下至贫民百姓,贩夫走卒。富者乐于收罗新票,难得的变体票、错体票和珍罕的实寄封;贫者乐于翻检废纸篓,寻觅旧信封、片简,研究封片简上的邮票、邮资图,邮戳、签条。各有所获,各得其乐。
上述特征,体现了集邮文化的自发性、高雅性、普及性和世界性。早期的集邮文化活动并没有政府部门、邮政部门领导,而是民众自发的文化活动,报刊等公共传媒对此高起点的民间文化活动甚为关注,不时报道集邮信息,推动了集邮的发展。王侯贵族的介入,提高了集邮文化的规格档次,扩大了集邮的影响。1852年9月,比利时一集邮者在布鲁塞尔举办的美术工艺品展览会上展出一框世界各国发行的邮票,虽然只有88枚,却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此后,为集邮服务的邮商在各国相继开业,他们不仅为集邮者提供了方便,也是集邮活动的积极宣传员。在邮商的协助下,许多富有的集邮者升格为集邮家、大集邮家。邮票目录、集邮报刊大量出版发行,邮票诞生40年后,欧美各国集邮文化已绚丽多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
我国集邮者于1922年在上海成立神州邮票研究会,有组织的集邮活动由此开始。随后又成立了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研究会、甲戌邮票会、天津邮票会等集邮团体。早期的集邮团体没有政府官方的资助,其聚会、展览活动多在青年会活动场所、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处举行;其出版活动得到印刷所、出版社、书店的支持,其聚会、出版、展览等活动自然地与社会文化融于一体,为社会大众文化活动增添一朵亮丽新花。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60年代“文革”前,集邮活动城乡遍地开花,其小型邮展不拘一格,不嫌简陋,在文化馆、文化宫、图书馆,学校教室、礼堂,工厂俱乐部、车间,军营、工地、田头以至宿舍、食堂、走廊举行,展品随少,也无标准贴页和标准镜框,更无《展览规则》,但很受群众欢迎,并得到基层单位的支持和好评。此举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带出了一大批集邮爱好者。
回顾以上集邮历程,可知集邮文化源于社会大众,根植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大花园中一簇灿烂之花。

“集邮圈”促进集邮文化发展

“集邮圈”、“集邮界”的概念在早期集邮活动中逐步形成,但比较模糊,并不明显。比如有人要加入集邮组织,都会受到欢迎,只要缴纳会费即为会员,没有集邮资历,身份地位等准入门槛。
上世纪80年代,各县、市、地区、省市、自治区、行业集邮协会及中华集邮联合会在邮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相继成立,千万人进入集邮队伍,以集邮协会会员为主体的集邮圈、集邮界较清晰地凸现于社会。这支有领导、有组织的集邮大军朝气蓬勃,人才济济,包括了参加过早期邮票会的老一辈集邮家;50年代成长的年轻集邮家;邮政部门的领导和各部门热心集邮的活动家;以及各地、各行业的集邮积极分子,可谓千军万马,浩浩荡荡。这支庞大的集邮大军,创办邮刊,举办邮展,撰写邮文,搞知识竞赛,营造集邮文化新天地,促进集邮文化发展,为提高中华民族集邮文化的整体水平立下了不朽的丰碑。特别是中国邮集参加世界邮展、亚洲邮展,摘金夺银,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国集邮由此屹立于世界集邮之林。集邮文化的灿烂光彩将永远载入史册。
正当中国集邮辉煌灿烂之日,集邮者沾沾自喜之时,却呈现集邮圈越转越小、集邮界越画越窄之势。不少老一辈集邮家逝世,永远离我们而去;许多年轻集邮者脱离集邮圈,另觅乐趣。离开的多,进入的少。千军万马犹存,但已不再浩浩荡荡;集邮文化园地依然百花争艳,绚丽多彩,但只见圈内人孤芳自赏,少了些圈外人喝彩。
究其集邮圈走下坡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有受全球集邮气候转冷影响之说;有电讯迅猛发展,邮政业务减退之说。有人言邮票发行量过大,集邮圈装不了;有人说信件寄递越来越少,认识邮票者也越来越少。以上议论皆言之有理,但有失偏颇,凡事不可“只怪天不怪地”。集邮圈走下坡,受圈外因素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但圈内人也该反省反省了。

走出“集邮圈”回归社会大文化

近十多年来,集邮圈呈现自己办邮刊自己看;自己办邮展自己参观之势;满足于集邮园地百花齐放,忽略了万里江山欣欣向荣。集邮人若再自我画圈,自我划界,孤芳自赏,自我满足,将集邮文化游离于社会大文化之外,集邮圈将越滚越小,把集邮文化引入“古文时代”,使人看不懂,敬而远之。
如何走出集邮圈,将集邮文化融入社会大文化,扩大集邮队伍,恢复往日的辉煌,已成为集邮人的重要课题,当务之急。就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供圈内人参考。走出集邮圈的四点思路是:进入大众宣传媒介;降低准入集邮门槛;渗入社会文化活动;扩大集邮服务范围。

一、进入大众宣传媒介

集邮人文化水平不低。集邮圈中有很多人擅长写作,文采横溢。集邮报刊从中央级、省市级、县市级和个人办的民间邮刊数以千计,可谓繁花似锦,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邮刊品种虽多,发行量却不大,而且基本是圈内人自己写,自己编辑,自己发行,自己看。集邮报刊是集邮文化的重要风景线,集邮人为此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展示了集邮人的智慧和才华。
集邮报刊中有许多文章短小精悍,既有知识性、科学性,又有趣味性、可读性,这些精彩的文章完全可与大众传媒报刊的同类文章相媲美,在集邮圈发行量很小的集邮报刊发表未免可惜。上世纪80年代,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大型报刊及各省市区党委机关报都能经常见到集邮文章,有的还开辟集邮专栏、专版。进入新世纪,大众报刊上的集邮文章越来越少,集邮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缩小。愿集邮人重新振作,走出集邮圈,齐心协力收复失去的集邮舆论宣传阵地,让图文并茂的集邮作品常见与大众报刊和电视银屏、网络世界等各种大众传媒,重现往日的集邮风采,为社会大众奉献绚丽多彩的集邮之花。

二、降低准入集邮门槛

要做大集邮圈,扩大集邮队伍,首先必须降低准入门槛。社会各界人群中,随时都在产生新的集邮爱好者。新集邮者往往得不到集邮圈的重视,想加入集邮队伍而不得其门。特别是一些个体工商业者,常因“工作单位”问题被拒集邮协会门外。还有些人因“集邮资历浅”、“没有预定新邮”、“工作流动性”、“住地边远,不易联系”等各种原因,不能加入集邮协会。笔者认为,凡是愿意加入集邮协会的人,都要欢迎他们入会,尽量降低准入门槛,以增添新生力量,壮大集邮队伍。
还有一个邮展门槛,也使人敬而远之。集邮新手制作邮集,未免粗糙,不够水平,不上档次。对此类初级邮集,应多加鼓励、辅导,而不是拒之门外。基层邮展常会出现不合邮展规则的“另类邮集”,只要大家感兴趣,尽量让其参展,不要动不动就用《规则》来衡量。展品门类多了,内容丰富多彩,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集邮队伍。能达到这个目的,邮展举办者即使辛苦些,也是值得的。

三.渗入社会文化活动

集邮活动要汇入当地社会文化活动的大潮流。各地市每年都要举办数次大型的文化活动,如春节游园、传统节日庆典,设市、建城纪念、旅游节、博览会、交易订货会、以及大型庙会、书市等,每逢这样的活动,政府和相关部门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宣传声势,邀请各路宾客。借这样的机会,加入集邮活动,可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集邮主管部门要善于捕捉时机,把集邮活动项目列入社会文化活动的节目单。集邮协会要积极主动与社会文化活动主办单位沟通、配合,双方共同齐心努力唱好社会文化大戏,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集邮文化的发展。
反之,集邮圈自拉自唱,自演自看,花了不少力气,效果还极其有限。把集邮活动渗入各项社会文化大活动,是集邮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努力的方向。

四、扩大集邮服务范围

扩大集邮服务范围的首先要改变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作为“集邮邮票”仅在集邮公司、集邮门市部出售的方式,把新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尽快地发到邮局(包括支局)窗口出售,让社会公众及时买到新邮票,欣赏新邮的风采,与收信人共享新邮实寄封的乐趣。目前,有些邮局窗口也出售新邮,但做的还很不够,一是新邮的数量、品种不够;二是出售的网点窗口太少。
拥有千万个邮政网点(局、所)是邮政系统特有的优势,是其他行业所不能及的。愿天下千万个邮政局所都出售新邮票,成为宣传集邮文化的窗口,成为集邮文化融入社会大文化的纽带。
有些邮政局所刻有风景邮戳,却很少拿出来使用。既然刻制了风景邮戳(可更换日期的)就应放在案头,随时备用,为旅游者、集邮者服务。小小邮戳连着五湖四海,它不仅在宣传集邮文化,也是集邮文化渗入社会文化的雨露。愿雨露滋润更多的集邮者和尚未集邮的人。
还有一个邮票寄售业务,“文革”前中国集邮公司曾开办过,上世纪80、90年代有些邮局也试办过,可能是业务繁琐而利润薄,近几年都不见了。此项业务还是受集邮者欢迎的,一些不集邮的人也欢迎。如老人因身体已不适应集邮或已逝世,其家属和收到集邮礼品不集邮的人等,都希望有一个寄售的地方。愿有条件的地方能恢复邮票寄售业务,服务集邮者,服务社会。

纵观集邮发展史,可知集邮文化原本根植于社会文化,集邮的发展,催生了集邮团体,集合起来的集邮人促进了集邮文化的发展。集邮人无形形成的集邮圈,近几年来似有与社会文化脱节之势。集邮文化只有与时俱进,融入社会大文化才有更广阔的前景。将集邮文化融入社会大文化要靠集邮人自己。集邮文化如何融入社会大文化是一个永久的课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很多问题要去研究,许多事情要办,集邮人还需多加努力。
愿集邮文化百花争艳,万紫千红,为社会大文化增光添彩!

     来源:中邮网     作者 :籁茂功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59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