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首都文化靓丽的风景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11/24 17:45:00
 北京东长安街旁,新建成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给首都的文化建设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为众多的集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鉴赏与交流的好去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华邮政景观复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邮票主展厅全景

珍稀邮票原图亮相特展厅

邮票原图,即邮票的设计图稿,是印制邮票的依据,更是集邮人的最爱。欣赏邮票时,若能一见“原图”的庐山真面目,实乃一大乐事!走进二层特展厅,数十张精美的大幅邮票原图伴随着小巧精致的邮票一起首次展现在公众眼前。韩美林的《大熊猫》、陈之佛的《丹顶鹤》、范曾的《古代科学家》、刘旦宅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金钗》等一套套流光溢彩的手绘图稿令人大开眼界。最负胜名的新中国第一套生肖邮票――“猴票”也整版亮相特展厅,黄永玉作的《庚申年》猴票原图更是吸引了每一位参观者的目光。

漫游千年邮驿邮政史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唐代诗人岑参的两句诗描绘了盛唐时期邮驿繁忙的景象。

中国古代邮驿,源远流长。博物馆三层的“原始通信”和“古代邮驿”展厅,从西到东百余米的展线仿佛展开的历史画卷,参观者既可以体验到树叶为信、鸿雁传书的清新古朴,又能够感受到秦书汉简、丝绸古路的波澜壮阔。另一面的“近代邮政”展区真实地再现了清末中国邮政从创新萌芽到主权旁落的全过程,“洋务运动”中西方新式邮政得以在中国确立,而丧权辱国的清政府却任由“客邮”入侵,国人的自强不息与末代王朝的昏庸无能形成鲜明对比。走进民国,中华邮政展区和红色邮政展区如同两条平行线,一条展示了一度繁荣的中华邮政如何随国民党政府一起走向衰亡,另一条则显示了艰苦条件下诞生的革命交通邮政怎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成长壮大。

四层的“当代邮政”展厅里,反映了从1949年开始新中国邮政事业近60年不断发展的光辉历程,建成联通世界的邮政通信网络,召开第22届北京万国邮联大会,神舟五号飞船搭载邮品上天……中国邮政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欢欣鼓舞。

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料、模型和历史文物,讲述的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邮驿邮政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缩影,通过邮驿邮政这面镜子反射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社会变迁。

稀世珍邮齐汇珍宝馆

四层的珍宝馆是博物馆最不可能让人遗忘的角落。每个特定历史时期都会有一批特别的邮票,每一枚邮票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其背后的故事都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集邮爱好者。

中国第一套――“大龙邮票” 是1878年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它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诞生。“大龙邮票”全套3枚,面值分别为一分银、三分银和五分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厂呈印。图案是五爪大龙的形象,称为“云龙戏珠图”。邮票上中文标识为“大清”、“邮政局”字样;英文标识为“CHINA”(中国)和“CANDARIN”(海关关平银分银)字样。1988年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中国邮电部将其正式定名为“中国大龙邮票”。

有趣的变体票――“宫门倒印”邮票 是1914-1919年中华邮政发行的北京一版帆船、农获、牌坊邮票中面值2元票的中心图案出现倒印的变体票。它之所以有趣,还因为2元票的中心图案事实上是北京国子监牌坊,而集邮界却误将其视为宫门,故俗称“宫门倒印”邮票。据考证,此变体票仅流出48枚,为民国邮票中的珍罕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54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