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邮缘 商缘 乡缘
———记香港九龙集邮中心董事长蔡芳祥
(福建旅外乡贤风采录)
刘咏诗
与共和国同龄的蔡芳祥先生,乃福建晋江市永和镇坂头村人氏。在他呱呱落地10多天后,其父即出洋旅菲。他儿时大都在外祖母家,舅父和表哥常送给他一些五彩缤纷的邮票,他爱不释手,从此与邮票结缘。不曾想,这无意中的少小启蒙,种下了他日后人生辉煌事业的种子。
12岁那年,他离乡到了香港,在培侨中学念至中三,他便辍学进制衣厂打工,尔后自办制衣厂。这期间,他对集邮的爱好与日俱增,成了国货公司邮票部的常客。1978年,他照常去选购邮票,文康部一位部长打趣地对他说:“你买了这么多年邮票,现在很多邮票已涨价,不如将你以前买的拿回来卖给我们公司。”这一句调侃触发了他的商业灵感,他毅然改行专事邮票买卖。在慈母及妻子的支持下,他用2万元人民币作资金,开始经营批发新中国邮票。那时内地尚未实行改革开放,港埠的内地邮票很少,蔡芳祥就委托福建亲友从泉州、厦门等地零星购买一些早期邮票,带回香港批发给邮票商。1979年,中国集邮总公司首次赴港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精美的新中国邮票引来港人争相抢购和收藏,港岛掀起一股收集新中国邮票的热潮。早行一步的蔡芳祥智夺商机,获利不少。
1980年,中国首次发行“猴年”传统生肖邮票。蔡芳祥以其敏锐眼光,果断购进1250版(合10万多枚),面值人民币8000元。果然,猴票不断升值。1986年5月,他售出30版猴票,将所得19.5万港元买断原来租用的铺位,从而创下猴票飞涨换楼
房的奇迹。
从事邮票业务已20多年的蔡芳祥先生,以其勤奋和机缘,一跃成为闻名港九的邮票商。他在旺角开办的邮票门市中心,是旺角30余家邮票商店中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人生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一以贯之,学以致用,适时捕捉机遇,阔步迈向成功,是很幸运的。他珍惜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更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中。除了出差,他每天上午都要整理邮件、海外订单,办理邮票批发业务等。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现在,他经营着近百个国家数千种邮票,包括代-理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新西兰、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邮票。他经营邮票,守信重诺,广开货源,诚交邮友,从一枚数千元的邮票到数角的邮票,乃至散装袋票或是插票卡,他都悉心经营,不敢懈怠。
在港岛,蔡芳祥推广集邮活动不遗余力。在香港邮政局的支持下,他多次到浸会大学、圣公会大学和培英、华英、培侨等中学举办集邮讲座,普及集邮常识,引导学生借助邮票这个窗口,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他还参与许多大型邮票展览会的筹办工作,如1992年的中华邮票展,1994和1996年的香港邮展。1997年,他独资18万港元,赞助举办世界各地邮局及邮商联欢晚会,受到各地邮界称赞,每遇中小学师生集体参观邮展,他总是热情地特许学生优先进入展厅,并赠送每人一套供不应求的邮票首日封,以培养学生的集邮爱好,怡情益智。
蔡先生事业有成,总认为取之社会,就要回报社会。他急公好义,热心捐办公益。在香港,在福建家乡,他奉献社会的款项达400多万元。
邮缘、商缘、乡缘,把蔡芳祥的人生梦想、故里情怀紧紧系在一起。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9年08月23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