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凡是新的事物的出现总会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褒贬有之,无论你接受不接受,新的事物总是按市场规律发展壮大,因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邮品:
邮币博览会出现的1995年的桂花无齿张等量小短腿邮品、2003年的小版张、2004年的国旗不干胶胶、2006年的文房四宝丝绸以及分量很重的长征本册、2007年的佳邮评选张、2008年的主题日张、2009年唐诗方联册、2010年的世博四联张以及音乐家本册和无齿扇形梅兰竹菊,这些所谓新生邮品面世后令邮民们爱恨有加,这些东东无论是量上还是设计上都非一般邮品所能比,既然是非一般邮品,那肯定也是非正常价位得到,于是从当初的大江南收藏专业性报纸到地方性民间邮报再到现在的网络都把其归纳为有害邮品。甚至还搬出89年万国邮联大会的集邮规则来讨伐、定性。但这些邮品愣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也是体现价值的最佳方式。从95年的桂花无齿开始,这些短腿邮品一路走来,它们的价值也在争议中不断显现出来。95年的桂花无齿大幅溢价百元左右面世到后来的97年的千元追捧,即使如今的500元左右的价格也体现出其王者风范,目前呈螺旋式上升;2003年的小版张更是在非议中走到如今的辉煌,也确实不易。纵观这些所谓的断腿邮品为何会在每次行情中跑赢大市,除了发行量都特别小外(几万至几十万),还有一个就是它们为我们带来对邮品的全新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具有滞后性,从今年发行的无齿梅兰竹菊扇面张以及世博四联再一次感觉到,人们还没有搞清楚甚至怀疑其真正价值时,它们的价格已飞上九霄之外,还有一点最重要的那就是它们本身所包含的价值信息,这些邮品所包含的信息量也绝非一般邮品所能及,邮政当局那可谓苦煞心思利用最有价值的选题,使其题材价值最大化,尤其是本册系列邮品,如长征本册可以说就是红军2万5千里长征的辉煌史,唐诗特殊方联册独具匠心的奏折型设计以及唐诗所包含的中国博大深邃的文化,也许是为今后发行宋词、元曲等做下铺垫;世博方联张册的内容更是三地联合发行的量小经典之作。
如今,大势明朗,行情的逐级推进必定成就这些量小精品板块,目前世博方联册价值的挖掘为量小精品版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用,相信还处在底部的本册系列等版块一定会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