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一尘)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0/12/17 18:03:00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12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浏览着彩金彩银《红楼梦》金银币,再对比着刚刚看完的“包装”精致的几集新版红楼梦,也许是我不能理解,也许是因为不能深入或以接纳的心态去欣赏吧,反正看到心中的经典被糟践成如此没样,恨得我直想往电视里扔手榴弹。新版红楼终于因编剧导演驾驭和概括能力低下在比着毁的努力下被绝杀在201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爱情、幸福看似精美的瓷器而事实上因意外发生可能随时破裂的碎片,大家拼命地拾捡,却终归不会完满。曹雪芹不愧一代文章圣手,红楼艺术成就之高举世罕有对手,红楼梦中的宝黛钗,一个个人物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发肤肌理,莫不可见。作者虽身为男子,但没有男子的局限性,尤其感情方面的描写不可谓不细腻,虽然那一个个人物都不可避免的儿女情长以至英雄气短。读《红楼梦》就是读自己,如何慢慢地将自己融入《红楼梦》中去,就请放纵一下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带着这样的态度,去看宝玉与黛玉,任人都不会轻言喜欢不喜欢。如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丰俭由人各随己见。但是若论电视剧,与新版相比,可谓87版红楼为当代人做了动人的引领示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白居易曾有诗云:“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在曹雪芹笔下,一切风花雪月的刻意描写都像是这种内心世界的外化。黛玉,把大好的青春和岁月交给“白玉为堂金作马”的世间浊物,半辈子厮守着“月亮还是那颗月亮”的无聊日子,那是她在梦里都不愿见到的景象。她“天赋异禀”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和孤独感,她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心智不被阻隔的天地和完美不屈的人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红楼咏叹调的悲欢离合最终不免梁祝式的阴阳两隔,一曲“红楼”之所以如此震憾人心,传诵千古,原因大概就在这里。面对着永恒的宇宙时空,感悟着不确定的人生短暂,一转眼就是一次生老病死的轮回。面对这无限与有限的矛盾,作者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也缺少自信,仿佛突然进入一种失重状态,进入一种寻求顿悟的深沉;没人理会,更没人理解,只有无法抚平的惆怅在内心翻涌,终于化作两行涩泪滔滔而下,他眼里噙着饱含历史沧桑的悲哀,而不仅仅只是万念俱灰一脸萧索。一部红楼梦,就是要让人用一生的经历来消解这人世间梦后的凄苦;写作红楼其实是在强烈地呼唤真实的人生,试图用人格的力量解开因世俗化的名缰利锁被强行挤压的灵魂。就为了曹雪芹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光辉巨作,中华儿女也应当在心灵深处塑一个巨大的丰碑以作纪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阕“好了歌”声酸词苦,道尽了世态炎凉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宝玉昂首天外,根本不屑以世俗的价值为标准,任何男人都希望把女人的麻烦交给别人去解决,自己坐享其成,而宝玉却是例外。“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他恍惚于今生今世把自己渺小的生命托付于何人何事,惶恐在爱海情波里何处才是幸福的港湾?那种稚嫩可遇不可求,不成熟的魅力反而带来别样的风采,估计这样的人选在之后的人群里恐怕难现其踪。这是一位到多大岁数都如同才到青春期的孩子,因为他的生活圈子使他难以相信除了风花雪月世上还存在着与痛苦烦恼相反的东西。没有激情和理想的生活是在浪费生命,囿于家境和身世的无奈,宝玉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浩叹,像一声宣泄愤懑的长啸,举目四望,涌来的是无古无今的孤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沧海桑田的时空中我们不过是匆匆的时间旅行者。“天道谁无烦恼,风来浪也白头”。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在人生的旅程上,无一能逃脱这一宿命。有的只是苦乐不均,嫌贫爱富,仅此而已。爱情情色,原本就是件平常的事情,乃正常之人不能免俗的欲望,自有人类始,无论男女,在内心的深处都有这样一种原始的欲望,它出自本能,是人内心欲望的真实表达,只是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演变为不同的形式而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红楼梦金银币的设计者们尝试沿着曹雪芹当时的心路搜寻作者曾经的足迹,大师的诗情画意般的笔触给予设计者以灵慧,画面唯美的图案在黛玉葬花、黛玉夺魁、宝黛读书、湘云醉眠、群芳夜宴等前后三组彩色金银币图案画面上惊艳亮相,赋予金银币以崇高的审美价值。一次成功地基于原作的再创作,观众重温的不仅是熟悉的人物情节的描写,更在亦真亦幻的“太虚幻镜”里见证了一场浮华半生的爱恋,感受了一幕万事皆空的悲情,使观者不仅领略了一场视觉盛宴,且艺术的享受深入灵魂。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