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大龙邮票:出品于天津的中国首套邮票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0/12/30 20:09:00

2010年12月30日 15:51北方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897年天津发行的大龙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大龙邮票的图案是五爪大龙的形象,称为“云龙戏珠图”。邮票的面值为一分银、三分银、五分

    说起中国的邮票,就要从中国人最早的邮票——“大龙邮票”讲起,一百多年的岁月没有黯淡它的颜色,长期以来人们都渴望探求这枚小小邮票诞生的诸多秘密。

    按照常理,邮票应该由邮政部门发行,但是中国的这第一套邮票却与海关有着不解的渊源。

    1840年鸦片战争后,侵华列强疯狂在中国攫取权利,海关更是被外国人所把持。当时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是英国人赫德。赫德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赫德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便想方设法让清政府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

    天津海关副关长靳辰光告诉我们,中国的邮政最早是由中国海关来试办的。那么在中国海关试办邮政中又是首先从津海关开始办起。1878年税务总司赫德就指派津海关的德璀琳来筹办中国海关的邮务,那么就以津海关为中心在北京、营口、烟台和上海五个海关来试办海关的邮政。

    中国近代邮政是由海关开始试办的,而海关邮政又是从天津开始的。历史的逻辑有时也会出人意料。

    1878年3月,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坐落在海河岸边的老海关大楼,曾是海关的公事房,海关书信馆就设在该楼内,而中国第一套邮票也是从这里发行出去的。

    靳辰光副关长说,书信馆开办起来以后,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那么德璀琳又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就是大龙邮票。

    据史书记载,德璀琳原本早在书信馆开张前一年便向英国寄去定制邮票的订单,但终因时间周期过长而作罢。无奈之中他只好请上海海关造册处先行印制一批邮票应急。

    虽说是应急之策,但现在看这些邮票,印刷质量应该还是上乘的,基本是按照德璀琳当时的设想来完成的,并没有太多将就的痕迹。那个时代,一枚小小邮票的出世竟也是如此的不易。

    大龙邮票的图案是五爪大龙的形象,称为“云龙戏珠图”。三枚邮票的面值均以银两为计价单位,邮资用1两银子的1%、即1分银作单位。天津市邮政文史馆编辑任立强告诉我们,一分银是什么概念呢?指折合当时十六枚铜板,当时一枚铜板能买一个烧饼,所以说十六枚铜板也是相当昂贵的,何况是三分银、五分银,五分银折合八十枚铜板。

    尽管大龙邮票的印制是在上海完成的,但由于天津海关是当时中国邮政邮务的管理中心和邮运组织中心。因此,上海以及其他地方启用的第一批“大龙邮票”都是从天津分发过去的。

    之所以选定天津,中华全国集邮界联合会会士张芝繇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天津作为一个水陆交通的枢纽,任何通信都不能离开它,二是因为北洋大臣李鸿章坐镇天津,正所谓人们说的有后台。

    据说,第一套邮票曾设计过多种图案,如“万年有象”、“六和宝塔”等,最后选中的是“大龙”图案。那么大龙邮票的设计者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呢?

    大多数人认为,“大龙邮票”图案极具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且邮票上的中文要比英文和阿拉伯数字书写得流畅,因而国人设计的可能性最大。

    在中国封建时代,“龙”作为皇权的象征,体现了至高无上的权威。清王朝发行华夏古国的第一套邮票之时,在图案选择时自然也就十分在意。

    世界第一枚邮票是1840年在英国发行的。时隔38年后,1878年大龙邮票问世,拉开了中国邮票发行的序幕。

    一些文艺作品中曾有将皇上和西太后的头像作为邮票图案的情节,会有这种可能吗?中华全国集邮界联合会会士张芝繇介绍说,因为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行邮票以后,在世界上的各国都仿造黑便士,所以都以君主的头像作为标志,那就是他们所谓的国徽或者是国王来体现这个国家,那么中国来讲有个特征,中国虽然是王朝但是他不愿意露真容,就是说他的面貌决不会露出来看,因为在平常朝见皇上的话,那得离着老远而且帘子要放下来,所以把他的照片摆在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龙颜不能随便叫人瞧见的,神秘得很。

    “大龙邮票”先后一共印制了100万枚,一百多年过去了,至今存世的已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品相完好的旧票已颇为难得,实寄封流传至今尚不足500枚,十分的珍贵。

    “大龙邮票”的名称在目前所发现的史料中并没有直接记载。因此,专家推断“大龙邮票”这一名称,是和稍后发行的另一套以龙作为图案的邮票相区分,故称之为“大龙”,另一套也就相对称为“小龙”了。

    小龙邮票1885年正式发行,是清代海关邮政时期发行的最后的一套邮票。它的发行主要是由于大龙邮票当时的版模已经磨损,无法继续使用。它的图案与大龙邮票基本一致,只是票幅和版式都比大龙邮票要小一些,也是一套3枚。

    后来,清政府成立邮传部接管了海关邮政。1911年,邮政最终脱离海关,结束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海关试办邮政的历史,但这段“历史反串”最终奠定了中国邮政的基石。

    今天看来,天津大清邮政津局大楼,这座“巴罗克”式的建筑,它是全国第一家大清邮政官局的所在地,也是国内唯一保留下来的大清邮政局址,一座象征中国近代邮政起点的标志性建筑。

    “大龙邮票”的传奇经历,已经超越了一枚小小邮票本身。当我们再次面对这些斑驳的历史遗迹的时候,它们更像是一位会说话的历史老人,告诉我们许多许多的故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